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牧野

张爱玲个人资料及简介(吴倩莲留下的美好)(1)

张爱玲个人资料及简介(吴倩莲留下的美好)(2)

老电影都是泛黄的,何况是文艺片;记忆都是斑驳的,何况人到中年。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十四年后,在嘈杂的小酒店里,曼桢对世钧说。十四年来,其中的心酸委屈、无奈悲愤也好似只能这样轻描淡写地一说而过。许鞍华擅长细节的处理,当曼桢说这话的时候,玻璃隔窗外人影匆匆流动。谁又不是一个故事呢?谁又能改变自己的故事呢?

张爱玲个人资料及简介(吴倩莲留下的美好)(3)

《半生缘》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翻拍文学经典都是一次冒险之旅。 1997 年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基本还算功德圆满,角色选得很成功,对于黎明而言,沈世钧即是他的本色演出,儒雅而又几分愚呆,温吞。按照电影中曼桢的妈妈话:“巴着茅坑不拉屎”,如果他有东北汉子豪爽果断,也许他和曼桢的故事就不是故事了。恬淡温暖的吴倩莲总是让人生气勃勃,倔强地与命运抗争,在姐姐出嫁后,支撑一大家。黄磊的淑惠也是让人难忘,那油头粉面在他那儿,是那么的讨人喜欢,也就明白了翠芝对他的喜欢。更不用说葛优了,的确演出了“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小生意人的奸滑,还有梅艳芳所独有的上海交际花的风骚。

张爱玲个人资料及简介(吴倩莲留下的美好)(4)

张爱玲擅长写男女之间小事和旧时代家族之事。在这部小说中,设置了多重悲剧。其一,曼桢和世钧;其二,曼桢和祝鸿才、豫瑾;其三,翠芝和淑惠、世钧;其四,豫瑾和曼璐、曼桢。人物之间看似错综复杂,但是故事情节穿插自然,前后呼应。电影在处理这些人物关系,情感变化,也还是暗藏其中,水到渠成的。特别是翠芝和淑惠的几个寥寥镜头,就淋漓尽致表现出两人汹涌隐忍的情感。个人感觉这部片子不足之处是,还是偏重文艺,后半部的人性丑陋、人生的愤怒与无奈还是表现的不够鲜明。即便如此,随着镜头的缓缓移动,窒息感还是愈来愈浓,无奈,伤心,难过,却又无力反抗。在影片最后,在看似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之下的平静画面中,观者泪流满面。

张爱玲个人资料及简介(吴倩莲留下的美好)(5)

张爱玲的文字有其鲜明的特点,寥寥几句,就能写出世间冷暖,道尽世态炎凉,一个字“毒”。电影中,在恰当的画面,也引用了这些话语,一下子揪痛了观者的心。

“我想每个人到老都总会有两三件事可以拿出来讲的,如果我和跟他真的结了婚,生了几个孩子,那一定不会是个故事了。”

十多年后,在一个寒夜,曼桢好似看见了世钧,可是人影一晃而过;当淑惠从美国回来,他们又在寒夜里重逢,在曾经熟悉的小酒馆里,曼桢讲了自己被姐姐设计陷害,被姐夫强奸,生下一个孩子的遭难。世钧说他从来没有收到曼桢的信(信被世钧母亲偷偷烧了)。真相已大白,可是,又有何用?知道和不知道,重逢和不重逢,到底又有什么不同?

“以前我以为我和姐姐不一样,其实我是跟在了她的后面。”

当曼璐去世,当祝鸿才破产后,连给孩子看病的费用都出不起的时候,曼桢除了回到祝鸿才身边,又能怎样?再心高气傲的人都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曼桢也无法逃脱。诚如她的姐姐当初牺牲自己,养活一大家人一样。

“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我就觉得幼稚,也很可笑。”

年少时和豫瑾的爱情也许是曼璐心里唯一的一点光亮,让她觉得人生还有其珍贵的东西。可是当豫瑾毫无感情冷淡地说出这句话,以此总结过去时,曼璐的心瞬间被击碎。曾经心爱的二妹,也成为自己挽救婚姻的牺牲品。爱情,说不存在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可能是自己的追忆和幻想。

“原来一直恨一个人,和一直爱一个人一样难。”

当曼桢与祝鸿才的孩子生病后,曼桢搬过去照顾孩子,当祝鸿才向她道歉,第二天早上准备好早餐的时候,曼桢发现原来一直恨一个人和一直爱一个人一样难。也许,时过境迁,谁都慢慢理解了当初的他人的“不容易”。放下恨,也就放下了自己的痛。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这句话电影中没有,是书中的。每个人三十岁之前,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当你彻底领悟这句话时,肯定已过三十。如此也就明白了,曾经携手漫步的人不一定就是枕边人。

张爱玲个人资料及简介(吴倩莲留下的美好)(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