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对侗族来源及其基本情况行概括性阐述,随后会有专题文章对侗族文化如服饰、建筑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优化作品质量。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秦汉时在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骆越"。侗族是"骆越"的一支。据史书记载,侗族在秦时称为"黔中蛮",汉代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称为"僚";到元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为"僚济"或"乌济",至明代才有"峒(峒、洞)人"或"洞蛮"之称。清代则多称之为"洞苗"、"洞民"、"洞家",或泛称为苗。历史上的这些不同称呼,是否同一族源,一时难以鉴别,但可认为:"仡伶"乃是侗族的自称;"峒人"或"侗家"则是汉族对侗族的称谓。[1]13 目前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难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据此,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侗族在黔湘桂分布图
侗族分布的特点是小聚居大散居、交错杂居。在侗族聚居的地区内还有一些汉、苗、壮、瑶、水、布依、土家等兄弟民族杂居。此外,湖北省恩施、宣恩、咸丰、利川等县有侗族人口居住。因此,侗族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及鄂西地区集中居住,连成一片。
祥和美丽的侗族村寨 堂安侗寨
从地形来看,侗族所处的地理纬度较低,在北纬25度至31度之间,东经108度至110度之间。西属云贵高原之东部,东南处于十万大山的千沟万壑之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处海拔为200余米,最高处为2000余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破碎崎岖,盘亘着众多的高山峡谷。东有雪峰山,西有苗岭及苗岭支脉,北有武陵山、佛顶山,南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中有雷公山自西北向东南延仲。[1]3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位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面联系少。加之,居住分散于各个山坳之间,因而使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及其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较完整地延续了下来。
侗族城市黎平县全景,图片来自网络
备注:黎平县侗族人口在侗族地区县中最多,人口约45万人,侗族文化最集中的县区之一,因而黎平县被称侗都。
参考文献:
[1]本书修订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国家统计局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中下)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