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某大学,发生一起死亡事件。

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瓶白酒!

事发前一天下午5点左右,该大三学生和同学到学校超市买了3瓶白酒,回到宿舍就立马开喝。

大概喝完第二瓶的时候,被学校的宿管老师知道了,就将剩下的一瓶白酒没收了。

但是当老师离开宿舍后,该男子又去超市买了一瓶白酒,并将它喝完。

期间他大吐了好几回,呈现出明显的醉酒状态,随后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粗略估算,当天晚上该男子总共喝了1.8斤白酒。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

第二天早上9点左右,室友起床洗漱,看见醉酒男子在床上的姿势不对,就喊其他室友一起将男子扶起来。

扶起来后发现该男子嘴唇发青,身上冰凉,怎么叫都叫不醒!

事不宜迟,几名学生赶紧打了120,并向学校汇报了此事。

但不幸的是,最终该男子抢救无效死亡。

此事一经发出,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众人纷纷将矛头,引向酒。

“酒真是害人不浅!就应该查封那些酒庄!”

“早说了不要喝酒不要喝酒,这下喝出事了,酒就不是个好东西!”

“酒是穿肠毒药,真喝不得”

........

01

好像酒这个东西,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是个害人的玩意。

网络上也经常会有大量某某某喝酒死亡的新闻,甚至我们身边都有很多喝酒喝死了的案例。

中国因此还得了个“双冠”——男女死亡数量在全球双双夺冠,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

那,酒是毒品吗?它含有大量的剧毒成分吗?

我告诉你,你可真冤枉酒了!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2)

酒本身,没有事。

早初的酒只有两种,果酒和米酒,用粮食和瓜果酿造而成,有温养脾胃,补肾益气之功效。

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都是果酒或米酒。

直到近现代,才逐渐衍生出了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酒种。

但这些酒的酿造,都是在果酒和米酒的基础上加工改良而成,无非是多了对酒精的提纯工艺。

酒明明是个好东西,却因为人类的无知滥用,被泼了一身脏水!

今天,我就要给它正正名。

02

自古以来,酒都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味辛、甘,性温。

能和血通脉,祛寒壮神,宣导药势。

通常能入药的大都是普通白酒、黄酒或米酒。

米酒可温养脾胃,有一定补益作用。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3)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医源于酒”?

很简单,从“医”的繁体字里就能查到蛛丝马迹。

“医”字的繁体是“醫”,下边有“酉”,表示古代盛酒的坛子,当然这是个象形字。

醫字从酉,说明在古代酒和醫就有着不解之缘。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中草药,也没有酒。

那个时候人们得了病,通常都会求“巫”治疗。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4)

后来,由于酒的酿造和饮用盛行。

我们的先祖才发现这种液体能通血脉、散湿气、温肠胃、御风寒,还能开胃下食、除风下气,乃至止腰膝疼痛,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

于是酒在医疗上的作用迅速取代了巫,成为最早的中药。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酒逐渐成了中药的辅料

有人统计过,《本草纲目》里大概有酒方200余种,其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不少的酒方。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5)

熟悉我们的人,肯定知道我们这也经常用一个酒方。

它就是——瓜蒌(栝蒌)薤白白酒汤

原方:栝蒌实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关于它的功效,《金匮要略》中是这样描述的: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简单翻译过来,可以这样理解。

瓜蒌薤白白酒汤可用于心脏供血不足,心绞痛、心前区疼痛等问题。

栝蒌实有宽胸的作用,薤白有升提气机的作用。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6)

早些年,我收到过一位粉丝发来的医案,她用瓜蒌薤白白酒汤治好了一位患者。

医案中说,这位患者73岁,经常找她看一些小毛病。

这次他自述心脏很疼,胸闷,还有痰,干一点活或者提点东西心脏就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把脉,见脉沉弦有力,这是动脉硬化的缘故,但是左寸脉明显要沉。

且舌淡红无苔,舌下有很多瘀斑。

故开了瓜篓薤白白酒汤。

并结合舌下瘀斑,心悸,又开了桂枝茯苓丸和桂枝甘草汤,叮嘱他在煮药时加二两高度的白酒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7)

他一听,吓着了,连连摆手说不行。

“这不是瞎胡闹吗?我有高血压,医生说了可不能喝酒!”

