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过期大还丹”创作的“烽火兵史”系列,从多角度分析中华经典战史。本文为第14篇,为您剖析“夏桀讨伐有缗氏”的战争,敬请斧正!

《竹书纪年》记载:“后桀伐岷山,进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小编在夏亡序曲:夏桀因何讨伐有施氏,真的是为了美女妺喜吗?中已经讲过:因旱灾和横征暴敛,夏朝的经济濒临崩溃,故此夏桀对富庶的诸夷起了掠夺之心,而诸夷也因夏朝的日渐衰落欲取而代之。继妺喜所在的有施氏之后,有缗氏也冒头叛夏,以上记载讲的就是夏桀时讨伐岷山(即有缗氏)的战争,此役有缗氏战败,无奈之下只得效仿有施氏,进献美女琬和琰求和。琬、琰二女入宫后,夏桀喜新厌旧,开始冷落妺喜,最后导致妺喜心生怨恨而与伊尹勾结叛夏。

妹喜是谁的皇后(妺喜真的与琬琰二女争宠)(1)

夏桀和琬、琰二女

然而《竹书》的上述记载多有争议,小编整理了一下,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缗氏进献的真是琬、琰二女么?

有学者认为:有缗氏战败后进献的美女应该是妺喜,琬、琰二女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只是妺喜的陪嫁。原因如下:

首先,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记载“夏桀伐蒙山之国, 而得妹嬉也。”而蒙、岷乃一音之转,蒙山即为岷山,因此夏桀伐岷山得到的就是妺喜。

其次,古籍中多有妺喜深受宠爱的记载,例如《国语》记载“妺喜有宠”;《荀子》记载“桀蔽于末喜”;《帝王世纪》记载“妺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晋书》记载“妺嬉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如果真像《竹书》中所述那样,夏桀因二女而弃妺喜于洛,恐怕史书中流传下来的应该是琬、琰二女受宠,而非妺喜。

对于上述观点,小编也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仅以“蒙、岷乃一音之转”认定蒙山为岷山,证据略显不足。在古籍中,岷山又被称作山民、珉山或缗山。例如《韩非子》记载“桀索缗山之女”,《太平御览》记载“桀命扁伐山民”,《艺文类聚》记载“珉山庄王女于桀二女”。这些称呼或与其同音,或与其字形相近。但“蒙”与“岷”的发音显然还是存在差距的,而且字形相差太远,难以通假。

其次,蒙山在山东蒙阴县,根据《蒙阴县康熙志》记载“(蒙阴)夏属有施氏地”,可见,桀伐蒙山指的就是桀伐有施氏,“夏桀伐蒙山之国, 而得妹嬉也”也与《国语》中 “有施人以妺喜女焉”的记载相对应。而有缗氏据考证在今山东金乡东北,与蒙山并无地理上的关联。

最后,除《竹书纪年》外,其它古籍中也多有有缗氏进献美女的记载,例如《艺文类聚》记载“桀伐珉山, 珉山庄主女于桀二女”;《韩非子》记载“是以桀索缗山之女”;既然有缗氏并不是蒙山之国,那么这些记载中有缗氏进献的美女应当另有其人。更有《管子》记载“女华者,桀之所爱也”;清华简《尹至》记载“(桀)宠二玉”。“女华”和“二玉”皆与“刻其名于苕华之玉”相合。因此应该就是指琬、琰二女。甚至《吕氏春秋·慎大》中更是明确的将妺喜与琬、琰二女并列(“桀迷惑于末嬉, 好彼琬、琰”)。

综合上述记载,小编认为琬、琰二女应当确有其人,有缗氏在战败后将二女进献给夏桀。

妹喜是谁的皇后(妺喜真的与琬琰二女争宠)(2)

琬、琰二女

妺喜真的因琬、琰二女而失宠么

虽然小编认为琬、琰二女确有其人,但不认同《竹书》中妺喜因二女而失宠的说法。小编认为这只是《竹书》对于“妺喜作为夏桀的元妃,却与伊尹勾结”的原因所寻求的合理解释。正如上文所述,其它古籍并无妺喜失宠的记载,《竹书》仅为孤证。事实上,夏桀时都城在鄩城,《括地志》记载“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如果真如《竹书》所述妺喜被抛弃于洛,那基本上就远离了夏朝的政治中心,无法惑乱天下。另外,《帝王世纪》记载妺喜与夏桀同逃于南巢,《天问》中也说成汤将妺喜和夏桀一起放逐,可见,一直到夏朝灭亡,妺喜和夏桀都在一起,而且相当恩爱,这也与失宠说相悖。

妹喜是谁的皇后(妺喜真的与琬琰二女争宠)(3)

夏桀宠爱妺喜

妺喜真的是间谍么?

对于妺喜为间谍的说法,不仅《竹书记载》中有记载,其它如《国语》和《吕氏春秋》中均有此说,《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尤为详细。甚至有学者还推论说伊尹与妹喜由此结为秦晋之好。但小编以为间谍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正如上文所分析,妺喜并未失宠,因此也失去了妺喜成为间谍的最大理由。事实上,妺喜的母国(僖姓)有施氏,自从献上妺喜后一直未再反叛,大概是从夏桀这里得到了不少好处,最后被商汤以“助桀为虐”的理由灭了国,将施地分给自己的亲族,即殷民七族中的(子姓)施氏,因此即使从母国的态度而言,妺喜也没有叛夏的理由。

其次,《帝王世纪》和《天问》中记载成汤将妺喜和夏桀一起放逐。如果妺喜真的和伊尹相互勾结,为成汤灭夏建立了汗马功劳,成汤何至于此啊,难道是为了掩饰伊尹做间谍这一事实或者不耻于与妺喜为伍?另外“末喜氏以与伊尹交”的“交”最多也就是暗中勾结的意思,要解读成与伊尹有感情纠葛就太超出原义了。

妹喜是谁的皇后(妺喜真的与琬琰二女争宠)(4)

妺喜

再次,按照《竹书》的说法,妺喜被抛弃于洛,此地远离夏桀,妺喜如何获知情报?这也与理不合。

最后,妺喜流传后世的做间谍的具体事例仅有《吕氏春秋》记载的“两日相斗”的梦兆:“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

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呢?后世将两日解读为桀和汤,并认为这是妺喜告知成汤,伐夏桀的时机已经到了。对此解读,小编实在难以理解,因为明显夏在西方,成汤在东方,西方日胜怎么就变成成汤要胜了呢?

妹喜是谁的皇后(妺喜真的与琬琰二女争宠)(5)

二日相斗

在小编看来,这条信息毫无价值,如果说指的是伐夏桀的时机,伊尹在夏都自己就能观察到夏桀是否已经民心尽失,哪里还需要妺喜指点?这条信息更像是妺喜在和伊尹聊天谈心,随口说起梦中趣事。在夏商时,后妃经常负责不同的职事,臣子和后妃的关系并不是特别敏感,因此妺喜和伊尹有过接触和交流是很正常的。可能是伊尹在与妺喜的交流中解读到了什么有用的信息,因此后世才会有“末喜氏与伊尹交、遂以间夏”的流言。

综上而言,小编认为妺喜并非间谍,但因所任职事经常与伊尹有所接触,因此被后世误会为间谍。

除文章中引用的古籍外,重点参考以下书籍和文献:

今本《竹书纪年》;《史记》;《中国军事通史》;

《施国考》(何光岳);《夏亡主因探讨》(殷伟仁);

《清华简与伊尹传说之谜》(杜勇);

《伊尹与夏商之际历史研究》(胡其伟)等。

“烽火兵史系列”,从华夏第一战讲起,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