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1)

上海今天(9日)入梅,迎来了全年最湿哒哒的一段日子。

市气象局称,今年上海入梅较常年提早8~9天。未来一周,由于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暖湿发力,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长江中下游,本市将有明显的雷阵雨天气,局部地区有大雨,并伴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不过气温趋于平稳,极端最高气温在32度左右,最低气温维持在23~25度之间。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2)

上海的梅雨:

“梅雨”又称“霉雨”,记载于太湖流域等地的有关文献中,最早见于西晋,此后历代尽皆沿用这一名称。

梅雨是发生在江淮一带具有特定天气含义的天气系统,在地面天气图上表现为一条呈东北西南向的准静止锋带(亦称梅雨锋系),从江淮流域延伸到日本西南部一带。在锋带附近常伴随着一条狭长的降水区,其南北宽度约有百余公里至数百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3)

梅雨成因示意图

形成上海梅雨的天气系统主要为静止锋,降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静止锋基本稳定在长江下游及上海附近,静止锋北侧多连阴雨天气,常有大雨、暴雨发生,而静止锋南侧多雷阵雨天气,闷热潮湿;二是静止锋上不断有气旋产生并东移,当气旋移经长江下游和上海时,带来大雨、暴雨或雷阵雨天气。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4)

入梅最早的是5月22日(1936年)

入梅最迟的是7月9日(1982年)

梅雨量最多的达815.4毫米(1999年)

梅雨量最少的仅11.9毫米(1902年)

另据历史资料统计,1951年以来上海梅雨期:

持续天数最长的是58天,近2个月(1954年、1991、1999年)

持续天数最短的仅2天(属空梅,1965年、2005年)

梅雨期常年平均约为23天

梅雨期常年平均降水量为243.1毫米,相当于用三周的时间下了全年五分之一的雨。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5)

梅雨季节注意事项:

“风者,百病之始也。”黄梅时节伴随风雨交加,虽不如冬风吹之甚寒,但较之夏风多有寒凉之意,在着装上不应贪图凉爽而过于简化。梅雨季节应根据温差适当增减衣物,切不可让身体暴露太多,可适当穿着轻薄的长袖长裤,舒适又避寒。

另外,进入梅雨期后,由于气温上升,雨量充沛,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如何存放衣物便成了个大问题。

上海的易霉期一般是从6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初则告一段落。在这期间,如果使用了干燥剂或樟脑丸等挂在橱柜内,或放在橱柜的角落中的话,要定期留心去看看它们有无挥发完,以便及时补充。

在这里为您总结几个简单易处理衣服的方法,在做到防护的同时也能帮助你拯救没有“幸存”的物件。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6)

★香皂

香皂是每家每户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拥有洗涤功能,事实上,它也是很好的防霉物品。在居室内的衣箱、壁橱、抽屉里面放一块香皂,既可防生霉,又可让居室散发淡淡的香味,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

★干茶

将平日喝剩的隔夜茶积攒起来,晒干后,用纱布袋或牛皮纸袋装好,封口。放进易长霉的地方,如鞋柜、床脚等木质家具处,或集中放置衣被、书籍的橱柜内,以及卧室的墙角、枕头内芯等等。干茶叶极强的吸附功能,吸走了湿气,让霉菌无处生长。

★真空压缩袋

真空压缩袋具有防潮、防霉、防蛀、防异味等功能,家里备一些袋子,将棉质、毛料等易受霉虫侵蚀的衣物放入袋内,再放入一至二粒樟脑丸,抽真空后,不仅让您的空间扩大三倍,而且具备超好的密封效果,将霉菌、虫蚁通通拒之袋外,让衣物、被褥安然度过梅雨季。

★竹炭

竹炭,原材料取自于三年以上毛竹,高温无氧干馏而成,用途相当广泛。用竹炭作燃料,它散发的清香可使满室芬芳,闻之令人神清气爽。有条件的家庭,可购买竹炭产品来防霉。它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多功能环保产品,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较好地起到防霉,防真菌,防虫(蚁),调节湿度,去除异味等作用,是健康新生活的理想产品。

★石灰

虽然石灰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最大,但实际上石灰是很好的吸附剂,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气中大约0.3公斤水分。梅雨期间,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各处,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7)

梅雨季节湿度大、气温高,物品易霉变,饮食卫生常挂心。

在饮食上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寒,应尽量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远离油腻肥厚,冷饮等过凉的食物要少碰,做饭需要用到的葱、姜、蒜等可以祛湿的食材,可以多备一些。多吃新鲜的蔬菜,建议大家选择“四瓜”:苦瓜、黄瓜、冬瓜、西瓜,都是清热下火的合适食品。

另外,黄梅时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适当吃些杨梅,生津止渴,亦可抑菌止泻消炎。

黄梅时节,阴雨连绵,很少有阳,湿热盛行。古人生活简单,遵守自然规律很少生病。然而现代人为驱散湿气,降低屋内热气,会时常开着空调吹着风,以至于寒气入侵,疾病来袭。

因此,湿热时节,一要顺应自然,保持身体阳气;二要注意室内清洁,防止物品霉变滋生细菌;三要勤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8)

另外在家时,亦要时刻注意电器防潮和用电安全。

入梅后降水过程增多,市民朋友们出行常备雨具。注意防范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上海进入梅雨季,阴雨天行车,刹车时轮胎极容易打滑而导致发生事故。

晴好天气时行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一般为0.8,但是在雨天,摩擦系数将下降至0.4,甚至是更低。这也就是说,假设车速为50km/h,晴好天气刹车制动距离为12.3米。而在阴雨天,同样车速,刹车距离将增加至25米。如果车速达到了80km/h,平时制动距离为31.5米,但是阴雨天制动距离就会翻了一倍为62米。

上海梅雨季节怎么度过(湿哒哒的日子里)(9)

如何在梅雨季安全行车?请注意以下四点:

一、注意行车视线

由于长时间下雨,湿度比较大,所以天空阴蒙且容易出现车窗结上雾气等现象。针对于这一问题,车主们应当及时打开车灯,以防控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车窗结上雾气这一问题,车主们应当及时开启雨刷器,清除掉附在窗上的薄雾和雨水。

二、刹车也需要注意

雨天地面湿润,轮胎这种橡胶制品被润湿以后摩擦力大大下降,容易造成轮胎侧滑,所以在拐弯的时候不能急刹车,最好直线减速,然后再进入弯道。如果驾乘者保持着一个较高的车速行驶,那么较大的惯性力会导致汽车在湿滑路面上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增加。

如果说车主有意识将车速调低,将制动距离调大的话,那么将会减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刹车,不要慌,要么扭动方向盘避让,要么直线刹车,切勿刹车的同时又避让,这起不到任何作用。

三、保持一定的跟车距离

当暴雨倾注的时候,汽车前方的视线将会变得格外模糊,就算连续使用雨刮器或者将前后照明打开都是徒劳之举。在这个时候,驾驶者们也不要过于焦急,与前方的车辆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超车。

四、涉水操作要领

汽车涉水时应挂低速挡平稳驶入水中,避免大轰油门或猛冲,防止水花溅入发动机而熄火。行驶中要稳住油门,保持汽车有足够而稳定的动力,一气儿通过,尽量避免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弯,尤其是水底路为泥沙时,更要注意做到这一点。

编辑:范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