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以后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肺结核或者结核病,应该是一种已经“销声匿迹”的疾病。针对结核杆菌,不光人类在上世纪就已经研发出了有效的治疗药物;尤其,现在的宝宝一出生接种的第一针疫苗就是卡介苗,感觉结核病已经被我们“扼杀在摇篮里”了。但其实,这是都是错觉!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1)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威胁 从未走远

2020年10月,江苏师范大学官方发布消息称:该校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现了22例在校肺结核感染学生,近期还筛查出43名学生存在胸部影像学异常征象。无独有偶,2019年12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曾报道过多名学生感染肺结核的消息。这些新闻都在提醒我们,结核病,其实从未走远!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2)

消息来源于网络截图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2018年估测的新发结核病患者达到1000万,约145.1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在内的头号传染病杀手,位列全球第十大致死性疾病!而中国的结核病流行情况,仅次于印度,排名全球第二。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3)

结核病之所以仍然可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危险,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关键原因:

其一,结核病缺乏终生有效的疫苗;

其二,对于已有的结核病治疗药物,结核杆菌存在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

正确认识卡介苗的价值

在过去接近100年的时间里,卡介苗对于结核病的预防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卡介苗直到今天仍然是临床上控制结核病最常用的疫苗。但是,这么多的临床观察发现,卡介苗对于结核病的控制程度是有限的,并不能实现终生免疫。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4)

对于卡介苗的客观认知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 与很多其他疫苗的效力相比,卡介苗的预防效果是比较弱的;

第二, 卡介苗的主要价值在于预防儿童发生严重的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等。而卡介苗并不能完全预防儿童感染结核杆菌;

第三, 卡介苗的保护效力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对于成年人几乎没有保护作用!

一定有朋友很好奇,卡介苗这么“鸡肋”,为何我们没有使用更好或更新的疫苗?其实,对于结核病的疫苗一直都在研发当中,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在研的结核病疫苗就有十几种。然而,至今,我们对于结核病免疫机制的了解都还不够全面,因此,导致这么多年来,也尚无可全面取代卡介苗的疫苗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结核病对我们形成的挑战,确实是远超大家想象的。

尽管耐药 但仍可治疗

在1948年人类发明链霉素来治疗结核病以前,结核病基本上等同于绝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为主的化学治疗,治愈了85%以上的初次肺结核感染患者。当时的医学专家甚至预言,人类在20世纪末,就可以消灭结核病。但实际上,当时,医学专家们的预计太过于乐观了,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让结核病的防治变得异常困难与复杂。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5)

而这种现状也持续推动着抗结核病新药的研发。好消息是,除了传统的抗结核病药物以外,陆续有新型的抗结核病药物被投入临床,比如,贝达喹啉、氯法齐明、利奈唑胺以及德拉马尼等。由于这些新药的陆续推出,大部分结核病仍是可治疗的。

如果非常不幸的患上了结核病,并不用太过于担心,如果想要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要遵照医生的医嘱,早期、规律、全程、足量的联合使用药物。切记不要随意减药或停药,这是导致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

怀疑结核病 怎么办

根据肺结核典型的临床表现,当出现咳嗽、咳痰持续数周以上,伴有长期低烧、午后低热、发虚汗、乏力、体重降低甚至咯血,需要考虑可能是肺结核所致,应该进一步到医院接受详细检查。

如果近期接触过结核病患者,尤其是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应该主动进行结核病筛查。最主要的筛查方法是先做结核菌素皮试,也叫PPD试验。如果皮试以后,皮肤出现了硬节就提示机体被感染了,若硬节的直径超过1.5公分则算是强阳性。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6)

对于PPD试验阳性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胸部X光片或CT,此外,还应该对痰液做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

PPD试验往往存在一个窗口期,如果第一次PPD试验结果阴性,最好是在12周以后再做一次PPD试验,两次结果都是阴性,那往往被感染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好的,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请把这些医学小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卡介苗容易造成结核吗(对成年人的保护微乎其微)(7)

原创内容,版权声明

#江苏师大通报22名学生患肺结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