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兽医研究所被报道超三成师生感染布鲁氏菌病。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听说此病,但并非没有感染风险,并且,它还是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梦魇,每年发病人数超3万。


牛羊肉过敏3级能吃吗(牛羊肉不能吃了)(1)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 | 陈书蕊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


科研不容易。近日,兰州兽医研究所的师生集体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让人不禁感叹“做兽医都自身难保”。

但这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布鲁氏菌病很罕见吗?感染布鲁氏菌会怎样?听说牛羊等非常易感染,我们还能好好吃牛吃羊吗?


危险无处不在,三成师生遭感染


据兰州市疾控中心公布消息,截至12月7日(上周六)中午12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中96人被检测出布鲁氏菌血清学结果阳性。目前这96人均未出现明显症状,为隐性感染。也就是说,这96人体内已经有布鲁氏菌感染,只是目前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

兰州兽医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的著名科研单位,成立已60年有余。此次最先被发现布鲁氏菌血清学结果阳性的人员,就来自该所口蹄疫(一种牛羊猪等有蹄家畜易感的传染病)防控技术团队。

尽管目前尚无关于传染源的明确说明,但据知乎网友(认证身份“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读博士”)爆料,就在2019年11月中旬,该所研究生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发现实验小鼠身上感染了布鲁氏菌,所以有可能是小鼠将布鲁氏菌传染给了该所师生。

据悉,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使用实验动物的工作单位对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体检。同时,对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隔离检疫。发现实验动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必须立即视情况予以销毁或隔离治疗。

这可能意味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的兰州兽研所,在实验动物的相关操作上有不规范之处。但具体情况还有待调查。我们只能先了解一下布鲁氏菌病。


可怕的细菌:会导致流产和不孕不育


按形状,布鲁氏菌是一种在细胞内寄生的小球杆状菌。主要感染动物,如牛、羊、猪、狗以及骆驼、鹿等。而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也就是说,动物身上的布鲁氏菌可以传播给人类并引起疾病。目前国内尚未报道过人传染人的情况


牛羊肉过敏3级能吃吗(牛羊肉不能吃了)(2)

显微镜下的布鲁氏菌,呈小球杆状;来源:图虫创意


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人体的表皮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绝大多数布病都是人食用未经检疫的肉和奶造成的。另外,破损的皮肤接触布鲁氏菌或口鼻吸入布鲁氏菌也会造成感染。

布鲁氏菌有多种不同的菌株,但在我国最主要有4型,按照来源分别是羊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及犬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感染后通常起病隐匿,经过1~3周潜伏期后,突然开始出现畏寒、发热、出汗、无力、关节痛、头痛和后背痛,少数人伴有腹泻。布鲁氏菌会攻击除牙齿、头发、指甲外的人体各个部位,其中腰、腿、关节等最易受攻击。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布鲁氏菌可能会造成中枢神经感染、心内膜炎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此外,布鲁氏菌有侵害生殖系统的偏向,造成男性睾丸炎、女性输卵管炎及卵巢炎,孕妇感染后还会造成流产或胎儿缺陷。对动物也一样,曾有阿拉伯语文献记载,羊因为感染这种细菌而得病流产。有研究人员观察发现,感染布鲁氏菌的猪会出现左右睾丸发育不平衡,左侧肿大右侧萎缩。

以上是否意味着,感染布鲁氏菌后,如果不出现发热及关节痛等症状就万事大吉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些病人在感染初期病症较轻或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布鲁氏菌步步紧逼进入心或脑,会直接引起心内膜炎和脑内膜炎,即使接受了心脏手术或脑手术,病情还会复发并加剧。

比如,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陈志海曾收治过一名25岁的小伙子,他并没有表现出布病攻击关节和骨头的症状而只是发烧,到医院后被诊断为心内膜炎,在做完心脏手术后几个月,病情复发且更加凶险。直至在血液中发现布鲁氏菌,接受布病治疗后再次手术,病情才没有再复发。

因此,我们在接触了高危传染源后,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即使只表现出轻微的早期症状或无症状,也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免疫学检查。


被认定为职业病,每年3万多人发病


这种病我们普通大众听到的其实并不多,因为它是一种职业病。除了牧场、养殖场从业人员等特殊人群,其他人感染布病,绝大多数是因为食用含有布鲁氏菌的红肉,或饮用未彻底杀菌的牛羊奶引起的。目前我国对动物制品检验检疫的落实情况较好,因此普通人感染情况极少

但从业人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根据2015-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数据,中国的布病发病人数每年均有3万人以上,而他们中大多数为牛羊牧场或养殖场从业人员。布病重点地区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牛羊的个体阳性率分别达到3.1%和3.3%。由于发病人群的特殊性,布病早在1963年就被原卫生部列为职业病。

下面几个例子可以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布氏病对个体的伤害(来自“重案组37号”):

“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原牧场从业者袁峰,经诊断确定为布病。而布病已经引起了他的关节破坏、半月板损伤和重度骨性关节炎。年仅38岁的他,上楼梯时关节会摩擦表皮,发出“呲呲”的细小声响,双膝内有大量积液,而且连腰都不能长时间挺直。”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农垦医院是全国首家布病专科医院,1996年出生的王华第四次来到这里住院治疗。他发着低烧,脸色蜡黄,手指比正常时粗了一圈。他几乎每天躺在床上,不愿意出门,不肯走动。同袁峰相似的是,他是山东一家大型牧场的产房工作者。”

而与袁峰、王华情况相近的布病患者还有很多。来农垦医院住院的人中,有一位60多岁的布病患者。他自家养羊,从年轻时就得了布病。他不时就需要入院治疗,而最近一次,他因布病脊柱炎再次发作,全身几乎无法动弹,被人抬进病房,甚至大小便都无法自理。

除了牛羊牧场、养殖场的从业人员是布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从事与牛、羊、猪相关的防疫、运输、加工工作的人以及兽医,都有患布病的风险。甚至是牛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都有可能被布鲁氏菌感染。这是因为患病牲畜以及它们的粪便、羊水、血液、生肉中都可能藏着布鲁氏菌。

可以说,在华北、内蒙等地区的牧场和牧场周边的小范围内,有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空气、土壤、水、食物、尘埃的存在着。它们很有可能钻过人破损的皮肤,或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类。


还能好好吃牛吃羊吗?


虽然布病很危险,但还是有办法防范。因为布病最常见的传染源是患病的牛、羊,因此,在购买牛羊肉以及乳制品时,一定要选择经过正规检疫手续检验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生牛羊奶固然新鲜,但其中是否有布鲁氏菌就不确定了。想追求有机和纯天然,也一定要将生的牛羊奶进行杀菌处理。100℃干热7~9分钟,80℃湿热6分钟,即可杀死布鲁氏菌

想要品质生活,首先是保证食物安全,然后是追求口感新鲜,切不可有侥幸心理。肉制品要选择有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乳制品要选择经过巴氏消毒或高温灭菌的。

另外,布病这么可怕,对从业人员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是不是要放弃畜牧业呢?

也不然。虽然布病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都有可能使病人转为慢性感染,易复发难治愈。但感染布鲁氏菌后若果能早发现早就医,半年之内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只需8~12周,绝大多数病人便可以治愈。布病虽然可怕,只要患者积极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我国布病发病率高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对牧区从业者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对高危感染布鲁氏菌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鼓励他们接种人用菌苗系104M,就能很好地实现从治疗到防御。

参考来源:综合澎拜新闻、腾讯医典、重案组37号、人民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