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是一部非常老的黑白电影,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处时期为开端,在主人公罗伊的回忆下,展开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于英国伦敦的一段凄美爱情的讲述。

此时的罗依在军队中已经身为上校级别,这场时隔二十多年的世界大战,又让他在这个大雾迷蒙的滑铁卢桥边,想起自己曾深爱过的人。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上尉,年纪轻轻,英俊帅气,对爱情也充满了热情向往。

身为上尉的罗依,因休假在伦敦待了短短几天,而玛拉所在的芭蕾舞团,也恰好在这时抵达伦敦。

他们从未想过,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将会彻底地改变彼此的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千古流传的爱情绝唱。

魂断蓝桥求婚(如果玛拉没有走上绝路)(1)

原本这对璧人也该过上幸福生活,可世事难料。两人在相识第二天打算去结婚时,罗依接到上面的指令要马上离去,玛拉见了罗依最后一眼,因此丢失了工作,面临巨大的生活困难。

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罗依的死讯,玛拉一直认为他已经去世,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造化弄人,再见时,尽管双方的爱意仍未改变,但为了生计与好友一同沦为交际花,转换在各种男人身边的玛拉,却不再完美。

玛拉最终因无法面对始终热情对待她的罗依,死于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而这段“闪婚”式的爱情,本来可以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电影里并没有把玛拉堕落和死亡的一面直接性地呈现出来,大概也是为了保留爱情美好的那一部分,让玛拉以更完美的模样留在观众心目中,留在罗依的记忆里。

这段爱情悲剧在上映以后,被后人永记心中,在我国的反响远远大于当时的美国,由于影片的悲剧性,让它给我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赚取了很多眼泪。

看电影的整个过程,脑海里响起的,都是金志文翻唱的那首《为爱痴狂》。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

男主角罗依和玛拉一见钟情,两人被爱情的烈火燃烧着,让人看到爱情美好真诚炽热的一部分,心情也随之潮涨潮落。

罗依有着殷实的家庭背景,身为上校级别,对待事物热情积极,也总是相信事情会朝着美好的一面发展。与玛拉相识的第二日,便在未和她约定的情况下,站在雨中等待玛拉的出现,拉着她要去结婚。

在那样的环境下,悲观的玛拉总以为,他们不会再见了,毕竟两人都在当时的伦敦不会待得太久,而且地位有别,总是很难走在一起。

如果,当初玛拉没有走上绝路,罗依必然会找到她,会理解她,也不会介意那些过去继续和她在一起,她应该会是最幸福的人。

魂断蓝桥求婚(如果玛拉没有走上绝路)(2)

感叹玛拉香消玉殒的同时,影片里罗依这个角色的完美度,也令人十分赏识。

在追求玛拉的过程中,罗依的言行,用《为爱痴狂》来诠释,再合适不过。

那份炽热又强烈的爱情冲动,在战争年代显得稀有而贵重。

十二岁开始练习舞蹈的玛拉,气质出众,面容姣好。他们初次见面,都被对方的外表所吸引。

在谈话中,他们对彼此只有一星半点的了解,可举手投足之间,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魅力,都让双方在分别后日思夜想。

躲避空袭挤在人群中时,一身军官装扮的罗伊,很绅士地用手臂撑着墙护着玛拉,抽烟之前还要先请示一下玛拉是否介意。

空袭结束后回去,罗依特地送玛拉上车,依依不舍告别后才走。

这些细节都表现出来罗依身上的绅士气概,初次相见,想必大多数女性都会因此对他产生良好的印象。

魂断蓝桥求婚(如果玛拉没有走上绝路)(3)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而我们寻常人,也都会在初次见面时,对关注自己欣赏自己的人,产生好感。

罗依情商很高,与玛拉讨论的,都是她擅长的芭蕾舞。

同时,他也很幽默。

“没有经历这么好的空袭吧,我们现在走,还是等下一次空袭。”

一起吃饭时,罗伊问玛拉“你们舞蹈演员吃什么?”

