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咸(化名)的名字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他的小名在瑞昌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因为“树大招风”。他,一米八二的个头,浓眉大眼,高大魁梧的身材,百多公斤的体重,一副顶天立地的样子,我常调侃地说他属重量级人物。当然,不仅仅是指这些,更重要的是指他在事业上成功的缘故,还有他“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作风和“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走上富裕后的周金咸,这么多年为社会贡献不少,光为国家创造税收就是数百万元。为公益事业他也毫不吝啬,1996年,高丰小学落成,他奉献爱心款10000元;2001年为帮助肇陈抗旱捐款3000元;防非期间为乐园购买600多元药品。今年洪灾他又为高丰、乐丰、铺头三个村共捐献300公斤大米和300公斤面。人们认识了他,社会承认了他。如今他是市政协委员、总商会副会长、水电建筑工程公司项目部经理。
周金咸,高丰镇港下周村人,从小经历过不少坎坷,用他自已的话说,是从荆棘中走过来的。他,1960年生,父亲在他一岁时就撒手人寰,抛下了38岁的母亲、70岁的老奶奶还有三个姐姐。羿年,奶奶也离开了人世。自那以后,一家6口过着含辛茹苦的日子,在生产队里每年都是超支户。屋漏偏逢连夜雨,1969年全家赖以生存的土坯屋又轰然坍塌,这对于周金咸原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也就因为这些,才更加激励了他从小就具备一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周金咸自幼就很有学习天赋,在上小学时,他的数学成绩历年都在全班第一。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他仅读了5年半书就辍学务农,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每天清晨都得起来放牛,在生产队里样样活儿都干,只是偶尔也羡慕那些与自已同龄但仍坐在教室里的读书郎。15岁那年,周金咸开始跟人学木匠,因为那时候的手艺人很吃香,也很受人尊重,所谓吃百家饭的人。让他至今引以为骄傲的是,三年出师后年仅19岁的他也带起了徒弟,他成了高丰一带当时最年轻也是最有点名气的师傅。由于手艺好,周金咸27岁时就创办了木器加工厂,小赚了两年后,第一次开始接触建筑行业,步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1989年他在高丰承建了一个“罗非鲫”越冬池,天不作美、地不助人,连续两天两夜的大雨一下子把他在建的工程全部冲毁,地下还要挖两米多深的淤泥,数百个泉水洞又不停地向上冒着水泡,24匹马力的抽水机连续抽了22天,为此,周金咸三日三夜没合一下眼。可是工程完工后一算账,他亏了1040元,命运再次给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但周金咸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也就是这一亏让他亏出了意志、亏出了毅力、亏出了性格、亏出了信誉,同时也给他亏出了名声。君子说话一言九鼎,尽管是天气原因让他亏了本,但周金咸没为当地领导增添半点麻烦,没要求加拔一分钱。
1990年,周金咸扛了一把破絮身揣刚从赤乌信用社贷来的2000元贷款,只身来到了瑞昌城。由于他的诚信,第一次进城就组建100多个民工承建了人民南路下水道工程,并一炮打响,一举扭亏为盈。他的工程质量和进度得到了当时的市主管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更加增强了一种自信心,也更加热爱他的事业,先后承建了高丰的粮站、供销社、商品房,赛湖的农业科技中心、食堂等等一大批建筑工程。赤乌西路路面硬化工程只用100天就完成了工期,工业园北园21.5万方的土方工程仅19天半完成。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合格工程到九江市优质工程、样板工程。在移民建镇工程23个施工队伍中,水电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14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工程,质量工程流动红旗就连续挂了两年,并取得了九江“结构优良”证书,同时也得到了我市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承建的物资交易中心被誉为九江市样板工程。
今年国庆前夕,周金咸与人合作开发的鸿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园雅居隆重开盘。周金咸以诚信为本,想业主之所想,帮业主之所需,一点一滴都为业主考虑。他总是对员工说,我们应该比承诺的做得还要好,那样就不失人们对我们的信任。有的业主担心高层楼房上不了水,周金咸早就想好了要买一个6万元的增压泵,彻底解决业主的后顾之忧。一次,一位残疾军人购房,要求优惠,因为是股份制,周金咸说这不是他一人可以说了算的,但对那位残疾军人的处境又深表同情,在那位业主交完了房款后,周金咸从腰间掏出1000元钱以个人的名义给了他优惠。
走上成功之路后的周金咸对待成功,不是得意忘形,而是认真总结经验,他说,重要的是要争取每一次成功。他形容自己现在就好比是一个正在拉着板车上坡的人,不进则退。周金咸虽然富了,但他的本色没有变,他说,过去穿破裤子是周金咸如今西装革履仍然是周金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