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新密人眼里,新密小吃夜市似乎是与自己无关的,感觉到那就是郑州人设在新密的小吃摊点,用来下乡宵夜的。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千篇一律的炒虾尾好像也成了新密夜市小吃的唯一,全然没有了可供选择的欲望。因而网上有人爆料说,新密小吃夜市是炒作出来而不是炒制出来的,也有点太危言耸听了些,不过品类的退化也不得不说是商业利益追逐下的悲哀。

新密夜市有什么好吃的(一哥新密印象之)(1)

我更衷情于以前的新密地摊小吃,朴素得像极了隔壁大嫂的院子,天色渐暗的时候拉起桌子凳子、支起架子吹红了煤火就开张了,尤其是东大街向东的人行家属院门前的断头路、现在保留的石庙沟以及矿务局十字街的几处夜市摊点都不错,而且是各具特色,仅一碗普通的面食,就有着千差万别,手擀面是各家的主打,张军家的吃着柔软滑顺,金玉家明显在面中加了蛋清的,殿卿家那时卖的面粉是家里自磨的品像并不好,至于怀朝家的担担面则是担担面的面与新密捞面浇头碰撞出的混合物,哑巴的猫耳面也只是个名字,没有陕西面食的粗放却多了些密人的精细,郑州烩面、拉面大佬在新密几经周折也没有站稳脚跟更向你说明新密人口舌的执拗。

如果说面食吃的是密人特有的偏好,那么菜品的花样里更不乏密人的美食匠心。许昌的焖子在密人的手里变成了郑尖,不惟是形状上的变化,嫩黄的蛋皮卷起的是品像也是密人的精细,内容中增加了肉沫、豆腐、粉条、辣椒丝也改变了那个叫“皮渣”东西的僵硬,口感要好得多;新密的牛肉不是一般的好,马永信的入口即化不是传说,虎保龄的嚼头十足劲道香浓,界河的咸香岳村的熟烂都保守着各自的特色,密人常说,外地买来的熟牛肉只要一过新密人家的牛肉锅顿时就变得珍贵了许多,看来不是妄传,不过现在食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用的大多是外地进来的鲜牛肉了。

新密夜市有什么好吃的(一哥新密印象之)(2)

不说新密所特有的几样,就是普通的一个小菜,密人拿捏得也十分到位,凉拌三丝是各地的大众菜,密人能随意把它拌出四丝五丝多丝来,豫东的蒜汁鸡蛋在这里却加入了小茴香的异香,木耳银耳更是烧出黑白分明,回锅肉里加入大肠则是香得流油,醋熘豆芽里来点烙馍让人始料未及,猪蹄软烂得入口即化感觉到不是啃而是在吮,炒柴鸡肯定是一锅一炒考验着客人的耐心,煎豆腐用的是当地的浆水豆腐,小火慢煎也考量着师傅的手艺,普通间不经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就着

其实,那时的夜市小吃吃的更是随意与心情,三五好友相聚,点上三两个小菜,来上几串烧烤,小酒一端,小城的夜空里便有了悠闲的空气,弥漫着轻松与快乐,尤其那时的钱算数,花不上几文的,炒虾尾刚兴起的时候,也就是几十块钱一大份,盘子也比现在大的多,有好事者核算了一回账,夜市上像个样子地消费一回,不算酒水人均是要超过50的,因而他们大都到附近的小店去喝上一口、品味一番了,下来要便宜得多。现在经济紧张,把这么好的夜市小吃让给有钱的都市人也挺好的,密人执拗,吃的是美食不是高价。#美食# #新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