玛拉说:“吃有营养的,脂肪少的”

罗依:“哦,那今晚例外,我们要高脂肪,难消化的。”

有些人会在第一眼就认定一个人,罗依就是如此,他在和玛拉交谈时,感受得到玛拉的消极心态。

“你似乎对生活没什么指望”

对罗依来讲,在他心里认为,他和玛拉初初相识,就觉得这是一件太神奇的事情。

但相比起来,玛拉却比较悲观。

“也许你说得对,先是我们认识了,我喜欢你,现在我们又得分手了,也许我们再也不会见面了。”

魂断蓝桥求婚(如果玛拉没有走上绝路)(4)

在当时,大概有不少军官都会有女伴,像罗依这样英俊又能说会道的人,与玛拉有一段露水情缘,也再正常不过。

可这个男人不一样,他对待爱情有着常人没有的狂热,但更有一份认真。

他推脱掉与上校的晚宴,只为去见玛拉一面。

认识的第二日,就要和玛拉结婚,并有了下面的经典对话:

玛拉:“罗依,理智点”

罗依:“我才不呢”

玛拉:“可你还不了解我”

罗依:“会了解的,用我一生来了解。”


罗依:“我们去结婚吧,除了你,我谁也不要”

玛拉:“你就这么肯定”

罗依:“亲爱的,别支支吾吾了,别再问了,别再犹豫了,就这样定了,知道吗,这样肯定了,这样决定了,我们去结婚吧!”

战争带来的变数很难预测,罗依想过要安排自己的母亲与玛拉住在一起,这样他也不用顾虑那么多,不用担心玛拉的衣食住行,也比较放心地去打仗,再满怀期待地等待与玛拉见面。

离开后,罗依给玛拉写过信,也托朋友给玛拉买了花,让自己的母亲专门请假去和玛拉见面,但因为种种事情,母亲和玛拉失去了联系,罗依也曾因战争受过重伤。

后来再次见到玛拉,罗依也非常激动,说了很多让玛拉心痛又欢喜的话。

“几个月以来,我一直盼着这一天,我以为看不到你了。过去了,都过去了,我们永远在一起了。你知道,我是摧不垮的,我们订了婚,我怎么能死呢?怎么能破坏婚约,不,我不是这种人。这次我不会再让你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就要和我结婚了,你懂吗?你当然受了很多苦,我又不在你身边,一切都过去了,我要让你过得舒服,我不愿意看见你流泪,除了幸福。”

对于玛拉在这几个月之间的遭遇,罗依也曾问过,但玛拉难以启齿,独自咽下这些痛苦,带着它们消失在了她和罗依初次相识的地方。

如果爱情这样忧伤,

为何不让我分享,

日夜都问你也不回答,

怎么你会变这样

魂断蓝桥求婚(如果玛拉没有走上绝路)(5)

悲剧发生时,我们惋惜一样美好的物品在眼前被撕得粉碎,也在脑海里设想过很多完美的结局。

罗依有殷实的家境,善解人意的母亲,友好的朋友,一份德高望重的职位,俊朗的面容,更有着对玛拉一颗炙热诚恳的心。

这么完美的男人,换做是现在,将自己的余生托付给他,在合适不过。

可玛拉错过了。

玛拉死后,到二十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电影并没有明确交代罗依是否结婚,但他对玛拉的再次怀念,以及随身携带着玛拉的遗物,都可以体现出来他对玛拉的思念,也看到玛拉在他心里的位置。

“在空袭的死亡阴影里,能遇见你,我就充满活力,比和平时期悠闲的散步更有活力,”

“迷人的夜晚,等我回来,我们再去那儿,那是属于我们的地方,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地方”

如果,玛拉没有死去,罗依会一直找她,也许他们会拥有幸福的余生。

我从春天走来

你在秋天说要分开

说好不为你忧伤

但心情怎会无恙

为何总是这样

在我心中深藏着你

想要问你想不想

陪我到地老天荒

简媜老师说,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不外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