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苏北盐阜地区人生产队时期自然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生产队分粮食了你还记得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产队分粮食了你还记得吗(忆生产队时期的)

生产队分粮食了你还记得吗

我是苏北盐阜地区人。生产队时期自然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把这个时期又分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前后及文革开始到改革开放两个时期。

吃大食堂我们这有两次。58年到59年,61年又吃几个月。吃食堂好象只过一个春节,生产队杀猪改善伙食,初一中午吃顿米饭,其他什么蒸馍头,吃汤圆全免。大队里还演过戏。队长说:"神鬼也放三天假,我们也歇歇。

门对也贴。大多家庭三十晚在家,也祭个祖。有纸烧纸,无纸祷告几声。一般人家没有祭品。香炉烧香、烛台点烛大多人家还有,鞭炮不多,还放。

大约61年下半年,食堂就解散了。这以后不久,生产队正式为基本核算单位。人人有自留也,大多家庭还有猪饲料地。清明祭祖,端午包粽,中秋赏月,忙年(置办年货,蒸馒头等),过年,也基本恢复。

社教63、64年就有,主要在冬闲进行。整顿对象主要是生产队干部。重点内容是"多吃多占""生活作风"还有包括家属在内的"特权自私"。

我邻居孙三哥是政治队长,老党员,不识字,他对社员有点粗鲁,,生活作风也有点问题,孙三嫂也有点依官仗势,有时挑轻活,社员叫她"队长奶奶"。社员会上"放"他的意见多。孙三哥的检查全是他说我代写。他做三年,群众反对多,他也就不做了。

65年农村派社教队,也有工作队员直接派驻到生产队。"破四旧立四新"是主要内容,过年过节与"四旧"有关的一律废除。所以,什么烧纸烧香敬神祭祖等一律禁止。什么祖宗牌位烧毁,看炉烛台砸掉,连坟也平。没派的地方也跟着执行。

社教半途而止,迎来文革,"四旧继续"破,破的也彻底。如在家中敬菩萨、供灶爷直到现在仍极少,烧香点烛在家祭祖等也少见。当时,传统节日里完全没有了这些内容。

但整个文革时期节还过的,年也过的,只是规定不同,过法不同。

其中,过法定新节日在农村气氛不浓,有点"节味"的如三八妇女节妇女开个会,也有放半天假的。五一劳动节,宣传队、学生能搞搞宣传。国庆节,元旦,有时开个会,搞个文娱庆祝活动什么的也有。

传统节日正常过的主要有:

清明节,学校祭扫烈士墓必搞,但社员填坟烧纸等基本没有。

端午节,也叫娃娃节,包粽子传统不变,但小孩扣龙线丶挂香袋等基本没有。

中秋节必炕粘饼,但赏月仪式,即晚上供果品烧香烧菩萨纸等没有。

过年还是过,三十晚和春节仍是大节日。这时也是农闲时候,大小水利河工外,农活较少。对家庭妇女老老少少,上工要求不严,可以在家做事,但也得不到工分,也没多少人闲着没事不挣工分的。

我民办教师,就做学校一把手,假日有时也到生产队做工拿工分。争10分工才会有几角钱,还有劳动粮。

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神等没有,但家家打扫卫生、洗衣洗被"除尘"仍继续,也算过年开始吧。

接着忙年,添衣买袜,缝缝补补,买菜买肉磨面备米,蒸馒头、粘团、水糕、年糕等,其中馒头不在粗细,家家基本都蒸。

到供销站买红纸、年画、鞭炮,买计划供应的糖丶糕果、食油、煤油等。家中准备的瓜子花生或葵花籽,大多是自留地自长的。

政府、大队、生产队不同层次和部门按管理职能,对烈属丶军属、残废军人、穷困户、五保户等不同对象,发慰问金丶救济款、救济粮、送过年肉,送年画、门对等不同物品。

年三十、中午吃年饭,最丰盛,肉圆、鱼、肉、豆腐等多少不等都有,饭菜还要多煮些留初一中午吃。中午不再祭祖烧纸。下午写门对贴门对贴年画,毛主席像家家挂。贴门对前要把地面扫干净,贴后到年初一晚前是不准扫地的,说是"有积余"。

年三十还有件事,即折松枝。在松枝叶上銜上花生(元宝),插房门口,名叫"摇钱树"。

晚饭前后,家里大人小孩都要洗澡,有浴帐的不多,有大桶用大桶,无大桶用水缸,不停添热水,太冷天烘烘火。洗完澡,有新换新,没新也穿干净的最好的衣服、鞋子等。

晚上不敬菩萨但守岁。哪怕几分1角钱,大多长辈都给孩子压岁钱。

守岁就是迟睡觉,一家人围一起,讲故事,看画册,唱小曲。妇女也能捻线捺鞋底,还要搓汤圆,炒元宝(花生)和瓜籽葵花籽。

等到吃着瓜籽花生葵花籽后,小孩既心满意足,又累了,大约10点左右,开始睡觉。睡觉前,大小便放干净。对平时会骂人小孩,有家长会用粗纸揩下他嘴,告诫过年"嘴要干净"。也表示脏嘴揩过,过年骂人也不灵。每人床头放几片大糕或一块小糖。

以后,家长免去烧花皮驱虫害等旧俗,有鞭放挂小鞭,没鞭以熄灯开始,全家睡觉,不讲话,不起床,闷声大发财。

第二天早晨,特别是有小小孩或有病人的家,为怕夜里"闹",往往睡下两三小时,早早开门大吉,放鞭放炮,每人吃片大糕或口中有糖,才说话。首先家人互相祝福,年初一开始。

早上吃汤圆。吃完后,小孩左邻右舍家去拜年,向老人磕头不多,大多是说声祝福吉利话。

大人一般在家招待来客。来客主要是小孩,亲戚好友家的还给糕果、压岁钱。至少给把花生或瓜籽葵花籽。

这天妇女也不动针,特别有生肖龙的,说是动针戳龙眼,妇女初一上午也清闲。

初一中饭大多人家吃三十晚上的剩饭剩菜。我家人口多,母亲一般用剩饭剩肉汤放菜烧汤饭。不是菜汤饭中放豆腐,就是另煎一盘豆腐做菜,意为"陡富"。必有一盘年三十煮好的鱼。吃剩饭剩鱼,意为"年年有余"。

只要不遇风雨雪天,下午有戏看,大人也开始走亲访友。

除有突击绿化(大多是共青团组织)以及少数年份干部出风头三十晚年初一上工造肥等,一般至少放假3天。

正月十五,有汤圆人家,这天早晨也吃汤圆,没其他名堂。馒头、粘团等也基本吃光,年也结束

我声明,我出身农村农家穷家穷地方,父母均是种地农民,连小组长也不是。

生产队时期,我除当兵4、5年外,均在老家农村,种田和当民办教师。大家庭、小家庭生活水平在本地至多中游。

我讲生产队时期的过节过年变化及风俗习惯变化,只是我们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家一般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