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的现状(曾经认为的都错了)(1)

2015年的智能硬件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个人认为2016年会持续发酵的是:一是VR虚拟现实,各家厂商比如SONY、三星等都已经陆续推出了自己的VR设备或是新一代的产品,涉及到了娱乐、游戏等领域。其中VR虚拟眼镜作为比较普及的入门级产品,使用方便,价格相对便宜,市面上比较常见,种类繁多;二是成人用品智能硬件,比如电臀等情趣用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这些曾经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或是使用的东西。当VR虚拟现实与情趣用品关联起来的时候,还需要有更多更新鲜的成人内容提供,比如国外的VR Smash虚拟现实成人视频网站,不过国内应该会继续受到管制。

虚拟现实的现状(曾经认为的都错了)(2)

是不是感觉有些扯远了?没有,因为VR虚拟现实眼镜搭配电臀或是看成人Movie,已经被一部分人用来代替了自己的左右手,这种刚需在当今三千多万单身的国内还是很有市场的。

目前国内的VR虚拟现实眼镜的厂家层出不穷,鱼龙混杂,产品的配置设计差异明显。导致此种现象的一是入门门槛原来越低,加上开源性,使得招一批研发人员稍作改动即可做出产品;二是一些小公司的投机性转型或是被迫转型,即可获得大批投资。但值得留意的是配置的不同,带来的体验也千差万别,我最早接触到的一台VR虚拟现实眼镜设备就是VIRGLASS,当时的售价在499,无论是外观还是佩戴的舒适度都很好,左右眼450和500的近视度数也可以裸眼观看,不用去手动调节瞳距或是焦距,这是目前一些一二百元产品所不具备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对某些评测百元设备各种吹捧所不屑的原因,如果真有那么好真的那么全能,为什么还会有DK2这类的产品出来呢?此类产品不带屏幕,需要搭配手机进行使用,将手机用来当做屏幕,搭配一些APP进行观看,并没有电源线一类的束缚。

虚拟现实的现状(曾经认为的都错了)(3)

虚拟现实的现状(曾经认为的都错了)(4)

而作为虚拟眼镜的进阶产品而持续发力的虚拟现实头盔,得益于国内厂家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国内一些虚拟现实头盔的价格也降到了两千元以下,使得一些入门级玩家开始购买体验。但从在一些VR群中了解到的问题来看,这部分人一大部分是为了娱乐,其中一些是看别人购买而购买,被商家宣传忽悠到而购买,到手后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有些甚至不懂英文,连驱动都不会安装,问题一堆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只能退货或是转手卖掉。其中一些是为了开发测试学习一类而购买。此类虚拟现实头盔一般是通过HDMI线与PC连接,受到电源线一类线材的束缚,所以玩游戏时要注意设备安全,比如笔记本不要由于动作幅度过大被掉落到地下。

国内的这些虚拟现实头盔也曾线下体验过一部分品牌,但终究跟自己玩过的OCULUS DK2、rift还是有明显差距,无论是性能还是效果上。所以,如果你想玩虚拟现实头盔或更深度的进行体验,那么建议还是你购买OCULUS这类的大品牌产品,

虚拟现实的现状(曾经认为的都错了)(5)

不过目前的一个共性问题是,游戏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匮乏,仍不够丰富。游戏资源虽然也有百种以上,但是真正值得玩并没有几款,而且大部分也只是Demo,杀手级的游戏还没有出现,只能期待后续游戏大厂的早日介入了。视频资源相对于游戏好一些,但普遍在观看的画质上略显一般。而国内这些国产的VR产品还有一个使用上的共同问题,那就是容易眩晕、清晰度不高、延迟明显等技术问题,而那些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发热以及画面卡顿更是一种普遍显现。以个人为例,OCULUS DK2我最高可以连续使用在1小时左右,而国内产品最高也就在30分钟左右,某款VR虚拟眼镜则第一次让我不到二十分钟就玩不下去甚至产生了呕吐感。

个人曾经一直认为VR虚拟头盔才是王道,因为带来的体验更真实,带入感更强,这种搭配手机使用的VR虚拟眼镜只是小儿科。但目前主流的一些VR虚拟现实头盔都需要搭配PC使用,对于硬件配置要求不低,比如英特尔i5-4590处理器,最少8GB内存,Nvidia GTX 970或AMD 290显卡。这就意味着一部分人需要升级自己的硬件配置才能够体验。同时虚拟头盔的价格又远高于虚拟眼镜,周边娱乐设备的价格也普遍较高,导致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普及,这也使得相对便宜的入门级VR虚拟眼镜依旧有些火爆。不过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长期佩戴使用这些设备,真的很伤眼。所以如果家里有孩子的,高中以下还是尽量少玩。

本文由IT168试客签约作者 lordwish 撰写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