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近2500年的建城史、450年的建都史,给古都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新时代的南京,仍然在顽强地焕发着新的文化生命力。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1)

第33届秦淮灯会白鹭洲公园的水上文化盛宴。视觉中国/图

9月24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举办“创新促发展,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专题发布会,来自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旅局的相关负责人全面介绍南京市70年的文化发展成就。跨越70年,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

保护历史遗产:修得“亮”,用得“活”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2)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宫溟飞 摄

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对南京尤其重要。据介绍,南京通过多种途径,突破了传统的“文物”概念,将隐没于现代化背景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出来”。

目前,南京已形成名城整体格局风貌、历史地段、古镇古村、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5大类17小项名城保护框架体系,制定保护名录包括了3片历史城区,11片历史文化街区,1处历史文化名镇,2处历史文化名村,24个古镇古村和309处重要近现代建筑、279处历史建筑。此外还有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等共计28片历史风貌区,这些保护名录是南京各具特色历史风貌的典型代表。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3)

颐和路公馆区 。宫溟飞 摄

不仅“保起来”,还让历史遗产“亮起来”,在修缮中“涤尘埃,巧梳妆,亮出南京新名片”;让历史遗产“用起来”,通过建设绿地广场、博物馆、艺术馆、名人纪念馆、特色店等文化休闲设施,给历史文化资源注入现代功能,真正实现保护与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最后将其“串起来”,通过串联、整合现有分布相对较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放大历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4)

老门东。紫金山记者 刘鹏 摄

传承多彩非遗:“新”时代续“老”文脉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金山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4项、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64项、市级项目11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28人。

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东坝大马灯、骆山大龙、南京白局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记录工作。搭建传承人培养和成长平台,先后组织8批次、20多名传承人参加各级非遗研修研习培训班,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组织举办各类展览,将传统非遗变幻出各类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弘扬南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博物馆之城: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5)

先锋书店。视觉中国/图

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如今已经不再是梦。截至2018年底,南京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934平方米。全市14个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13个文化馆中,有11个为国家一级馆,全市所有镇街、社区(村)100%建有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拥有实体书店361家。在60家江苏最美书店中,南京16家上榜,位列全省第一。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6)

朝天宫。林琨 摄

在南京,假期去博物馆已逐渐成为新民俗。截至目前,南京市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1家,初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2018年,全市博物馆组织展览315场,参观人数已达3755万人次,完成三年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指标。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7)

科举博物馆。叶序 摄

文化消费掀热潮:文化盛宴丰富群众生活

今年,南京合并“金陵五月风”南京文学艺术节、南京文化艺术节这两大品牌文化活动,打造新的“南京文化艺术节”,为广大市民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8)

2019南京森林音乐会。主办方供图

连续五年举办南京森林音乐会,先后邀请谭盾、李云迪等著名音乐家,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等国际一流乐团献演,受到了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好评。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9)

2019南京森林音乐会。主办方供图

2017年起,通过政府补贴、引进好剧培育演出市场,话剧票房在全国领先,今年还着力推动了小剧场建设,拟新建10—20个小剧场,上周启动了“长江路小剧场话剧节”,努力把小剧场打造成为文化旅游独特品牌。

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在紫金山APP开通“书香南京”频道,打造“网上读者节”。2018年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6.63%,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达13000多场,各类展览展示活动800余场,受益观众达2000万人次以上,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南京人文故事(我们把南京文化故事说给你听)(10)

江苏网络文学谷。中国作家网/图

文化产业已成为南京市的支柱型产业,2018年增加值预计达815.42亿元,占GDP比重6.3%,全省排名第一。全市现有文化企业达3.47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0多家,打造了12个国家级、23个省级、15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以及江苏网络文学谷、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

精准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优势,去年将已举办九届的“文交会”成功转型为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当年项目签约额超150亿元。深入实施以政府补贴带动文化消费的“南京模式”,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全国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累计补贴金额超过4200万元。

紫金山记者 王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