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五丈原应该是一个让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书写悲歌的地方,也应该是让无数心怀天下的政阁宰辅思之叹息的地方,因为这里是一代良相诸葛亮的归天之地,这个地方让人们明白了,即使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人,也终究难以胜天。
世事艰难
诸葛亮在来到五丈原之前,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他所在的蜀汉,都已经陷入了一个濒临绝境的地步。
在大的局势上来讲,此刻的蜀汉情况的确是不容乐观,在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而强行带兵进入夷陵之后,蜀汉的结局似乎就已经被注定了,在此时,诸葛亮还是抱着希望,不断地给刘备传书劝诫,希望他不要意气用事,希望他不要孤兵冒进,希望他不要依山连营,但是他的劝告却依旧很难被刘备听进去。
此刻的刘备是“大汉正统”,是“大汉天子”,但却也是关张二人的大哥,兄弟三人同生共死的约定,让他难以再用“皇帝”这个政治身份来处理事情,或者说,此刻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大汉皇帝”或者“大哥刘备”,很显然,他选择了先做自己,这就是蜀汉,一群理想主义者建立的国度。
随着陆逊的一场大火,蜀汉精锐尽丧。
在演义中,这场大火焚烧的是七十万大军,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数字多少是有些夸张的,毕竟当时整个三国时期,中国的人口也就几百万了,但是即使按历史的记载来看,也有六七万人,而且这六七万人,都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有很多都是刘备在荆州之时就跟随刘备的,有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有这样的一支部队,难,非常难。
站在鱼腹浦旁,看着被自己用“八卦石阵”困在其中,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的陆逊追兵,诸葛亮沉默了,他可以拦住陆逊的追兵,却很难拦住蜀汉从此之中倾颓的大势了,在此时,诸葛亮或许突然有了一些退意。
汉朝治世已然四百余载了,天道尚且有缺,更何况这本就分分合合的世间呢。
看着自己身后缓缓退入了白帝城的刘备,诸葛亮或者突然也觉得有了一些苍凉。在二十一前的官渡之战还没开始时,田丰也曾经劝诫过袁绍,不要和曹操开战,因为打不赢的,然而袁绍却依然兴河北之兵,与曹操对峙官渡,终于也是乌巢的一把大火,烧毁了一个诸侯的希望。
当送饭的老兵笑着对田丰说了这件事,并且恭喜他就要出狱时,田丰却呆住了,而老兵却依旧说道:“被先生言中了,主公果然战败,此次回来定然重用先生。”这句话却重重地击在了田丰的心上,两行浊泪缓缓流下:“主公若得胜,归来心情大喜,我尚有一线生机,主公如今战败,必然羞恼,无颜见我,我命休矣!”
果不其然,在袁绍之前回到邺城的人,那就是袁绍给田丰派来的索命使者:“奉主公令,立斩田丰!”
一个君王,一个皇帝,他可以容忍打仗失败,但是他不能容忍他在部下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打仗失败了,自己或许还有重来的机会,但是在自己的部下面前抬不起头来了,那自己的这个位置或许就坐不稳了。
举首望天出乎意料的是,即使目前已经是“大汉皇帝”的刘备,他依然没有做出和袁绍一样的选择,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刘备能够一直撑到现在吧。
也许刘备从来都只是那个刘备,而不是大汉的皇帝。
一句懊悔的“悔不听君言”,顿时安下了诸葛亮的心,也许面前这个躺在病榻上的男人,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一定是一个对得起属下的君主。
可转眼之间,这个男人的生命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君才十倍于曹丕,吾儿可辅,君当辅之,吾儿不可辅,君可自取!”
