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经历过一次省考,一次国考,省考考的是江西省考,算是一次试水吧,可能也是因为有点紧张,没有发挥好,就转身又投入到了当年的国考中,国考是第一次考,一次上岸。

因为2019年在考试之前立了flag,说等国考上岸后要在知乎上写经验贴(经历过国考和省考的人都知道知乎经验贴对备考时的我们有多重要,就像是每天的复习甜点一样)~

以下备考经历都是合适我个人的,不一定适用所有人哦,觉得有用的部分采取就好啦~

话不多说,先上图,毕竟没有图片加持的经验贴就是耍流氓……

对不起马赛克打得很粗糙。。。

准考证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1)

考试现场出成绩啦~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2)

公考不像高考,高考就算所有人在不同一起跑线,起码终点线是一样的,以成绩论英雄。但是公考呢,不同岗位,101分也是第一,141分也是第一,你跟高分大神撞了同一个岗位还真就没处说理去。所以呢,岗位选择要综合各个因素考量,在最保险的情况下尽力争取最大的上岸率。

一、岗位选择。

1、专业限制。

我大学是新闻学,属于文学类,在公务员招考中算是选择空间比较大的那种,有很多可以报的岗位。同时像法学、会计、管理类的学科也是有很多岗位的。这种选择空间大的伙伴们在报考岗位时就先以自己的第一意愿为准,综合考虑离家距离、岗位性质(加班多不多,福利好不好)这些,总之呢,就是在可选范围里选你最想考的岗位。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3)

2、历年分数和报考人数。

历年分数和报考人数是一个很好的标尺,它说明了一个岗位的竞争性有多强。分数越高,报名的人越多,就说明岗位越吃香(但是也不排除意外情况,就是冷门岗位也有很多人报考,可能大家觉得比较冷门就试试运气,万一碰巧了就端上了所谓的铁饭碗呢,而且还有热门岗位报考人数少的情况,可能大家都觉得难考就会敬而远之吧)。

3、报考时间。

报考时间真的挺重要的,有时候真的是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在报考期限内我们每天都可以查看各个岗位的报考人数。就像我本来打算报考宣传部的岗位,但是在观察了三天的报名人数后,我果断选择了当地人少的税务局。

二、准备资料。

申论:申论是我感觉最需要利用好资料的,所以就放在前面来说了。我把申论的资料大致分为四类,入门型、提升型、真题卷以及素材类,接下来详细跟大家说一下。

1、入门型。学习都是从基础开始的,选好入门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申论作为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一门考试,本身性质就有点正式和严谨,我们这一代也不像老一辈那样天天看新闻,对于这一方面大多数人都是感陌生的,这也是我们往往觉得申论很难的主要原因。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4)

因此第一本资料一定是要能够详细介绍申论,帮助我们理解申论这门玄学的,粉笔家的资料就都带有这个特点讲的比较细致,不管是《申论的规矩》,还是比较有名的李梦圆、张小龙等老师的课,都是能帮我们学习申论基础的。资料比较直观,听课的话会生动一点,这个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是书籍还是视频,我自己用的是一本书籍,因为系统班太贵了,打基础就用这么贵的资料性价比真的不怎么高。不过不差钱的也可以直接看视频,毕竟视频比书籍讲的方法要灵活一些,自己学习的兴趣也就更高一些,看书就是需要有很强的自制力。

2、提升型。

学完申论的基本题型和技巧,就要开始提升学习,也就是详细学习每种题型对应的解题思路、答题框架和规范性用语。而申论因为离我们固有的知识范围太远,想要学透拿高分,非常需要有一个提升练习。这里我比较推荐李梦圆老师的方法精讲和汤可特训七套卷, 都是网课。 如果想看资料的话建议看中公或者华图的,这两家讲的稍微深一点,不过我个人看下来感觉提升效果不大,还是听课更快一点。

