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演员真是一条不归路。”
面对镜头的李乃文,长叹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话。
眼神里有些复杂,还夹杂着一丝恍惚。
“不归路”三个字,其实折射出了演员处境的两种极端。
不少演员突然爆红后,在名利的冲击下,失去自我约束,走入歧途。
网友还因此调侃,“明星是高危职业”。
但更多演员的“不归路”,是对未来的茫然不可知。
在横店,非科班出身的群演大军,超过20万人。
这些群演中,有帅哥美女,也不乏有一技之长的演员。
他们怀揣表演梦想,每天跟赶春运一样跟着剧组要角色,挣扎在温饱线。
用张颂文的话说,99.5%的演员收入极低,吃了上顿没下顿。
我们看过太多从底层成长为大明星的励志故事,但却不知道,这些特例如王宝强、周星驰、赵丽颖等,远远代表不了大多数。
所以,李乃文说“演员是一条不归路”,一定程度上并没有错,分母太大,想做到分子,太遥远。
但我们不知道,李乃文,其实是那个愣生生将“不归路”走出归途的人。
不久前头条《实力派》栏目开播,第一期就请到了李乃文,这个一人千面,面面惊鸿的“实力派”。
他的故事和经历,或许可以重塑我们对表演,甚至对演员的认知。
01、“威逼利诱”当演员,把“自费”干成了“免费”
说李乃文出身书香门第,演员世家,也对,也不对。
李乃文父亲是个老中医,母亲是人艺的专业演员。
毕业后,母亲被分配到宁夏银川,一家人没办法,举家搬迁到银川生活,所以李乃文的性格中,有了西北人的直率当底色。
5岁,李乃文跟父母回到天津,但是不上幼儿园,没办法,李乃文母亲只能带着儿子去人艺上班。
近水楼台,因为一次剧团缺小演员,李乃文被妈妈推荐上台,做演员的母亲,看出了儿子身上的这种潜质。
所以,在母亲的半“威逼利诱”下,李乃文颤巍巍去考了中戏。
小时候的李乃文,心理素质不好,所以考试,考得很一般。
老师的评价是,自费可以上,免费就算了。
在李乃文母亲听来,这当然是对儿子的不认可,因为自费一年是五千多块,而免费只要700多块。
但母亲却给了李乃文动力。
他告诉李乃文,这些钱自己可以去借,但对儿子只有一个要求:四年以后,要让老师觉得,让他自费上学,是个错误的决定。
这句话,成了李乃文当演员的动力。
现在来看,李乃文的班级,是妥妥的“戏骨班”。
因为他的同班同学,有刘敏涛、朱媛媛、辛柏青和王千源。
这些人随便挑出一个来,现如今都是响当当的好演员。
不过,对那时候还不知道未来的李乃文来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这条路走得值不值得。
但在母亲的督促下,李乃文对表演的心态,慢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喜欢上了这个职业,甚至说,爱上了这个职业。
而这一切,奠定了他对表演,对演员这个身份的态度。
02、“我要上舞台,不介意当群演”
别看现在的李乃文,在从业29年的生涯中,已经塑造了81个角色。
也别看现如今,他还有一部电影和十三部电视剧待播。
刚刚毕业的李乃文,完美诠释了“毕业即失业”。
他发现,演员毕业后是不分配工作的,也没有导演联系他,找他拍戏。
毕业后的一年,他几乎就是待业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个“无业游民”。
“不归路”的想法由此而来。
终于,剧院有一个名叫《思凡》的话剧,李乃文和朱媛媛几个同学一起演,演完后,又没事干了。
他找人要角色,丝毫没有端着“中戏高材生”的架子。
“要群演吗?”
“要,你来吗?”
“来!”
就这样,李乃文做起了群演。
当上群演,戏是演不完的,虽然酬劳很少,但却是有戏拍了。
但机会,也就在一场场群演的戏中,慢慢酝酿着。
连续几场群演后,李乃文等到了改变自己的一部话剧,《恋爱的犀牛》。
同班同学们的剧和电影都杀青了,他还在演话剧当群演,这种落差感,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但李乃文,只是一心踏踏实实把戏拍好。
《恋爱的犀牛》随后大火,李乃文在剧中,演了一个名叫“牙刷”的牙刷推销员。
“如果我挣了500万,都用来还债!”
