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1)

文/何宇轩

幽深的森林里,潘神的笛声蛊惑成群结伴的仙女,她们以笛声为律,在晚霞的余晖下翩翩起舞,那白色的裙摆,好似音乐的精灵。这是希腊神话的一隅,也是托马内克的画《为潘神笛声起舞的女神》中描绘的图景。无独有偶,在亨利·卢梭的《梦》中也有一位被乐音迷醉的少女,她卧躺在森林的缤纷里,痴望着与棕狮并行的吹笛人。而西班牙的当代画家菲利克斯·玛斯则直接描绘了一幅吹笛少女的肖像:在东方色彩的幻象密林中,少女演奏时如痴如醉的神情仿若自己就是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子。

似乎笛子、少女、森林总是幻想与缪斯的共同体。每次目击这些场景和笔触,我总会想到一个人——竖笛演奏家米夏拉·佩特里(Michala Petri)。虽然她如今已不再年少,但于我心里却永远是一个赋予竖笛魔力的“少女”。落笔的当下,我耳边响起的是2018年再版的唱片《纪念品》,亲闻佩特里为蒂勒曼《d小调奏鸣曲》和巴赫《c小调帕蒂塔》塑造的那种既轻盈又空灵的节奏和音色,细致感受,放肆想象。真如霞光下旋转的白衣精灵。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佩特里的名字很可能是缘于两套著名的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唱片:一套是80年代马里纳爵士指挥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另一套是阿巴多指挥莫扎特乐团于2007年录制。佩特里在其中担任竖笛演奏,前者搭配谢霖、霍利格尔(Heinz Holliger)、吉东·克莱默、安德烈·伯纳德(Andre Bernard)、朗帕尔等大师,后者亦有演奏名家卡米诺拉(Giuliano Carmignola)、丹托内(Ottavio Dantone)、雅克·佐恩(Jacques Zoon)等参与。即使在这样强大阵容的包围下,佩特里的笛声也始终引人注目。在1980年的录音中,年龄稚嫩的佩特里在《第二协奏曲》里的笛声处理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乐章,各种独奏乐器轮番登场与管弦乐团抗衡,无论提琴、小号、还是双簧管都摆出一副以个人姿态驾驭乐团的嚣张架势。只有佩特里的笛音与世无争,低沉婉转地默默跟随着其他声部,同时又丝毫未失独特的个性和音色,其演奏功力和艺术修养可见一斑。而在新世纪录音的《第四协奏曲》里,竖笛在阿巴多指挥的管弦乐团配合下展现出一种平静、沉思而有逻辑性的声音,它表达了阿巴多和佩特里的共同理想——音乐至上。

纵观而言,无论熟悉佩特里的爱乐者还是音乐学者都普遍认为,佩特里以一己之力为竖笛(这个长时间不被重视的古老乐器)重塑了演奏地位,用看似娇小玲珑的乐器创造了新世纪艺术的传奇。其实,回看佩特里的音乐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部奇书?佩特里1958年7月7日出生于哥本哈根,父亲是小提琴家坎尼·山姆布里本(Kanny Sambleben),母亲是钢琴家哈尼·佩特里(Hanne Petri)。小米夏拉3岁开始学习竖笛,两年后,年仅5岁的她就在丹麦的广播电台直播演奏了,这次直播让丹麦的爱乐者第一次认识了她,她因此被称为音乐神童。1969年,11岁生日刚过不久,她便在哥本哈根的蒂沃丽音乐厅举办了首场独奏会。这场音乐会后,她还与母亲和长兄组成古乐三重奏(母亲演奏羽管键琴,哥哥演奏大提琴,米夏拉演奏竖笛),不定期地在欧洲各国举办小型音乐会。同年,她得到了古乐研究专家费尔迪南德·康拉德(Ferdinand Conrad)的赏识,随即与其前往德国,在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开始了学习古乐知识和专业演奏技巧的大学时期。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2)

托马内克的画《为潘神笛声起舞的女神》

1976年3月,佩特里在她临近成年的最后一段时光为英国广播公司举办了自己毕业后的首场独奏会。次年,BBC Records发布了她职业生涯的第一张黑胶唱片《竖笛独奏会》,以此作为大学毕业的纪念,也作为其演奏家生涯的正式开端。这张录音的曲目涵盖广泛,包含雅各布·凡·艾克的《“男人晚上做什么”变奏曲》和《“我的眼泪垂落”变奏曲》、达里奥·卡斯泰罗的《大奏鸣曲》、安东·赫伯勒(Anton Heberle)的《华丽奏鸣曲》、贝里奥的《Gesti》,压轴之作则是佩特里最喜欢的作曲家泰勒曼的三部大作——《g小调第8幻想曲》《降B大调第11幻想曲》《d小调奏鸣曲》。唱片一出立即获得广泛赞誉,佩特里对古乐和近、现当代音乐同时兼备的挖掘演绎能力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张唱片,佩特里获得了与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合作的机会。在数次巴洛克音乐会的演出之后,她与指挥家马里纳爵士和其麾下的这支顶级室内乐团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在此后的十年间,他们共同灌录了一系列品质绝佳的唱片,囊括了巴赫、亨德尔、维瓦尔弟、蒂勒曼、马尔切洛、巴贝尔(William M. Babell)、约翰·巴斯顿(John Baston)等作曲家的诸多名作。当然,最著名的正是那套80年代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录音,历经多次再版,至今依然让人百听不厌。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3)