这位粉丝跟他保证,这是煮的药,不是用来喝的酒,可以放心服药,但是降压药不能断。

三天后,他的反馈来了。

他说:“今天上午去县城办事,回来赶公交车,就提着东西跑了一段路,结果心脏没有扑通扑通,很剧烈的跳了,也没有胸闷的感觉了。”

他还说:“我喝了这种带酒的药没事,那是不是说我以后可以喝酒了啊?”

当然不能!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8)

本身给高血压患者开这种带酒的方子,无疑是一招险棋。

但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将酒作为中药材的陪衬,用酒宣发药势是可取的

可是如果单单拿出一瓶酒来喝,是万万不可取的。

03

其实酒这个东西,是有很大讲究的。

第一——这种人一定要少喝,最好是不喝。

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57岁的于某,平常嗜酒如命,顿顿都要喝酒。

被查出脑血栓后,医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喝酒,非常容易使血压升高。

但他又听邻居说喝酒能降血压,这不立刻有了底气。

又开始顿顿喝酒,每天三顿,每顿都要喝掉三五两白酒。

家人阻拦的时候,他就说喝酒能降压。

结果,喝出事了。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9)

在医院做了几个小时的开颅手术,都没能救回来。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短暂的使血压降下来,但只有4个小时的作用。

4小时一过,血管开始重新收缩,血压出现反弹性升高,极易引发脑血管破裂、脑出血等急症。

如果你能明白这些事,可能悲剧也不会发生。

第二——喝酒治病,不是因为酒的药性,而是因为你嘴馋。

很多人听说酒能治病,就开始顿顿喝酒。

结果喝出事了,就推卸责任,说:“这不怪我,都怪酒,是它误导了我。”

你怎么不怪自己嘴馋呢?

古佛教有这么一个规定。

它一边要求僧人戒酒,一边又允许僧人喝药酒。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0)

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出家人病了,也要治病,正所谓“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

这样的规定下,诞生了很多“体质弱”的僧人。

利用这个规定,假装自己有病,来喝酒。

说白了,有些人就是天生馋酒,借着治病的由头肆意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就像上面57岁那位患者一样,他喝酒绝对不是为了降压,就是因为嘴馋。

第三——酒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拿来泡

我看到很多人因为知道白酒有很好的药性,所以就滥用白酒。

比如就着白酒吃头孢、白酒里泡各种动物尸体,最常见的就是蛇、蜈蚣。

先说说用白酒送服药物这事。

有句俗语,叫——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1)

相信你肯定知道什么意思,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动物泡酒这事,且不说有没有效。

就单单拿动物身上的细菌病毒这事来说,它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例。

你想动物身上的寄生虫卵量很大,分布很广,你整个活体浸入,能保证它身体的每个角落都渗入了能杀死虫卵的合适浓度的酒精吗?

到头来,泡的是药材还是病毒都不一定呢!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2)

别再瞎喝了!

身体不舒服,赶紧去找医生,遵医嘱。

第四——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凡事都讲究个度,你看现在有多少人死于过量饮酒?

有人说:“我一天喝三斤白酒都没事。”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酒属于湿热之品,长期大量饮用白酒,会助长体内湿热之邪,湿热重。

不仅如此,它还会伤肝,最后衍生出非常严重的肝硬化!

不信,长期饮酒的人可以看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泛着黄气,看起来湿湿的?

张开嘴看看,是不是有很多黄黄的东西附着在舌头上,去不掉?

再看看自己的大便,是不是黏糊糊的?

头脑昏沉?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3)

如果有,那表明你的身体内部已经有了湿热。

长期湿热不退的话,发展下去就会引发肝硬化、胃肠病等严重性疾病!

所以,这里给经常喝酒的你推荐一个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

经常喝酒的人,属于大肠经有虚热,这个方子能够很好的改善湿热问题。

原方:

葛根半斤 炙甘草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参考方剂剂量:

葛根60g 炙甘草30g 黄连15g 黄芩15g

为防止寒凉伤中,所以我们推荐剂量中降低了黄芩、黄连的用量。

具体情况可咨询医生,切勿擅自服药。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4)

另外,热的烫烫的米酒,不比辛辣的白酒好吗?

糯米味甘、性温,能补人体正气,温补脾胃。

经过酿制后的糯米,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有温通经络、开胃提神、补益身体的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的人。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单喝,无需担心过度饮酒的问题!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5)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6)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7)

治疗心脏病这首经方不容忽视 被国人误解千年的它(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