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汪佳佳

7月17日,很多人在怀念一个人。

她是赵丽蓉。

2000年7月17日,中国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赵丽蓉悄然离世,享年72岁。20年过去了,但这个名字似乎从未远离我们。

赵丽蓉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赵丽蓉)(1)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啊,听我给你吹……”抖音平台上,赵丽蓉的这段经典台词被制作成视频素材,抖友们争相跟拍,产生了许多版本的“萝卜开会”。这些人中,有00后,有10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不知道赵丽蓉是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被赵丽蓉20年前的喜剧创作所折服。

而今天,喜剧演员表演的原创能力,可谓江河日下,许多包袱不仅不能把观众逗乐,反而令人尴尬。优秀的女性喜剧演员更是越来越少,即便像贾玲这样曾经惊艳过大家的喜剧演员,也难逃创作瓶颈,这些年来来去去也不过是卖“女汉子”的人设,频频被质疑“越来越不好笑了”,甚至身陷抄袭、融梗的传闻。

于是,大家更加怀念赵丽蓉。

2020年5月23日,巩汉林接受采访时回忆赵丽蓉曾说过,艺术要讲究不要将就,讲究出来的可以流传,将就的可能是“快餐”。

“每次作品出来的时候,她会拿着剧本,邻居同事、家里人都要问,你们觉得这个作品真实吗?有意思吗?可信吗?她的作品就是她的艺术塑造:脚踏实地、来源于生活。所以看赵老师的表演,你就觉得她是你身边的人。她经常讲,我们不能去让观众抬着头看,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巩汉林说。

赵丽蓉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赵丽蓉)(2)

优秀的创作态度造就优秀的作品。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赵丽蓉数十年如一日地精心创作着令人捧腹的喜剧作品,大家才能常看常新。她说:绝对不能让观众吃剩饭,不新鲜。

这句看似简单的承诺,背后要付出的心血却绝不简单。

小品《太后大酒楼》的最后,赵丽蓉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出“货真价实”几个字,赢得了满堂彩。那一瞬间,很多人都以为赵丽蓉的毛笔字是多年的功夫,其实,赵丽蓉从小学戏,并不识字。

为了写好这几个字,她从头开始学,一天花十几个钟头,苦练书法,报纸用了无数张。有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她也要练上几笔才去接着睡觉。这才有了春晚舞台上那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赵丽蓉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赵丽蓉)(3)

《泰坦尼克号》上映时,赵丽蓉买票看了3遍。她最后的小品《老将出马》,不懂英文的赵丽蓉把《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录下来,用拼音标好,从零开始一句一句地练,才有了当年春晚的惊艳全场。

赵丽蓉喜欢听也喜欢唱流行歌曲,比如当年红极一时的《舍不得你的人是我》《冬天里的一把火》《走四方》,她都能唱,也把它们都运用在了小品中。新凤霞的女儿吴霜曾经说,赵丽蓉在那么多领域有成就,是她不保守,不固步自封的结果。

还记得《如此包装》中赵丽蓉现代舞之后的那一跪吗?很多人当时都以为那是特意设计的喜剧效果,台下观众笑成一片。后来巩汉林流着泪回忆说:“事实上,当时赵妈的身体已经很不好,排练前膝盖就肿的老高,演出后下台的时候都是我们搀着下去的。”

赵丽蓉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赵丽蓉)(4)

而我们现在再回头去看那一幕,以手撑地后的赵丽蓉不露痕迹地直起身子,将手臂抬到排练时设计的高度,继续认真自然地演出。令人泪目。

赵丽蓉走了20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她?

因为她讲究不将就,不让观众“吃剩饭”,把观众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

为了出好作品,她可以放弃休息,竭尽全力。不仅花力气,更是花心思。

她的小品接地气,跟流行,谁都能看得懂,看完能真心乐,通俗却不滥俗;她的包袱会结合时下潮流元素,但更多的是产出供别人口口相传的原创桥段和素材来源,不是拾人牙慧,而是引领风潮。

赵丽蓉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赵丽蓉)(5)

她的艺术生命力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众,来源于孜孜以求和持续创新。

正因为如此种种,20年的时间流逝了,但记忆不会流逝。

“讲究”的赵丽蓉,仍在流传。

赵丽蓉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赵丽蓉)(6)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