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又分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楷接近于楷书,行草接近于草书,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行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行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行书的形成和特点)

行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行书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又分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楷接近于楷书,行草接近于草书。

行书笔画比楷书稍微放纵,点画之间往往有纤细的游丝牵连,显得血脉通畅,意气流动。使笔画圆活、美观,笔画之间亦有笔断意连的写法,给人一种启承分明,照应严谨,生动活泼。同时写行书比楷书简便、迅速,又比草书容易辨认,日常应用方便、广泛。如写便条、信札、文稿等等一般都用行书。这些便是行书优胜于其他书体的地方,也是它能充分发挥其书体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具体体现,因此有许多人都喜欢学它。

行书始于东汉末年,历代书家认为刘德升是早期行书的代表人物。魏初的钟繇和胡昭,并师其法:有“胡肥钟瘦”之称,不过那时只能称是行草,仅与草书稍异。到晋代王氏父子,王羲之稍变其体而近楷书,是为行楷。王献之又受其父的法度而为之,开万代宗法。以后唐初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李北海,宋四家苏黄米蔡,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刘墉邓石如、何绍基等人,都能自成一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发帖,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