亨利 ·卢梭的《梦》

1992年,佩特里结识了拉斯·汉尼拔(Lars Hannibal)——一位早年间深受披头士、平克·弗洛伊德、滚石乐队和鲍勃·迪伦影响的丹麦摇滚青年,70年代末期由于对塞戈维亚的喜爱而将个人兴趣全面转向古典音乐,并开始了古典吉他的学习和职业演奏生涯。汉尼拔比佩特里虚长七岁,但青年时代截然不同的经历与志趣令他们首次见面就相谈甚欢,产生爆炸式的火花,没过多久便喜结连理,成为举世瞩目的乐坛伉俪。婚后,两人共同合作的音乐会超过1500场,他们一起录制的CD更是佩特里一生中最受欢迎的唱片系列,即使跟她近年来的那些成熟的录音相比,这些录音也依然拥有难以磨灭的独特性。以2009年发行的《维也纳咖啡厅》为例:佩特里的八孔笛音面向过去、返璞归真,以回看的角度步入现代,听起来似乎带有轻盈饱满的控制感;汉尼拔的吉他则融合1970年代新潮流行艺术的影响,却有不事张扬的风格——甘心依托于竖笛的主角地位,欣然为其伴奏。两者的奇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新颖而灵动的音色,即使面对“尖酸刻薄”的现代无调性音乐亦毫无刺耳或难以理解的聆感。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4)

米盖拉 · 佩奇的唱片《纪念品》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5)

80年代版《勃兰登堡协奏曲》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6)

2007年版《勃兰登堡协奏曲》

也许由于频繁的演出,也许由于家庭生活的琐碎,这段美好的姻缘还是在18年后走到了尽头,佩特里与汉尼拔还是离婚了。不过,两人离婚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合作的音乐会和唱片录制也从未间断过。此外,他们的共同爱好也在这个时期愈发鲜明起来——对中国音乐的热爱。2010年,在他们分开不久后,汉尼拔前往上海世博会,在丹麦展馆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典音乐会。他还与中国青年小提琴家陈怡组成二重奏,以经典的吉他和小提琴曲目和部分中国音乐进行室内音乐会的世界巡演;而佩特里早在2007年就与箫和中国笛子的演奏家陈悦合作录制过一张名为《当东方遇见西方》的吹奏乐器二重奏唱片。2010年她更是与华人指挥家水蓝合作,亲率哥本哈根爱乐乐团访华,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中国作曲家唐建平、盛宗亮、马水龙、陈怡(并不是上述的同名小提琴家)的当代作品,并灌录SACD,取名《中国竖笛协奏曲》。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7)

米盖拉 · 佩奇与拉斯 ·汉尼拔

2010后,进入演奏成熟期的佩特里至今也从未停止自己艺术的脚步。她四处讲学,举办巡演,录制的唱片水平也越来越高。若对佩特里2010-2019年的唱片大致做个总结,我想应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古乐的挖掘;二,新音乐的首演(录)。挖掘古乐的唱片有《巴洛克大师》、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泰勒曼《竖笛奏鸣曲全集》、科雷利《六首奏鸣曲》、巴赫《六首长笛奏鸣曲》。这些唱片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以挖掘许久不被人所重视而尘封久矣的巴洛克曲目为己任,并以全新的方式演奏出来,以此来让爱乐者和音乐学专家重新了解和定义这些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魔笛主题与变奏安吉尔罗梅罗(魔笛与小窥米夏拉)(8)

菲利克斯 · 玛斯的画《吹笛少女》

由于佩特里在竖笛演奏界独一无二的地位和魄力,许多当代作曲大师都愿意将自己的竖笛作品献给佩特里,并将首演的重任交付于她。佩特里近年的工作重心也从此转移到这些新作品的推介上。她首演过包括Praulins的《夜莺》、阿诺德的《竖笛协奏曲》、雅各伯的《竖笛与弦乐组曲》、Borup-Jorgensen的《鸟协奏曲》、Bollon的《你的声音来自羔羊》、Rasmussen的《地方歌谣》等几十部新鲜出炉的当代曲目。这些作品为她而作,因她而生,也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竖笛第一人”。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佩特里以自身的传奇和艺术技艺告诉世界,小小的竖笛也可以博古通今,拥有令世人迷醉的巨大魔力。让我们继续期待这位奏笛的仙女在音乐的森林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