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兴平(今天隶属陕西省)人。兴平埋有汉武帝的一具柘骨,同时是杨贵妃缢死之地,因而远近闻名。明武宗朱厚照还是太子时,刘瑾是他身边的随侍小太监,等到朱厚照做了皇帝,刘瑾深得明武宗朱厚照宠爱,权倾朝野,炙手可热,被人称为千岁。

明朝刘瑾为何凌迟处死他(凌迟处死的明朝大太监刘瑾)(1)

明武宗朱厚照即位之后,太监刘瑾每年都在皇宫中张灯结彩,以此来满足明武宗娱乐消遣,极为奢侈挥霍,刘瑾利用购买黄蜡,烟花等材料的机会,到处敛财,要求文武百官进献花灯,悬挂于宫中,一次因为疏忽引燃了烟花,宫殿毁于一旦,明武宗笑称:真是一棚大烟花呀!

明朝刘瑾为何凌迟处死他(凌迟处死的明朝大太监刘瑾)(2)

文武百官都十分痛恨刘瑾,敢怒不敢言,有个叫杨一清的大臣利用太监之间的矛盾,设下计策(送给刘瑾内藏匕首,镶嵌稀世美玉,珠宝的折扇,刘瑾爱不释手,经常随身携带),并安排太监张永向明武宗奏劾刘瑾寓意造反之罪,并且双手呈上刘瑾折扇,明武宗发现匕首后道:刘瑾这个奴才果然有造反之心!

明朝刘瑾为何凌迟处死他(凌迟处死的明朝大太监刘瑾)(3)

被激怒的明武宗朱厚照亲自带人查抄了刘瑾的家,搜出了大量黄金,珠宝,美玉,同时还有玉玺,铠甲,兵器弓弩等犯禁物品。明武宗朱厚照怒不可遏地诏令:太监刘瑾,私藏兵器,图谋不轨,意欲造反,凌迟处死。

明朝刘瑾为何凌迟处死他(凌迟处死的明朝大太监刘瑾)(4)

刑部监斩官主事张文麟记载了整个行刑过程:依照法律,刘瑾被判凌迟处死3357刀,分三日割完,第一天先剐357刀。行刑时,刽子手从刘瑾胸膛左右动刀,剐至10刀,歇息一会,连忙吆喝,害怕刘瑾昏死过去,无法达到凌迟效果,休息一会儿,等他彻底清醒过来,再剐下一个十刀,刘瑾浑身是血,嗷嗷乱叫,第一天剐完357刀,已是黄昏。

明朝刘瑾为何凌迟处死他(凌迟处死的明朝大太监刘瑾)(5)

刘瑾被押回狱中,等刘瑾苏醒过来后,吃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顿晚餐,整整喝了两大碗稀粥。第二天行刑时,往刘瑾嘴里塞了个大核桃,因为在昨天的行刑过程中,刘瑾大喊大叫,泄露了不少皇宫秘密。依旧采取昨天办法开刀,谁知剐了几十刀后,刘瑾一命呜呼,未能剐足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