梦圆老师主要讲一些申论的逻辑思维,她的课主要就是教我们透过材料读命题人的逻辑,以及如何抓住问题和材料的内在逻辑,这是申论做题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答题的第一步。听李老师的课有一个重点就是万能思维体系,根据这个对材料改、补、对就能得出答案。但是她的课也有一个局限性,看完之后我还是没能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做题的时候有思路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结合材料去写,写的时候感觉还是有点写不上来。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5)

申论仅靠找关键点、抄材料可能成绩不会太低,但是想高分还是需要练习如何将写作模板和思路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这时候再接着看汤可特训七套卷就正好,可以根据不同题目梳理逻辑进行题型练习,这也是我感觉申论学习过程中提升最快的一个环节了。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模考成绩真的挺低的,但是系统的练过一遍之后答题的水平比之前提升了好多。

3、真题卷。

真题卷这个就没有什么可挑选的了,如果有经济条件和时间可以多买几家对比一下解析,不然的话就是买一家吃透。另外就是国考、省考、联考卷子最好都买一份,比较有参考价值。

4、素材类。

素材类的书也比较多,像《申论范文宝典》、《半月谈》 、《 申论范文100例》这些都是我自己看下来比较不错的,每天早晚抽时间看一下,拿笔记本记一下金句和案例,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不会通篇大白话了。此外也可以活用手机,除了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之外,也可以关注人民日报时评的公众号,里面会有一些文章推送,可以感受一下严谨规范的官方写作到底是什么样的。

行测:关于行测的备考资料,我当时用的主要有两套资料,一套是基础型的,一套是练题型的。我用的行测资料不是很多,但是每一本我都吃的透透的了。

1、基础型。

这套资料非常有名,QZZN上有很多过来人都推荐过的,我也郑重介绍给大家,就是华图的行测模块宝典。这套书将行测分为公知、言语、逻辑、数学、资分五大模块,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对于备考时间比较充裕的伙伴来说,用来提升行测的基本功和硬实力再好不过。尤其是数学和资料分析,满满全是干货,资料分析模块是李委明李总亲自编写,里面介绍的一些速算方法非常实用而且经典,对资料分析苦恼的同学一定要好好下功夫研究研究,不少方法拿来就能用而且有效,对提高资分的速度和准确度非常有用。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6)

数学的话,建议学理科的同学可以下功夫认真研究一下数学运算宝典。我当时花了大半个月,每天两小时钻研数学宝典,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过,吃透吃精,后来无论是模考还是真题的数学运算部分基本全对,最多错一两个,而且速度快很多。这也是行测顶尖高分拉开一般分数的关键所在。数学题的分值一般都比较高,因为大部分人未必算得出来,再加上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所以得数学者得行测这句话所言不虚。言语理解宝典,题型总结的很详细到位,每年都会有新题型更新,很多方法很实用,比如转折词,总结句,主旨句开头等等,和实战练习配套起来效果更好。

其他两个模块常识和逻辑推理建议大概看下就可以了,一是常识涵盖面太广,光靠看书积累无异于大海捞针,性价比太低;二是逻辑推理部分的讲解部分可以看一下,三段论,归纳推理演绎,文氏图这些基本方法要掌握,后面的题型部分可以略看,我觉得价值不是太高,可以通过刷真题去弥补。

2、练题型。

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模块宝典给我们的行测打下了扎实的功力,但要活学活用的话,还是得要题目实战来检验。题目的话我只推荐做真题。为什么,因为繁芜复杂参差不齐的摸迷题知识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每年那么多省市的公考真题足够你反复练习研究。尤其是历年国考和对应的省份的历年真题,更是要反复反复研究练习,总结,提升,运用,直到熟练于心。大部分伙伴选的是近五年的真题,但是我建议大家再往前推一两年,因为真题的价值真的很高,每年的题目虽然变,但是它的套路还是不变的,只要多做几遍把这些真题的套路练熟练透了,在考场做题的时候才能轻松的过五关斩六将。每天一套的话,也要好长时间才能做完,再加上专题总结,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话时间就更长了,所以不要担心会做完真题留到最后才做,那是错误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更正你的观念。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7)

