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等待戈多》这部作品,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我只知道它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作品,属于荒诞派剧作。我依稀记得老师曾说过,这部作品很难理解,大多数人看不懂。

后来,我在大学时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感觉就像见到了珍宝,虽然看起来很枯燥,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看了一遍。看完什么感觉也没有。只是想,这写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没人知道戈多是谁,等着他干什么?为什么要等他?

几年后,我又硬起头皮读了一遍《等待戈多》,并尝试细读其中细节,查询写作背景,结合起来看,我终于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智慧之光。

不同于任何一部剧作,《等待戈多》中出现的人物非常少,只有两位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昵称戈戈)和汉弗拉基米尔(昵称狄狄),路人波卓和幸运儿,以及戈多的信使——一个男孩。

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上,路旁有一棵毫无生机的树,戈戈精疲力尽地坐在一个土墩子上,试图脱掉脚上沉重的靴子,狄狄紧随其后,一边唠叨些似乎很有哲理的话,一边催促戈戈,想要快点走。戈戈却说,他们不能走,他们得等待戈多,狄狄同意了。

接着,二人便开始了等待,这是他们唯一明确的事。他们很无聊,一边等待,一边没话找话:吵架、斗嘴;没事找事:上吊、啃胡萝卜。

突然,传来一阵声响,戈戈和狄狄一阵惊喜,但出现的并不是戈多,二是波卓,波卓还牵着另一个人(幸运儿),他们失落地看着波卓残酷地虐待幸运儿,还听了幸运儿一番看似很有哲理的话。后来,波卓又赶着幸运儿离去,戈多的信使也来告诉戈戈和狄狄,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夜幕渐渐降临,戈戈提议二人离开,狄狄同意了,但两人依旧一动不动地呆在那里。

第一天还是在这里。两个老流浪汉再次相遇,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并且重复了一遍,还扮演了波卓和幸运儿。扮演完,他们依旧没完没了地说话打发时间。

第二天不一会儿,波卓又牵着幸运儿上场了,不过他的眼睛已经瞎了。昨天虐待幸运儿时的威风一扫而空,也根本不记得曾经见过戈戈和狄狄。他和幸运儿走后,戈多的信使——那个孩子又来了,仍然说戈多今晚不来,明天准来。

戈戈和狄狄又开始无聊起来,他们解下裤腰带上吊,结果带子断了,没能死成。戈戈又提议离开,但他们仍然像昨天一样,站着不动。

这是一部背景模糊、人物情节单调无聊的作品。戈戈和狄狄呆在一个荒凉的地方,等待戈多,但最终什么也没有等到。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结局。

1.荒凉的场景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普遍的荒凉景象,戈戈和狄狄则是那些战争过后焦虑、迷茫的人们的真实写照。他们等待新的生活,等待新的自己,等待自己的蜕变,但又无处下手,只能在原地挣扎、徘徊。而波卓象征着改革,象征着新的权力的出现,但他不是“戈多”,他是奴役人民,剥削人民的代表。

2.荒凉的场景也映射出两位老流浪汉内心的虚无,也是当时西方国家人们内心的虚无,而“戈多”就像他们的救星,是他们的希望。但这个希望非常渺茫,他们无法前行,也找不到方向,只能等着。

3.荒凉的场景象征着人生的虚无,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虚无的等待。我们憧憬“财富”“幸福”“自由”“快乐”……但很多时候都没有头绪,不知如何去行动,去追求,只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挣扎忙碌。

《等待戈多》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时空的,每个时代都有一群迷茫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迷茫,等待戈多,也是寻找真正的自己的过程。

等待戈多反映了哪些现实?每个人都在等待戈多(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