著名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一篇文章。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它成了后世很多人的座右铭,也是许多书法爱好者书写的一句话。可是,又有几人真正领悟了它而去践行它。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
“静”,是一个磨炼心志的过程,看起来整天风风火火,忙得四脚朝天,最终却一事无成的大有人在。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不懂“静”的真谛。
“静”是一个人修养见识的极好体现,涵养高的人都很“静”。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大人遇事喜欢静思,把喧闹化为宁静那是大智慧,非常人可以得,非常人可以及。
“静”是一剂良药,我们很多病是由于“燥”引起的,心里急躁,容易上火,伤及肝脏,心“静”自然凉,很多令你上火的就会远去。往深里说,“静”就是帮你克制住了许许多多的欲望,不让那些伤害你的欲望潜滋暗长,人生之败往往起于欲望,终于心静。
喜欢静的人好似大海让人捉摸不透,在静中可以求得真知,探究人生百味,然后活得通透快乐,心中不再有羁绊,不再有过多的离愁别绪。
“每临大事必有静气”,这才是成就大事业的料。像鸦雀一样聒噪就不是凤凰,像鱼虾一样着急就不是真龙,像牛马一样奔驰就不是麒麟。
“静”不但可以修身,还能养命。心静的人命长,躁动的人阳气虚耗,伤及根本。孟子善养“静气”,得以高寿。
大智慧的人都是好“静”的人,因为只有心灵宁静,才能很好地思考,悟得极高的智慧。没有很高的智慧,怎么可能成就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