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随笔散文集(罅隙随笔开卷有益)(1)

提起读书的屈指可数,我总会想起用忽略不计来形容我精神上的贫穷。

我是从初中时,才开始深知“爱惜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的内涵——凡是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天赋的基础上,凭着勤奋地博览群书,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产生灵感创造奇迹。

很遗憾,我的垂髫几乎被贪恋玩耍而耗尽童真,加上家境贫寒,囊中羞涩,除了教材而外,就很少有机会体会手不释卷的滋味。后来,经酷爱读书的同学介绍,才找到了使自己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与安慰的好方法,亦或说是我的一个习惯。

每每放学,倘佯于新华书店,偶尔也抄起一本书躲在一隅读上一会,还时不时地被营业员赶来赶去,因为他们断定我的衣兜是空空的。鉴于此,不敢说自己嗜好读书,若说很爱书、爱文字倒是与我的习惯特点十分贴切。终于,我靠一分一角的积攒毫不吝啬地买了一本《男子体操一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图解》。此时,体操运动已是我唯一的情有独钟。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杂志上曾看见过“开卷有益”这个词。因不谙其意又似懂非懂而翻看辞典,方知其为成语,来源于宋朝的《澠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说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得于该词的启发,从此就更爱书籍了。我还把“开卷”引申为无论什么类型的书籍、杂志、报刊······哪怕随处可见的广告,只要认真读过,用心揣摩,就会“有益”。所以尽管名篇巨著读过的寥寥,自己还是能从随时、随处顺手拈来的文字中得到充实与储备,虽书写时水平不高,文笔不能排奡,却至少可以说,利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学术观点以及进行社会交往还是绰绰有余。

因此,尽管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足、认识与理解水平有限,对于书籍好坏、优劣的评价,可能与文人墨客、行家里手的准确褒贬相差甚远和可笑,亦或因不解其意而不知所云,但对书爱不释手却从没有改变。

回忆起来年少时,什么问题也莫过于幻想多多,却很难付诸于行动的勤奋与持之以恒。常常借得一本书,却迟迟不能坚持读完,甚至只是出于发育期产生的对“性”的好奇,而专门偷偷地选看描写性爱的段落······真正懂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时候,是已经走向工作岗位,尤其是做了教练之后。因工作的需要,感到只是爱书而不认真读书,是很难上交出一份较好的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年度总结、比赛总结等材料的,更不用说涉足学术的论文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感受到“开卷有益“这个词给我带来的益处。

体操的训练耗时最长、劳心劳力最多,这在体育界是公认的。所以在无暇有大块时间用于读书的情况下,我只有靠随时出现的空闲翻看任何顺手拈来的书籍。而我的一个习惯是,每每在读到自己欣赏处,绝不浑沦吞枣,总要反复读过几遍,所以至今我尚能背出一些语录,纵使我已说不清是出于何人之笔的生花。例如,我常常用这样一段话鼓励与我要好的青年:“人们常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是当机会真正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省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真正浪费了时间。”如此之美又有启发意义的语言,难道非得是出于名人之笔我们才能接受它的教诲吗?

开卷有益也如吃饭一样,要细嚼慢咽。我从来没有聪明人那种一目十行的能力,所以只能靠踏踏实实地慢慢吸收营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绝不胡乱瞎猜、不懂装懂,而是请教、询问和查找辞典。

写于2008、4、27

人间有味随笔散文集(罅隙随笔开卷有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