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荒唐帝王(一段著名的黑历史)(1)

作者:我方团队未央

清朝年间的历史书籍,无论是民间私人编修,还是政府官方修史,都常见一个重大主题:狠踩明朝。

要论踩的方式,从官修的《明史》到各位学者的私人著作,简直都是五花八门,比如明朝吊打日本的万历朝鲜战争,明明最多只派兵八万,可清朝官方修的《明史》里,张嘴就说明朝伤亡几十万,简直是大明将士全军覆没都满足不了要求。又比如造就明朝强大的明太祖朱元璋,放在清代“大师”赵翼笔下,就成了随手杀人的恶魔。好些被赵翼咬定死于朱元璋“屠刀”的遇难者,历史上竟活到了朱元璋重孙子在位时。论“抹黑”的技术含量,简直低到尴尬。

可比起这类低能的抹黑技术,有一位明朝皇帝的遭黑,却是被“黑”得极有技术含量——明宪宗朱见深。因为清朝学者们“黑”他的依据,来自明代一本相当有知识含量的宝典文集:《谷山笔麈》。

▲于慎行像

要说明宪宗朱见深,他与明神宗即万历皇帝可谓是明代皇帝中的难兄难弟了,两人的功劳鲜有人提,八卦倒是日日满天飞。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就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宪宗有一宠妃称为万贵妃,这万贵妃比宪宗皇帝大了17岁。在古代,这个年龄差做母子都没有问题了,待明宪宗登基完成由皇太子到皇帝陛下的升华时,这位女子已经年过三十。据《谷山笔麈》记载,明宪宗视后宫佳丽三千为过眼云烟,偏偏独宠万妃一人儿,可万妃这个“蛇蝎女子”心肠那叫一歹毒啊,眼看自己渐渐年老,不仅担心色衰而爱驰还嫉妒年轻的妃子们可以生育。于是每当哪位妃嫔怀有龙胎,定会派人送来落胎药,可怜朱见深后宫佳丽们,明明身怀龙种却要被万妃逼着“浮一大白”。

一次,万贵妃得知纪氏有孕,便派人前去堕胎,谁料老马失蹄,本次堕胎失败,但依然报告万贵妃:已经堕胎。随后纪氏生下了龙子朱祐樘,秘密养在皇宫之中,皇上竟不知道。直到有成化十一年的某一天,朱见深坐于内殿,独自叹息,一个小太监见状跪下询问,皇帝叹息你不见朝堂那群官员天天抨击朕啊。顺便提一句,明代皇帝受文官束缚之深,难得一见。这不,满朝官员见皇帝陛下膝下无子,个个急得跳脚,惹得朱见深心中不快。小太监闻言道陛下已经有子,于是将小皇子朱祐樘说出,父子二人终于团聚。

据《谷山笔麈》记载,万贵妃得知此事后,一口银牙和血吞,佯装热情地邀请小皇子来宫中吃饭,不料朱祐樘出奇的耿直,表示我怕你在羹中下毒,我不喝。万贵妃闻言,想到将来的日子不好过,没几天竟被活活吓死了。

历史上真实的荒唐帝王(一段著名的黑历史)(2)

▲配图来自《后宫》

到了清代顺治年间,清人修《明史》时,更把这段演义得活灵活现,据《明史》记,万贵妃第一次派去给纪氏堕胎的太监名为张敏,之后张敏在给皇上梳头时听到朱见深的叹息,便据实已报,还记载这张敏说出秘密后,因得罪万贵妃而在成化十一年就被杀。可事实确实如此吗?朱见深当真智商堪忧,放任后妃谋害子嗣?宪宗陛下恐怕要笑而不语:你们真当我傻啊。

二、《谷山笔麈》不背锅

参考几本史料,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首先是太监张敏,这位太监是金门人据《金门县志》记载,他是病死于成化二十一年,病中皇帝朱见深便遣太医医治,死后又下诏厚葬于他,怎么会是一位无权无职的小宦官呢。而另一种说法记载在《王文恪公笔记》,称张敏与一位叫做怀恩的宦官斗争而死。总之,张敏之死跟万贵妃并无关系。

其次是皇帝朱见深的儿子,根据《谷山笔麈》记载,前有万贵妃戕害龙脉,后有皇帝朱见深叹息无子,那朱祐樘应该没有什么兄弟,可事实却是朱见深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到了《明史》添油加醋地记载,说张敏去堕胎时想到皇上无子不忍下手,可这个时候柏贤妃所生的儿子还在世,直到朱祐樘三岁的时候他的哥哥才去世,皇上怎么能是膝下无子呢。顺便提一下,明代真正膝下无子的皇帝是正德皇帝朱厚燳,后来朱厚熜继承了堂哥的皇位,而朱厚熜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正是朱祐樘的亲兄弟。

在《谷山笔麈》关于此事的记载后,于慎行曾补充道“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意思是我在万历年间听一老太监这样说的,至于真假各位看官自己想吧。可到了后世,只见黑历史却不见这句话了。这也就是说,明宪宗招黑这事,《谷山笔麈》乃至作者于慎行,都是不能背锅,真正可耻的,是那些选择性失明,以及盲目断章取义的后世学者。

那么历史上的朱见深究竟怎么样呢?

历史上真实的荒唐帝王(一段著名的黑历史)(3)

▲明宪宗朱见深像

据记载,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明史·宪宗本纪》称“仁宣之治于斯复见。”可既被演绎成如此荒唐的君主,朱见深所做的功绩便被掩盖,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可真得不重要吗?对江山社稷和祖宗后代来说,恐怕还是重要的吧。

如果说面对历史的态度,不是正视历史的兴衰,客观看待历史,而是选择性的无视,乃至断章取义的篡改,无论手段有多少“技术含量”,最终还是百分百的谬误。《明史》修撰完成后,乾隆时代的大清朝,迅速从盛世顶峰到内外交困的下滑加速度,就很生动的证明了这条。

冤杀于谦复辟皇位后,明英宗变成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明朝皇帝选妃:五千少女过关斩将,但白富美却连海选资格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