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装甲部队,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德国装甲部队是真正的钢铁洪流,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在前面打头阵,后面跟着四号中型坦克,战争里能横扫欧洲,脚踏苏联——这差不多就是很多人对德国装甲部队的认知了,在很多人眼里,二战的德国装甲部队,就是最强装甲部队的代名词。

然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幻觉,德国装甲部队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甚至可以说它在某些方面是做得非常错误,比如说德国装甲部队的编制就是长期保持混乱状态。今天本文就会简明扼要地分析一下德国装甲部队编制发展历程,看看其在编制上到底有多混乱。

一、早期的装甲师编制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德国装甲部队其实是一个飞速扩张的产物。在德国装甲部队发展之初,古德里安曾经考虑过每个德国装甲师应该有一个装甲旅,每个旅有两个装甲团,每个团配2个装甲营,每个营下辖3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每个坦克连的坦克则都有21辆。得说古德里安的装甲师编制构想得不错,因为这样一来德国每个装甲师就拥有336辆坦克,战斗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都是非常强大的。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1)

可是古德里安的构想在当年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国当时的工业产能不够,于是德国装甲师早期每个装甲营只有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但即便是古德里安压缩了编制,德国的工业产能也不能满足压缩过的编制,于是计划中的中型坦克连很多也变成了轻型坦克连,整个德国装甲部队其实都是被一号、二号轻型坦克和38T轻型坦克支撑起来的,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数量稀少。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2)

在1939年9月1日的波兰战役爆发时,德国装甲部队拥有6个装甲师和4个轻装甲师,装甲师拥有两个装甲团下辖4个装甲营,主力是德国的各种轻型坦克,辅以少量的三号、四号中型坦克。而轻装甲师的编制就更为寒酸一些,它的装甲营就只有一个而已,主力是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下辖有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和一个摩托化步兵营,整体战斗力和正规的装甲师没有任何可比性,更像是介于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之间的产物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3)

不过,可以说在1939年时的德国装甲师和轻装师实际作战能力与英法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点在1940年法国战役爆发前的装甲部队扩编有较大体现。截止至1940年的法国战役爆发,德国已经拥有了10个正规的装甲师,理论上每个装甲师都应该有4个装甲营。不过因为工业产能上的不足,第6、7、8装甲师都只有三个装甲营,战斗力与旧装甲师有较大差距。而轻装师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混乱,因为波兰战役后缴获了波兰陆军的坦克,以及接收己方装甲师退下来的二手装备,第1和第2轻装师的装甲营分别达到了3个和2个,而第3和第4装甲师则还是仅配备一个装甲营。

二、日渐混乱的编制

事实上,在1940年时,德国装甲部队在编制上就已经出现了极大地混乱,但法国战役本质上算是一场顺风仗,因此这种编制上的混乱并没有引发什么问题。但是随后在1941年为进攻苏联而进行的装甲部队扩编时,则出现了更为巨大的编制混乱——为了将装甲师扩充到20个,希特勒要求将旧有的10个装甲师各抽调一个装甲团组建新的装甲师,第11至20装甲师就是这样组建出来的,而且1941年的装甲师编制也出现了2营制装甲团和3营制装甲团。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4)

其中2营制装甲团的每个装甲营下辖有2个由三号中型坦克组成的轻型坦克连和1个由四号中型坦克组成的中型坦克连,每个连下辖22辆坦克,再加上营部的6辆坦克,可达到每个营72辆坦克,全团可达到152辆坦克。而3营制装甲团中的一个装甲营和2营制装甲团的装甲营相同,剩下2个装甲营则完全不同,其下辖有混编了将二号轻型坦克和三号中型坦克的混编轻型坦克连2个,另有1个将四号中型坦克和三号中型坦克混编的混编中型坦克连,加上营部坦克可达到每个营65辆坦克,但因为是三营制装甲团,所以全团拥有207辆坦克。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5)

而这种1941年装甲师不仅在编制上极为混乱,每个装甲师又变得过于臃肿,原因在于其内编入了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摩托化炮兵团和一个装甲师侦搜营等部队,所以其部队的规模上升到15000人至17000人。虽然对比过去要多了更多的中型坦克,可是装甲师的实际战斗力反而有下降,不仅仅是因为坦克要比过去更少,也因为部队的臃肿而导致机动性大幅度下降,除去纸面上的番号增加,这一编制改变在实际作战中的问题更大。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6)