听到这句话,诸葛亮终于明白了到底是什么让自己选择跟随刘备,他颤抖着环视了周围,只是一间非常僻静的卧室,并不算很大,周围也并没有埋伏如同后世人们所臆想的那“五百刀斧手”。
面前这个人,他始终是刘备,不管是当初的织席贩履之徒,还是如今的“天下三大巨头之一”,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流着大汉刘氏的血,有着匡扶天下的责任。
当刘禅跪在自己面前,称呼了自己一声“相父”之后,诸葛亮知道,自己的那丝退意已然消散。
天道有缺,与人何干!今有汉相诸葛亮,愿与天一战。
让我们暂且把时间往前拨得更远一些,当诸葛亮在隆中的那间茅庐,看到刘备第二次拜访留下的那封手书之后,或许便已经知道了自己应该跟随一个什么样的主公。
当刘备第三次来时,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个“大汉皇叔”拜倒在自己面前,突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五十而知天命”,面前的这个人已经四十八岁了,但似乎没有半点“知天命”的意思,或许是他已经知道天命如何了,却仍要与天一搏。
顿时,诸葛亮的心里似乎也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他的确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但此时他也只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年轻人眼里,“逆天而行”,或许真的很帅。
给了诸葛亮“卧龙”之称的水镜先生司马徽,看着他和刘关张三人策马而去的背影,不由得抚须长叹:
“惜哉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而在诸葛亮自己的分析中,也对刘备说过:
“曹操占天时,孙吴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从这里来看,似乎诸葛亮也知道,自己辅佐刘备与曹操斗争,其实也并不是在与曹操斗争,而是在与天斗,是在和这分分合合的人间大势争斗。
到了此时,刘备已然到了弥留之际,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只能是在刘备的面前一点头,应下了刘禅的这一声相父。
没想到,就是这一声相父,竟然叫出来了一个呕心沥血,名流千古的蜀汉丞相,叫出来了一个与天相争的勇士。
应下来了这声相父,你诸葛亮就要代替刘备接过这杆“匡扶汉室”的大旗,但是这杆大旗明显有些太过沉重,沉重的压弯了诸葛亮的脊梁,压垮了诸葛亮的身体。
在刘备成了汉昭烈帝,刘禅登上了“大汉皇帝”的位置之后,诸葛亮便开始了修复与东吴的结盟。
刘禅的心里,或者也是有着一些愤慨的,因为归根到底来说,自己的父亲刘备,自己的两位叔叔关羽张飞,致死他们的罪魁祸首都是东吴,但在此时,他却也只能同意了诸葛亮的要求,联盟东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天命难违
建兴六年,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与天而斗的时间,同时也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后的灿烂。
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的六年时间里,两度《出师表》,五次北伐,六出岐山,但始终没也没能够打败曹魏,就连初步的战略目标,占据雍凉的战略目标都没有达成。
在后世而言,诸葛亮的这一举动,被很多的史家大师们解读成了
“穷兵黩武,不顾民生,致使蜀汉民生凋敝,百姓怨声载道”。
但是这些大师们却全然不顾了诸葛亮接手蜀汉之后,当地的百姓们才开始了口有余粮的日子,人民才能安心生产,蜀汉的户籍数量稳步上升。
而这些后世的大师们,更不会明白他们所提出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到实力壮大再与曹魏决一死战的战略是多么的可笑。
在当时三国鼎立,蜀汉最为弱小,其国土面积只不过有三国相加的五分之一,而曹魏却占据了一半以上。
在这些史家大师们的眼里,蜀汉这五分之一的国土可以发展,曹魏那超过一半的国土是不可以发展的。
一个是“1 1 1”,一个是“9 9 9”,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慢慢积蓄力量,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诸葛亮是深知这个道理,在荆州有失之时,他就知道,自己原来定下的“天下有变,荆、益之军齐出”的策略已经不能用了,并且他也有着预感,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建兴十二年,这是诸葛亮最后的机会了,他以十万担粮草作诱饵,在上方谷下埋了硝石火油,只为放手一搏,只为给司马懿准备一场最盛大的葬礼。
当他看到司马家三父子困于上方谷内,闭目静坐、引颈就戮时,诸葛亮的心里顿时欣喜若狂。
司马懿一死,曹魏实力大损,北伐的战略定然能够取得极大突破,先主之志终成矣!
但是在此时,突然有一滴雨水滴在了诸葛亮的脸上,随即就是一场倾盆大雨。
这场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火焰,浇出了司马懿逃出生天的生路,浇灭了诸葛亮心里的火焰。
天不助汉,助尔曹!”
他无奈地闭上了双眼,怔立在雨中,任凭大雨冲刷着自己,把自己浑身上下浇得湿漉漉的却全然不在意,因为这雨水的冰冷,不及此刻他内心冰冷的万一,在这一刻,“与天斗”似乎成了一个可怜的笑话。
这一场大雨,似乎就是苍天在告诉他,“与天斗”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一场大雨,不就是苍天无视规则的出手吗,不就是苍天对他的“降维打击”吗,不就是苍天对他的嘲笑吗。
诸葛亮,谋比吕望、智压张良,上方谷一计,可毁司马懿数万大军,可让司马懿饮恨当场。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苍天一场大雨,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面对这样的一场如同苍天警告一般的大雨,诸葛亮妥协了,他不再奢求与天相斗了,只是点起了“七星灯”,哀求苍天能够给自己借命二十年。
但当魏延撩起帐门时所带起的那一股风,彻底吹灭了他心中所有的希望。
天不想借命给你,天不允许你诸葛亮这样的人再存活于世界上,这就是可以不讲道理的天!
