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

陶渊明酷爱田园,他多么渴望能够一头扎进那悠然的山水之间,永远不再醒来。超脱的梦想,淡泊的性情,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首首伟大的诗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世间的喧嚣纷扰,早已经成为了过往云烟。只有那田园深处的安然与僻静,才是梦的栖息地,是生命中最温馨的港湾。人与自然的爱情,很容易由此诞生!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斐然,这位被誉为能与屈原比肩的文坛大家,他的诗在身后的历朝历代,都受到了世人格外的青睐与推崇。那么陶渊明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自由的追求,又对后世文坛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

诗歌里的春天——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毕竟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农民,他还是一个具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创作技巧的诗人。所以他也经常能够从艰苦的农业劳动当中超脱出来,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态度,去反观田园生活的美好,反观田园当中自然的春天。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尤其是每到温暖的暮春时节,田园里的播种、开荒也完成的差不多。脱去了笨重的冬服,换上了轻便的春装,陶渊明也会兴起踏青、赏春的兴致。而一首《时运》,就反映了陶渊明在踏青、赏春之后的一种心情状态。“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诗中用了《论语》里的一个典故。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有一天孔子询问自己所有学生的理想,其中就有一个学生抢着说自己的才能足够管理一个大国家,成为国相。而另一个学生稍微谦逊,认为自己当一个小国的“总理”是没啥问题的。最后轮到曾点,他当时正在鼓瑟,弹完一曲之后,站起身来说,自己的理想就是能够在暮春三月,穿上轻便的服装,和五六个青年人,七八个小孩子,在沂水里自由自在的沐浴、游泳,然后又来到舞雩台上吹吹温暖的春风,然后一起哼着轻快的歌,走在回家的路上。曾点话毕,孔子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还说他的理想很平常,并说自己的理想和曾点一模一样。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

曾点所描绘的这一篇暮春三月的景象,正是孔子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默契相处的一种状态,也是他倡导的礼乐治国,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陶渊明在《时运》的序言里说道,“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说明他和孔子一样,最高的理想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怡然自乐的状态。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

倾慕陶渊明的两位隔代“超级粉”

沉醉于自然中的陶渊明,虽然不得不经常独自一个人去踏青、赏春,但他却又无数隔代的知音,他有两个超级“真爱粉”。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

一个是唐代的李白,李白曾这么说过,“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牌前”。李白连做梦都梦到了来到陶渊明家门口,还梦到他和陶渊明一起在山水田园,把酒言欢,痛饮狂歌。而李白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明显是受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影响。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9)

而陶渊明另一个“超级粉丝”,就是宋代的苏轼。苏轼甚至公然的宣称,从古到今所有的诗人他都无所偏好,独好渊明之诗。在苏轼看来,连李白、杜甫和陶渊明相比,都算不了什么。苏轼甚至还和了一百多首陶渊明的诗,说明他已经把陶渊明当成是他诗歌学习的老师和典范。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0)

李白苏轼之所以愿意为陶渊明献上他们的“膝盖”,顶礼膜拜,就是因为陶渊明笔下的诗句,他的人格气度,他的风骨气节,无一不呈现出这一种真率、自然、自由精致!世间情爱固然重要,然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却是任何情爱都无法比拟的!

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1)

本文为『柚姐说娱』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