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所以一直传袭至今;端午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和保护,除了它是屈原名垂千古的纪念日之外,它还是盛夏到来人们趋避蚊虫辟邪祛秽的提醒日;因为端午与夏至会接踵而来,夏至是盛夏的开始,气温增高,阴雨绵绵,气候湿热,利于蚊虫滋生,毒虫盛行,瘟病蔓延;且人们在盛夏之初,对高温湿闷的气候会有一段不适应的时间,身体机构和心理承受能力会大打折扣。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1)

过去人们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远没有现在发达,当人们认识到夏至前会有一段时间的身心疲惫不适期,便在夏至到来之前选择一个时间节点,以此提醒人们盛夏即将来临,督促家家户户进行卫生扫除,插艾草,挂菖蒲,趋避蚊虫,阻止毒虫侵入;并使用艾草煮水沐浴,吃猫眼草煮鸡蛋,饮用雄黄酒强身健体;因此,端午作为夏至前的一个提醒日,越来越被人重视,并由此衍生出赛龙舟,挂五彩绳,怀揣香囊,拜龙神等风俗各异的地方习俗;恰好端午是缅怀屈原的纪念日,人们就将端午确立为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2)

端午节遍插艾草是大江南北皆知的传统习俗;因为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老话为证;艾草是一种半木质草本多年生植物,因其有一种挥发性的芳香油,且其生命力顽强,不择土壤,遍地可生,因此被人们喜爱和熟知;很多人深知端午插艾的好处,比如艾草的芳香气味可趋避蚊虫,阻挡毒虫,并可起到强健体质,聚气凝神的作用;艾草还具有辟邪抑秽,招福纳祥的神秘色彩;所以,端午插艾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传统民俗活动。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3)

但是,端午不仅有插艾的基本习俗,还有挂菖蒲的节日习惯;因为有老话“五月五,过端午,插艾叶,挂菖蒲”的说法;菖蒲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比较粗壮,叶如利剑,常生于溪地,沼泽或池塘水田边;菖蒲里也有一种挥发油,并可发出馥郁的芳香气味;菖蒲整株可入药,可食可酒酿;它在传统文化中被奉为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时节与艾草,大蒜悬挂于房前屋下,被文人墨客盛誉为端午三友;我们知道,端午遍插艾的习俗被人们熟知,但端午插艾为何还要配置菖蒲呢?端午挂菖蒲究竟能起到哪些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四句老话,来详叙菖蒲在端午时节的地位与重要作用。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4)

芒种将来迎仲夏,且用菖蒲降毒物

老话“芒种将来迎仲夏,且用菖蒲降毒物”的意思是说,芒种过后,夏至临近,人们在忙收忙种过程中,还需迎接酷暑盛夏的到来;古人认为,虽然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但只有到了芒种或端午时节,才能算得上夏季真正的开始;芒种或端午过后,天气炎热,气温骤升,阴雨绵绵,气候郁热;而且部分地区将迎来绵绵无期的梅雨季;梅雨期间,空气潮湿,蚊虫滋生,毒虫出没,邪秽横行,瘟病活跃,故古人将端午命名为恶月恶日;人们为了解决这个时期产生的虫毒疫病和邪气秽晦,除了采用作粽,沐浴,食蛋,饮酒等趋避邪气外,还通过户外插艾,挂蒲,悬桃枝,荚蒜等方式祛毒抑邪;由此可见,菖蒲和艾草一样具有祛毒抑邪平晦的作用。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5)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提菖蒲剑,百虫入地府

老话“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提菖蒲剑,百虫入地府;”是一句带有传奇色彩的咒语;也有“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提菖蒲剑,降魔三万五”的说法;这里的天师是指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艾虎是天师的坐骑,艾虎以艾叶沾之所得;因艾叶的形状与虎爪相似,有辟邪祛毒辟恶破煞的功效,所以有“艾虎为门,冀以卫凶”的说法;而菖蒲形似利剑,乃祛病去邪的灵草,蚊蚁毒虫对之敏感,闻味避之,不敢面世作妖;所以有“菖蒲剑出鞘,百虫入地府”的说法;由此可见,古人对菖蒲的形状理解为利剑,故名菖蒲剑,所指菖蒲有驱邪降魔,镇秽压晦的作用,因为还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的老话为证。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6)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美酒青尊共

老话“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美酒青尊共”其实是一句词,出自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娇艳烘》;意思是,五月榴花盛开的季节正逢端午,人们通过沐浴更衣,驱除身上的污秽和邪气,然后举杯饮下用菖蒲浸泡的美酒,达到驱邪避害的目的;菖蒲酒,即菖蒲叶浸制的药酒,旧时端午节饮之,谓可去除疾患;古时候有“何如满泛菖蒲酒,快对金焦破泬寥”的名句;菖蒲酒远在汉代就已经名噪酒坛,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菖蒲酒色橙微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曲醇厚,药香调和;常饮之有化湿开窍,提振食欲,强健体魄,益气养神的功效;因此,从菖蒲本身的药理来看,菖蒲有除湿利窍,安神健体之妙用。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7)

端午菖蒲俏,琴瑟临喜门

老话“端午菖蒲俏,琴瑟临喜门”的意思是说,端午时节的菖蒲,叶片纤细翠绿,姿态婀娜;虽然比较简洁,但脱俗雅致;虽然出身于泥水,但出落的清新,不与浊世合污,寓意脱俗出尘的品质和超凡的操守;在部分农村,菖蒲在民间有夫妻恩爱,和和美美,恩爱长久的美好寓意;因为民间有“菖蒲作喜,琴瑟好合”的说法;旧时认为,端午挂菖蒲,有喜事临门的预兆,有好事上门的彩头;因此,人们在端午这天,争相插艾草,挂菖蒲;祈盼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添丁进口,吉祥富贵;并与艾草相配,或插或挂,有铺爱之喜之寓意;由此可见,端午挂菖蒲还有招福纳祥百年好合的趣用。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传说(端午插艾为何还要挂菖蒲)(8)

概述

旧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程度远没有现在发达,对自然界的事物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和客观解释,比如菖蒲能辟邪抑秽,镇恶攘毒的解释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甚至这层光环被延续至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菖蒲的确有祛毒抑邪的功效,也不能淡化菖蒲在人们心目中的蒲艾相连琴瑟之合的美好寓意;虽然菖蒲在现今已经少见,但菖蒲在端午时节与艾草具有相同的地位的历史鉴定,却是实实在在的;又到一年端午时,如果你周围能找到菖蒲,不妨与艾草同挂,或真有喜事找上你家门。

#我在本地迎端午##三农爆款王打卡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