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天下起濛濛细雨,游人渐渐离去。一艘缓缓划行的画舫上,众人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并建立中央局。
这是电视剧《大浪淘沙》里,对“中共一大”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再现。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段历史,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当其以充满史诗感和艺术性的画面呈现时,观众纷纷为这一刻热泪盈眶。
《大浪淘沙》于5月11日登陆江苏卫视以来,收视率连创佳绩,观众好评不断。更为难得的是,该剧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并在社交平台带动话题持续升温。如何与年轻人进行对话,与当代观众达成心跳共振?《大浪淘沙》为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找到了更为创新的表达方式。
以年轻视角回望伟大过往
“大家好,我是陈启航,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注。今年是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从下次更新开始,我将不再发布VLOG教学视频,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想尝试做党史教育专题,名字就叫作《大浪淘沙》。”随着视频博主陈启航的讲述,镜头被拉回到1921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现在观众眼前。
“年轻化”,是电视剧《大浪淘沙》最独特的创新表达形式之一。一方面,在内容上,以陈启航的视角,双时空对话解锁党史,以此完成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他并不是伟大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而是一个旁观者和见证者,这也给普通观众提供了一个便于代入的学习者视角,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
另一方面,在阵容上,邀请陈若轩、孟子义等年轻观众熟知的青年演员加盟。从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与保剑锋、成泰燊、海清等老戏骨们隔空飙戏,他们的演绎可圈可点,还为厚重的历史题材增添了一抹青春色彩。
以细节呈现厚重历史
在场景的选择和搭建上,《大浪淘沙》也是匠心尽显。在前期筹备过程中,主创团队曾前后进行了4次研讨会,参阅了近亿字的史料。为了真实还原党史情境,剧组奔赴横店、嘉兴、上海、延安多地取景,搭棚30000平方米,取景地超600处。1:1还原的上海渔阳里、嘉兴红船、北大红楼、新华门、延安窑洞等,当这些标志性建筑呈现在电视荧屏,《大浪淘沙》对于细节的追求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大浪淘沙》的用心,还藏在更多的细节里。比如,陈独秀被捕入狱,李大钊前去探望,并送去了毛泽东创刊的《湘江评论》。镜头带过,那份《湘江评论》,无论是版面、版头还是字体,都与保存下来的原件别无二致。比如,毛泽东手写书信时的一段旁白,“政府决没有胆子将陈君处死,就是死了,也不能损及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毫末。陈君原自说过,出了研究室,即入监狱;出了监狱,即入研究室……”一字一句,都与《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原文毫无出入。再比如,《共产党宣言》的俄文译本和日文译本、“中共一大”南湖上的那艘虚惊一场的快艇等等,都是基于历史细节的考证。而这份细致和谨慎,则无不透着《大浪淘沙》对历史的敬畏。
以青春群像打造精神燃点
从江苏卫视早先播出的《山海情》,到正在热播的《大浪淘沙》,主旋律题材一次又一次火爆出圈,撬动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燃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毛泽东26岁,李大钊30岁,董必武33岁,陈潭秋23岁……差不多都是年轻观众的同龄人。《大浪淘沙》贯穿的是建党前后的求索过程,这也正是这群青年人的成长历程。他们有满腔的热血,经历了一次次碰壁和奋起才最终在黑暗里找到光明。而这份爱国热情和青年热血,才是真正打动当代青年的精神力量。
“百年前的伟人们不再是一个个符号,而是具象化,这剧值得一看。”剧集播出之后,网络上诸如此类的评论比比皆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每晚19:30,江苏卫视《大浪淘沙》,让我们一起忆光辉岁月,赞初心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