这是牙刷的经典台词,但某种程度上,这也照进了李乃文的现实。
因为当时的他,也欠着一屁股债。
话剧虽然大火,但李乃文的收入,依然不多,一场200块,李乃文的生活还是入不敷出。
不过,《恋爱的犀牛》火爆起来后,圈子里一些知名导演,也看到了这部话剧,这给了李乃文接触电视剧的机会。
这边,李乃文开始跑剧组,投简历,找机会。
那边,有导演已经注意到他,并将眼光投向了这个颇有潜力的新人。
终于,2004年,李乃文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他饰演剧中的“小李美刀”。
“小李美刀”是一个小配角,那部剧的真正主角是陶虹和张涵予。
不过,李乃文将这个网络文学青年演得非常好,他说话口吃,嬉皮笑脸,甚至创造了不少至今还在火的网络梗。
这部戏也让李乃文,有了接触大导演的机会。
2007年,李乃文参演了《集结号》,这次接触到大银幕,让他感觉到了大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的时候,与其他导演的不同。
一句台词,可能会让他说很多遍,说很多句不同的表达,直到觉得可以了,才开始拍。
李乃文也直言,现在有很多电视剧和电影,已经不遵循这种正确的规律了,“都图快”。
《集结号》之后,李乃文参演了《借枪》,并在片中饰演保密局的杨小菊。
这部戏,让李乃文陷入了对自己的怀疑。
一方面,他觉得角色应该接地气。
另一方面,杨小菊的很多行为,又是不接地气的。
他一遍一遍地问导演,自己演得对不对,但导演也不知道,所以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
这之后,《借枪》热播,李乃文又火了一把。
剧组人员对李乃文说,你以后接戏,可以涨价了。
终于,凭着一步一步努力,李乃文从一个群演,到一个配角,再到身价增加,好像完成了从一个草根到一个明星的逆袭。
但,对演员来说,专业能力要得到认可,还差一步,那就是获奖。
当实力到一定程度,奖项或许也就来了。
《大秦赋》,李乃文表态自己想要演赵王,因为那种反派的气质,李乃文觉得自己会演得很好。
但导演和制片人,依旧觉得,李乃文的气质,更像是李斯。
李乃文吐槽,大段大段的古文台词,给自己背得快不行了,但《大秦赋》让他拿到了华鼎奖,提名了金鹰奖。
与其说这是歪打正着,不如说,这是李乃文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得来的。
也是在2020年之后,李乃文开始真正大火,任何电视剧中,似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但他,依旧认同自己的身份不是“明星”,而是“演员”。
3、“明星不是演员,但演员可以当明星”
李乃文说,“明星不是演员,但演员可以当明星”。
他说这句话,没有贬低或折损明星的意思,只是表达了作为演员这个职业的纯粹。
李乃文明确表态,自己塑造任何角色,演任何电视剧,都不是奔着拿奖去的。
他觉得,自己在职业中,就是享受当下,享受经历。
至于奖项与否,你是别人说了算,是观众去评判的。
没有虚荣心,没有攀比心,这让李乃文的表演异常真实,而这种真实,最终体现在了演技上。
而在心态上,李乃文也时刻保留着一颗童心。
今年48岁的他,丝毫没有感觉自己快50岁,也很少感觉到无所适从。
这也让李乃文,在网上成了段子手,《大秦赋》热播的时候,他还获封“大秦第一饶舌辩手”。
这种心态,让李乃文的职业生涯,与其他演员和明星,有些区别。
大家都说李乃文戏红人不红,他自己从不排斥这种说法。
刚开始,他或许是有些不喜欢宣传的,后来也想通了,李乃文直言,自己做宣传,只不过是希望得到观众和同行的认可。
在导演挑演员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挑自己而不挑别人的理由。
而对于“明星”和“演员”的话题,李乃文很清醒,他认为,演员是职业,明星是现象。
因为他认为,明星到哪儿大家都可以记住,但演员,角色依旧是最重要的。
对演员来说,没有角色,就什么都不是。
李乃文举了几个例子,这也让我们看到,如今影视行业的各种乱象。
比如他提到,现在影视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有很多不专业,甚至完全不懂不会的人,进来拍戏,连声音都不是自己的。
当然, 即便入行门槛这个可以解释,李乃文还是有自己的困惑。
为什么不学?为什么不练?
几个为什么,可以说发人深省,也指出了现如今娱乐圈最为显著的问题。
当不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那专业的人,就会被劣币驱逐。
04、“做垫脚石,也要做稳当”
对李乃文来说,他这个年龄的演员,在娱乐圈已经不年轻了。
有些人常说,老戏骨都是“垫脚石”,是要被年轻人踩着过去的。
对这种说法,李乃文接受。
能看出,李乃文对表演是真心喜爱,他直言,自己就是当垫脚石,也要当一块稳当的垫脚石。
“即便是垫脚石,也得是一块负责任的垫脚石。”
跟李乃文一样,虽然我们的娱乐圈,有各种各样的乱象,但是依旧有很多像李乃文这样的好演员,他们即便充当“垫脚石”的角色,也在尽力辅助好演艺界的下一代。
有时候,戏和角色是最好的教育。
有时候,一两句提点,可能就能拯救一个年轻人的职业生涯。
李乃文的整个演员生涯中,都是以这种敬业的态度去拍戏的。
拿笔写人物小传,明确自己配角和主角的定位,以及永远不要偏离自己塑造角色的核心,这是他演戏的追求。
皮哥想,这也是《实力派》为我们讲述11位好演员的个人表演故事,以及对演员、演技这些问题看法的初衷。
就像李乃文总结的三个词一样:
执着、敬畏、自省。
所谓执着,就是耐得住寂寞,相信实力是演艺圈的硬通货。
所谓敬畏,就是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角色,尊重自己演绎的每一部戏,每一个人。
所谓自省,就是时刻自我反思。
反思自己演戏的初衷,反思自己是因为想红而演戏,还是因为本身就热爱这个职业,想将角色塑造好,想对得起观众。
这三点,其实恰恰就是演艺圈的关键成功法则。
做好这三点,或许距离成为“实力派”,也就不远了。
李乃文之后,还有10位演员会陆续登陆《实力派》,包括冯雷、苗圃、周海媚、温峥嵘、杨童舒 、谭凯、黄小蕾、杨蓉、黄觉、保剑锋,节目每周三、六11点更新。
如果想了解表演背后的故事,想了解实力派是怎样炼成的,那就锁定头条娱乐这档节目吧!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