真题的话,只要买一套历年真题就可以了,比如华图行测真题集,国考的话选国考真题都可以,其他省份的真题可以作为补充练习,但一定不要搞题海战术,否则就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真题可以规定时间内和考试一样做,完了对答案,错了的题目找问题和原因,答案解析看不明白的去网上搜,都会找到你满意的解析的,QZZN是一个强大的网站。秘籍不是只有孤本,而是别人想不到去用心看的参考书,而你能找到并用心钻研,成功就会离你不远了。

三、复习过程。

说完了复习资料再来说说我的复习过程。

PS:这是我作为在校生的学习计划,因此有明显的的暑假阶段,在职的朋友可以灵活安排。年底考试,从当年3月份开始,3-6月佛系玩耍,7-8月学习行测基础,9-10月扎牢行测、系统学习申论,11-12月刷题冲刺。

第一阶段3-6月:广泛搜集前辈们的学习经验、学习资料。逐渐理清自己的学习阶段划分和大致的学习内容。可以有目的地佛系阅读积累半月谈、人民日报评论、社评。早报粉笔课,好像还会有什么早读之类的,跟一跟

练字可以提上日程。补短板的好时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大家若有短板,一定要比别人早点开始,多一点发力。比如数学不好,那么可以开始练练算术。

国考到底是怎么考(很多人说国考难考)(8)

第二阶段7-8月:

学粉笔课的课。方法精讲吧?就是拿一本讲义书回家就够的那个课。我是1.5-2倍速听,很少不加速。

课前预习自己做,做好标记。课中好好听,尤其是自己的疑难点。课后还是蛮重要的,一是对照自己的做题方法,改进;二是练题加整理,这个时候可以搭配着汤可特训七套卷来练习真题,我是上课主要学习汤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答题框架,上课的时候把这些整理成思维导图,抄一遍到本子上,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思路来一般得分还是比较高的,至少要点都能找到,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看两遍,多学学老师讲的答题规范用语,这样可以使自己的答案看起来更加的规整。

第三阶段9-10月:

行测:看完行测的模块宝典那几本书。作为二轮再顺一遍理一遍。同,思维导图、错题。

申论:在做真题的时候整理之前的错题,外加看素材积累类的书,每天看一两篇,感觉也就还好。还有就是回顾梦圆老师和汤大大教的答题技巧和思维模式明白申论在考什么、要求、自己的差距,大致学会一套做题分析的方法。

第四阶段11-12月:

1、行测:

1)开刷套题,真题优先!我是刷了国考和各地的省考卷。既可以一整套题全刷下来,当然很少会有这么大块的时间吧。这样就可以分模块刷。不过我在复习这么长时间之后也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就是把各模块的题目数量砍半,同时要求自己时间减半,必须做完。能做多少做多少,时间一到就停笔!这样逼迫自己提高速度,同时努力保证正确率,但是这样有两点需要注意。

注意1:错题本继续保持,一定要做完题之后反思总结。这里多说几句,你做错的肯定是要好好整理。你没做错的,也建议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解析,看看人家的好做法,提高做题速度。并把一些注意点塞进你之前的思维导图里。

注意2:建议用个本子记录每个模块的时间、正确率,对症下药。

2)查漏补缺。哪模块不好,再通过系统学习等途径补上。比如我的资料分析做的不好,就又看了一遍模块宝典,回顾了错题。

2、申论。也是刷套题。也是真题!总之就是看参考答案,辩证思考。既要练,也要练透。也可以去寻求专门的申论一对一批改班的帮助,这个粉笔的软件上有付费的也不是很贵,我之前用过还挺OK的。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好或者对你有帮助,请动动手指,点赞支持一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