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好莱坞不是很太平,除了奥斯卡改规、一些大牌演员染病以外,还有网飞被大规模抵制这事儿。
自从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后,好莱坞从六大变成五巨头,但国外媒体一直都很看好网飞取代福克斯成为新的第六大,在上一年的巨头年度成绩评析里还把网飞算进去了。
然而,这次网飞一步臭棋,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捅了一刀。
这一切都是一部叫《Cuties》(也称Mignonnes,中文译名《娇娃们》)的电影。
这是一部法国电影,讲述的故事是一位穆斯林黑人小女孩,在成长的过程里想逃脱传统家庭的束缚与信仰的禁锢,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看起来好像很正能量对不?打破家庭、信仰给自己施下的枷锁,真正去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而且还是一位女性,一位未成年的小女孩就有勇气去打破一切,表面上看来真的很励志。
然而,当你真的打开这部电影后,就会发现影片情节跟这个介绍,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事。
这部电影,该怎么说呢,实在令人看不下去,但看不下去的原因不是说剧情很烂等等,而是这部电影是赤裸裸的剥削儿童。
或者说句难听一点的,这影片就是拍给LTP看的。
电影里的小女孩,为了“冲破”所谓的家庭、信仰禁锢,她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跳twerking。
最要命的是,不但情节是这样,导演还故意给了这群未成年的小女孩很多特写,给特写镜头的部位还是一些敏感地方。
于是,影片里到处都是一群未成年的女孩子,对着镜头摆着各种不堪入目的动作。
图片就不截了,因为实在太出格。
本来,这部电影只是在法国、欧洲上映,但网飞特地花钱把它引进到美国来。
这一下直接让全美的父母们懵逼了,你网飞引进这种电影,到底在想什么?是在刺激那些潜在的炼铜皮去犯法吗?
另外,也别说网飞是什么没想到文化差异,这家影业一开始就知道这电影卖的是什么,它们是就要往这方面靠的。
比如,宣布引进后那个预告片,故意就是将各种“夺目的”特写镜头拼凑在一块,结果成为油管上被踩数最多的电影预告。
海报不选正常的,故意挑选女童们在舞台上的那一段做封面,结果是大多数民众拟请愿书,强烈要求更换,最后才做做样子道歉。
神奇的是,一些“理智”的影评人跳出来,说不能因为预告跟海报就把一部电影批评得一无是处,好歹等电影上映再说吧。
然而,上映以后家长们却是更加愤怒。
正如上面所述,整部电影里让人“生理不适”的镜头实在太多了,这一下直接让几乎全美国的家长们都出来抵制。
这部电影的烂番茄观众评分只有13%,IMDB仅仅1.7分,还被家长打上了“严重警告”的评价。
网飞一开始还不认怂,并坚称这部电影没有剥削儿童。
然而家长们也不是吃素的,直接纷纷取消订阅它家的流媒体,卸载APP,根据报道这段时间取消订阅的人数比起正常时期高出8倍以上,而且还在持续增长,都成一个纪录了。
看到家长们玩真的,网飞才开始道歉,但依然拒绝下架《Cuties》(毕竟花了钱对吧?)
接下来,这事闹大到连美国政界都有所关注,一些议员表示都会提交申请,要求彻底清查网飞。
但同时,也有很多有分量的人站出来为这部电影声援,包括影片的导演Maïmouna Doucouré,她/他们声称这部电影之所以有这些镜头,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LTP的危害。
但当然,谁都知道这逻辑是多么的站不住脚。
原因很简单,好比一部战争片,影片的情节都是在述说那些士兵侵略他国,将无辜妇女、孩子踩在脚下、肆意掠夺财富,在战败国国土里当国王、主宰一切的快感,而对于百姓们遭受的苦难、创伤连一个镜头都不给。
然后导演跟你说,这部电影拍出来是为了呼吁大家反战的,是为了讲述战争的罪恶。
这想法也是真的够神奇,看起来更多只是一个理由而已。
不多说别的,就拿同样有讲述被未成年人被人渣欺负的电影《熔炉》,人家是怎么做的?影片大量情节都是在讲述这些小女孩遭遇毒手后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创伤。
整部影片都在渲染“施暴者”的快感来源,这是“警醒世人”还是“诱惑促使”?
国外不少网友、公众人物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表示电影里很多特写镜头对于推动剧情、升华故事等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说白了,就是为卖而卖。
实际上,这部电影造成的危害,说不定已经开始隐藏在黑暗之中了。
因为未成年人拍电影导致自己被LTP盯上这事,是有先例的,而一些网站里《Cuties》下面,也已经出现了这种评论:
“我真的很喜欢11岁的孩子们,我现在22岁,但我对这部电影有着共鸣。它可比任何一部儿童电影都要好,看这部电影时我把腰带解开了,我喜欢把电影暂停到最精彩的片段。”
不禁让人为孩子们担忧。
近年来,好莱坞其他影业巨头都有打算往线上流媒体发展,比如迪士尼的D ,华纳兄弟的HBO MAX等。
网飞虽然原本就是线上流媒体的霸主,但遭遇巨头们的冲击,显然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而这时候它却搞了这么一步臭棋,从某种程度上看真有点自掘坟墓的意思,因为它流失的线上用户,肯定是被其他巨头影业抢了。
但这结局令人感到愉快,毕竟你引进这种玩意,那后果就自己承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