这种编制混乱问题十分严重,因为全师真正的装甲兵仅有2700人,剩下的都是步兵和辅助兵种,为此不得不在部队内部编入更多的轮式车辆,而半履带车辆的数量则始终是不够的。这一结果就导致了德国装甲师在实战中的越野能力大幅度下降,各装甲师更加依赖公路进行机动,而且坦克经常和步兵脱节,整个装甲师的战斗力也因此大打折扣。同时,编制的混乱问题也导致了有时难以估算各装甲部队的实际战斗力,这在战役部署中将带来较大的问题。

三、彻底失控的编制

装甲师的编制混乱所带来的问题是如此严重,这迫使德国不得不试图重新定义各装甲师的编制,只不过在1942年里的努力则完全以失败告终。虽然德国试图将所有装甲团都定义为2营制度,每个团162辆坦克,但这种努力的效果十分微弱,在1942年里没有任何成效。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1942年里德军对装甲师整编的时间有限,更是因为德军在1942年连续不断发起战役所导致。而德军的一个坏毛病也加剧了这个问题,他们不断地在不同装甲部队之间抽调部队进行轮换,导致了装甲师缺乏固定编制。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7)

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前,德军装甲部队在纸面达到了28个装甲师,另有16个装甲掷弹兵师(也就是机械化步兵师),但混乱的编制仍旧难以解决。1943年9月德国颁布了新的装甲师编制,要求每个装甲师下辖一个装甲团,每个团两个装甲营,每个营的坦克连提升到了4个,包括营部8辆坦克在内,全营配备96辆坦克,若计算团部的8辆坦克,则全团有200辆坦克。第1营以黑豹中型坦克为主,第2营以四号中型坦克为主。而机械化步兵师在装甲部队编制上,本应配备有一个装甲营,但因为当时德国的工业产能问题,所以很多装甲掷弹兵师的装甲营也就被换成了一个突击炮营。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8)

尽管1943年装甲师的编制在纸面上看十分强大,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仍旧是一份纸面编制。因为在战时对装甲部队进行有序改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部分装甲部队仍旧未能及时改变自己的编制。而且当时缺编问题也十分严重,故此德国装甲部队其实很大程度上不仅延续了旧编制,更有因为工业产能问题和紧急投入作战而造成的装甲师缺编问题。在1943年末期投入作战的装甲部队在理论上大多未能满编,反而因缺编问题而加大了部队的编制混乱。

德国二战一个装甲师编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问题)(9)

而1944年8月的装甲师编制则是因为各装甲师严重受创造成的,装甲团仍旧是2营制每营4连,可是每个连的坦克数量削减到了17辆,营部依旧为8辆坦克,合计76辆坦克,加上团部的8辆坦克,总计160辆坦克。不过,这一缩减过的编制在1944年也是难以为继,在节节败退的战局之下,德国的工业能力已经远不如前,各装甲师也因为补充了许多坦克歼击车而大幅度削弱了进攻能力。可以说,情况发展到了这一步的德军,已经大幅度失去了作战能力,仅能做出防御和有限的反击,远不能被称之为强大。

结语

到了1945年战败前,德国装甲师迎来了最后一次编制改动,此时的德国装甲师在编制上虽然还和过去相当,可是每个装甲团仅有40辆坦克,真正意义上成了只能打防御战的存在。事实上,就算是防御战也打得相当吃力,无论是面对苏军,或是面对美军,德军装甲师的表现都只能用力不从心和差强人意来形容。而这种编制上的混乱则在德国败亡前不断扩大,直至德国灭亡之前才算告一段落。

但从这些资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国装甲部队的编制混乱远不是因为战况造成的,而是在战争初期就已经存在了。这不仅有工业的混乱问题,也有德军在装甲部队编制的制订工作中所犯下的错误导致,它造成了德国装甲部队始终处于编制异常混乱的状态之中,无论是在部队管理还是实战之中都造成了极大地麻烦。或许德国装甲部队曾在二战中获取了无数的胜利,但一个事实就是德国装甲部队的编制异常混乱,甚至是混乱到了足以影响指挥和作战的程度,这样一支混乱的装甲部队恐怕是不能被称之为强大的。

参考文献:《战斗序列图解:二战德国装甲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