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听不懂的方言之四川方言(你知道泸州说冒闷)(1)

关于泸州话,今天我们不谈历史,不谈发言,不谈一些严格的方言传承,谈一个可能是被特殊时期组合出来的,曾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今天却渐渐淡出日常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

这个词叫“冒闷”。那么啥子是“冒闷”呢?是不是属于泸州话,是不是四川话里面的。到底是老的方言,还是后来的发明。

记忆有时候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时候也拿不准。比如这句“冒闷”,首先江阳沽酒客可以回答你,在沽酒客自己的印象中,这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它应该不是四川方言或者泸州话原有的东西。

普通人听不懂的方言之四川方言(你知道泸州说冒闷)(2)

但是具体怎么出来的,有些不好考证了。反正八零后在初中到二十岁左右,我依稀记得使用频率还比较高,但是又好像不是这个群体独有,没有人刻意推广,但是那段时间经常能听到,现在却非常少听到,想起来就是觉得很诡异。

那么啥子是“冒闷”,不是成都传过来的冒菜满出来了,因为在四川话方言发音中,类似“冒”和“闷”,都有满出来的意思。

其实它就是冒火加郁闷,还有点憋屈的简写,发觉没有,这就是方言里面简写后,重新出现的词语。

普通人听不懂的方言之四川方言(你知道泸州说冒闷)(3)

冒火而郁闷,非常不舒服。这种夹生饭的感觉,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接受。你想一个人冒火是要呈现出来的,但是你想冒火又不能发作,还要憋着是不是很难受。

如同我们对一些人,因为是朋友,做了点让你无语的事情,说也不好说,不说又觉得心头装不下,这就是冒闷了。

除此之外,我一直认为,四川方言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具备想象力才可以。因为四川人天性有一种图撇脱(便捷爽快),或者说是懒吧的情结,不愿意啰里啰嗦的。比如冒闷就已经把冒火和郁闷给高度浓缩了,这个发明创造其实老祖宗一直在用,四川各地的都差不多。泸州也是。

普通人听不懂的方言之四川方言(你知道泸州说冒闷)(4)

本身来说,泸州话声音比较硬,而且多发入声,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如川西那样听起来那么入耳,又不像重庆话虽然人家也是那样彪悍的印象,总之特点很多但是明显不够,也有推广运用的少,比如张德高作为泸州籍的喜剧明星,明星泸县口音偏云锦方向,还是有点区别,当然如今醉心开餐饮,对语言文化恐怕没有餐饮文化大。我还记得他是李伯清的徒弟啊,但是今天网上资料都说不是,而且说是戏剧老师赖铁军的弟子,网上百科说他是话剧演员,不是喜剧演员,为啥子呢?是我对这个表演形式有误解吗?还有写闵天浩也是他弟子,就更晕了。

这里不扯张三哥了,毕竟泸州出过这样的人物,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希望张德高进入泸州文艺代表讲话后,真的搞点喜闻乐见的作品出来。

继续说泸州话的不啰嗦。当然也是四川的普遍现象哈。

普通人听不懂的方言之四川方言(你知道泸州说冒闷)(5)

比如别人跟你说话,你没有听清楚,北方人一般说,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或者能再说一遍吗?

泸州人好简单“安?”,一个字就表达了。当然泸州人也有对此表示不满意的,于是天性爱开玩笑的也搞出一些名堂来。常常小声的说一句“你按不按猪尾巴”,于是对方没听清答个“安”就中招了。很无聊吧。

还有泸州话一句“儿豁”也是绝了,它可以代表你不要骗我,我不会骗你,你是骗我的几种不同意思。如果不是本地人,可能听起来有点伤心,听不懂啊。

普通人听不懂的方言之四川方言(你知道泸州说冒闷)(6)

当然还有一句爪子,也能代表很多东西,爪(zhuǎ)子的读音,不是动物爪子的读音,它代表做什么为主,但是如果你看我下面这句话,如果不是四川或者泸州人可能大多数要被整神,弄糊涂。比如看到两个人悄悄进了房间了,于是有人就说了:“诶,你们两个要爪子(干嘛的意思)”

那两个人回答“不爪子(不干嘛)”

你又说“不爪子,那么你们进去爪子呢?要是外人不晓得还以为你们要爪子了的,当然大白天的你们也干不出个爪子,但是真的你们要干爪子,人家也不得把你们爪子……”

怎么样后面一连串的爪子,是不是把你们搞晕了吧。要是不懂去问问身边的四川人,看我到底写的爪子。

方言其实是一个灵魂,它有着独特的地域气质,我们不反对普及普通话,但是我们也不要把灵魂和根弄丢了,不要以为你从小会说就对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原来它的魅力和板眼还多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