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浚仪属魏国,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植由雍丘王(河南杞县),改封为浚仪王。

关于开封的历史介绍(历史上的开封二)(1)

三国时期的陈留

不过这一时期,开封有一地方在历史上很有名,那就是陈留。汉武帝时期,将济川郡的郡所由济阳,迁到陈留,改称陈留郡。陈留是曹操的起兵之地,同时也是曹魏的灭国之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魏亡晋兴。

陈留郡“天下之冲,四通五达”,在此后的数百年间,陈留均为统领一方的郡国名城,影响深远。现在的陈留镇为中州四大名镇之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封归属屡变,但都是地方治所。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因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开封居大运河中段,水陆交通便利。作为江南钱粮由水路入京(西安、洛阳)的必经之地,开封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正是这个缘故,开封得到快速发展,为后来再次成为都城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府。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关于开封的历史介绍(历史上的开封二)(2)

唐朝晚期,开封迎来了复兴的好时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开封的军事地位直线上升,成为了军事重镇。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京师粮食供应只能依赖于江南,东南地区的财富通过大运河运往长安。于是,汴河就成为了关系唐朝廷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命脉,处于汴河咽喉的开封地位陡然而升,被称为“水陆冲要、运路咽喉”。唐朝在开封设置了盐铁转运巡院,负责保证运河路线的畅通,因而聚集了大量漕运物资。781年,中央又在这一地区设置宣武军,治所就在开封,其目的也是保障漕运安全。最高时期在开封的宣武军驻军数量达到十万人,可见当时开封地位的重要。

六、五代十国时期

开封首都地位的奠定,是在五代时期。唐朝灭亡以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五个朝代中,有四个 建都于开封,从而使开封继战国末年水淹城毁之后,再次由州县升级为国都,城市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关于开封的历史介绍(历史上的开封二)(3)

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朱温,唐帝赐名朱全忠)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为与南朝梁(萧梁)相区别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开平三年(909),迁都洛阳。开封作为其国都仅为2年

后晋(936——947)是五代第三个政权,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十一月石敬瑭受契丹册封为帝,到契丹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契丹会同十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2年,初定都洛阳,天福二年(937年,契丹天显十二年)晋高祖将都城迁到开封。开封作为其国都10年

后汉(947年~950年),五代十国时期由刘暠(本名刘知远)建立的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其国祚不到3年。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从951年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至960年北宋建立,共计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关于开封的历史介绍(历史上的开封二)(4)

后周世宗柴荣奠定了盛世东京的厚重基础。后周世宗柴荣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下令增扩开封外城,扩大城市规模,拓宽城内街道,植树掘井等,使开封形成了外城、内城、皇城、三层城垣的城市格局,为北宋东京城城市世界大都会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