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学家(科学探索奖是怎样炼成的)(1)

  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后,获奖的50位青年科学家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民盟盟员、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沈维孝名列其中。

  “很高兴,某种意义上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有点放松。” 被问及获奖感受时,沈维孝顿了顿,又说道,“只是觉得出论文的速度比以前要慢了……大家还认可我是个青年,感觉很高兴。”

  步入数学殿堂

  “对数学的兴趣从小就有。”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乡村教育资源并非像沿海地区那么发达。在有限的参考书帮助下,沈维孝逐渐展露数学方面的才华。“初中参加了奥数比赛,成绩还不错,从那时逐渐步入数学的大门。”高中时,各科成绩优秀的沈维孝来到县城,在那里,他的数学天赋得到进一步磨砺。“当时有个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我拿了安徽省第二名。”他的嘴角轻扬,“后来就靠数学竞赛成绩被保送至中科大。”

  20世纪90年代恰逢改革开放浪潮,很多人在本科学业结束后选择了应用领域,然而沈维孝却继续在数字的世界开拓进取。在东京大学一个交流项目的帮助下,他东渡扶桑,完成了研究生和博士学业,并确立了自己的动力系统研究方向。动力系统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大自然进化的数学理论。如今,沈维孝已经是这个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了。“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有几分偶然因素,当时导师的太太是中国人,感觉有几分亲切感,沟通起来也比较方便。”他腼腆一笑,“不过数学领域大方向就是几何、代数和分析,我本来就更擅长分析这块儿,也算是如鱼得水吧。” 2001年,获得东京大学力学博士学位的沈维孝又来到了华威大学,在这个英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中,他顺利完成了博士后学业。

第三届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学家(科学探索奖是怎样炼成的)(2)

沈维孝在给学生们上课。

  致力科研之路

  2004年9月,沈维孝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乘着这股东风,沈维孝回到国内。在随后的工作和研究中,他斩获颇丰。2009年,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数学会学术年会上,年仅34岁的沈维孝由于在一维实动力系统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他是该奖历届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次获得“科学探索奖”,主要也是因为他在低维动力系统的研究贡献。

  今年7月,沈维孝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任浩杰在“数学四大期刊”《数学新进展》上发表最新论文《魏尔斯特拉斯型函数的二分法》,成功解决了困扰众多一流动力系统专家多年的魏尔斯特拉斯型函数的维数问题。

  当被问及如何在一个大多数人眼里十分“枯燥”的基础学科里长时间保持热忱时,沈维孝神情变得格外认真:“其实我没觉得数学枯燥,而且真正能学进去的人都不会这么觉得。在研究领域中,你懂得越多,不懂的东西也越多,这些疑问就会促使你去继续探索。”相比起应用领域的研究,数学家们的研究状态几乎是纯粹的脑力工作。“你需要先做一些热身,让大脑进入思考状态,然后再去开始分析问题,探索可行性路径。”对于数学家的日常,沈维孝笑言也绝非像大家常见影视剧那般,“有些数学家还是很健谈而且有丰富的业余生活,有些就比较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世界,别人路过办公室和他打招呼他都没反应。我个人……大概在两者当中,偏后者一点吧。”

  学子眼中的“微笑爸爸”

  很多人都觉得学科带头人应该把时间都花在研究上,然而沈维孝并不这么想。

  “数学家怎么对社会做贡献?一方面当然是科研做贡献,但科研也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就是好好教书,带起来人才,这个方面就比较实在。”所以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他仍然坚持每年开设《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等本科生基础课程。

  常言道“实变函数学十遍”,《实变函数》被很多数学专业学生认为是本科阶段最难的课程之一。为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沈维孝坚持脱稿板书授课,力求让同学们与他一同徐徐解开实变的面纱;他坚持每两周办一次习题课,并且指定同学上讲台讲解,对有疑问的同学他也会亲力亲为地引导;他坚持用自己的思路讲解这门“本科最难”课程,使用的是他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打磨修订而成的自编全英文讲义。

  “这一章,几乎处处要考。”期中考试结束分析成绩时,沈维孝在80分的地方画了一条线,“这上面的几位同学,应该是‘安全’了。”说罢,沈维孝露出微笑。

  在复旦学子眼里,关于沈维孝的印象,用“微笑爸爸”大致可以概括。

  在沈维孝心中,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科研究的后来者,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有些内容,即使比较熟,自己学和讲给别人听,还是很不一样。有些东西讲了几遍,就会想着用别的方式教,也很有趣。”

  “微笑爸爸”这个名号,在学生中格外的响亮。正是出于沈维孝老师学术、教学上的高水平,对同学们的高要求,以及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让同学们亲切地将沈老师称为“微笑爸爸”,这也是沈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之反映。对学术、对课堂、对学生,“微笑爸爸”这一称呼所折射出来的三面,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沈维孝老师在同学们心中是怎样一位占据着分量的好老师。

  “之前听说很多数学家都是民盟人,我工作的数学中心也是民盟盟员谷超豪院士提议设立的。所以后来同院的陆帅教授和我谈入盟的事儿,我就加入了。”今年1月,沈维孝收到了入盟通知书,正式成为一名民盟盟员。

  对于未来,沈维孝想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于获得特定成果,他并没有太强的目的性,只是希望能继续在动力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学术上做一些交叉研究,把动力系统研究应用到别处。“未来怎样大家都不清楚,我或许也会尝试动力系统之外的领域。但现在就想脚踏实地把研究做好,多和同行交流探讨,好好带好学生,寻找并解决一些自己可以处理的问题。”(王斯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