相父何在
短短几天之后,五丈原上人皆缟素,蜀汉将士无不以头抢地、痛哭流涕,更有甚者口吐鲜血、哭死当场。
然而在这时,一些捉刀弄笔之吏却纷纷站了出来。
死去的勇士已然不再是勇士了,死去的勇士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肆意地对死去的勇士身上泼着脏水。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如果能参与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那么足以使自己增重。”
在此时,一个名叫李邈的官员便代表这些人站了出来。
这位李邈是益州故主刘璋留下来的老班底了,在刘璋时期他便没有什么作用,到了刘备时期,他更是经常看不起刘备,以此给自己搏来了一个“高士”的名号,和益州从事、丞相参军等官职,在诸葛亮要斩马谡时,他又跳出来和诸葛亮唱反调,声明诸葛亮此为亡国之举。
但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刘禅在位时期,这位宽仁的后主还是给他升了个“安汉将军”的官职。
在此时,李邈已然是享受到了人间的富贵,下一步就是青史留名,而他选择的方式就是抹黑诸葛亮,扳倒这位名人。
李邈对刘禅的上书中,诸葛亮执掌大权是为了以权谋私,为了把蜀汉的财富都归拢到自己家中,他北伐五次而无功,是拥兵自重,是养寇自重,是穷兵黩武,是空耗国力,这样的人是真正的误国之人,而且诸葛亮权大盖主,有“吕、霍”之嫌。
刘禅看着这封上书,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寒冷。
他是宽厚温和,是不喜欢这些家国大事,是喜欢和黄皓等人在后宫斗蛐蛐,但这不代表他真是一个善恶不分的傻子。
世人以“阿斗”为愚傻的代名词,孰不知多少人坐在那个位子上,还不如阿斗,或许在“阿斗”的眼中,世人也是愚傻的。
随即刘禅下了命令,彻查诸葛亮的财产。
刘禅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清查,对于自己的相父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但是刘禅却依然选择了清查,因为他要用这场清查,换来一场鲜血,他要告诉世人,我的相父,不可辱。
很快,诸葛亮家中的财产被查明了,因为根本没什么可查的。
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这就是一个蜀汉丞相的全部身家了,这就是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坐拥近百万户居民,一方诸侯势力的实际掌权者的全部身家,甚至还没有一户富足的农民之家财产多。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几十年过去了,如果诸葛亮再卸下了身上蜀汉丞相之位的话,他依然只是一个躬耕的布衣。
李邈看着眼前把玩着酒杯的刘禅,跪在地上低下了头,而刘禅眼神之中,已经流露出了一丝杀意。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巨贪大恶吗?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倾大汉财为己用吗?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穷兵黩武、拥兵自重吗?这就是你们所说的误国之贼吗?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吕霍之嫌”吗?
而此时跪在他面前的李邈,早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能是拼命地磕头,希望这位宽仁的后主,可以看在这几个响头的份上,不要再计较自己了。
三朝元老啊,目前除了这几个响头,竟然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功绩可以拿出来保命了。
巨贪大恶,侵吞国帑,难道我大汉的国帑,就是这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吗!拥兵自重,重到把自己都累死了吗!
误国之贼,真正的误国之贼,不就正跪在我的面前吗!
此刻的刘禅,已经没有了温和的样子,因为他的相父被侮辱了,被眼前这个人逼着自己侮辱了相父。
手中的酒杯,猛地砸碎在了李邈的面前:“拖出斩首。”
李邈很幸运,青史留名了,因为刘禅在位期间,只下令杀过两个大臣,而他正是其一。
另外一个,是怀疑自己和其妻子有染,而将妻子逐出家门的刘琰,在当时,刘禅是为了自己,将刘琰弃市而死,而这一次刘禅则是为了相父。
刘禅看着东方,那是五丈原的方向,一道流星划过,他知道,相父永远不会回来了。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不说不百度的话,没有人知道李邈是谁。
但是在成都,人们去的最多的景点,依然是“武侯祠”,和刘备的“先主祠”在一起的武侯祠。
臣与君共享祭祀,在整个历史上,这也是独一份的。
或许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是与天斗之人,或许在五丈原上,诸葛亮在弥留之际,他能想通一些事,那就是自己并没有输,因为自己确实已经与天相斗了,那贼老天破坏规则下的一场大雨,这种“机械降神”式的情节,其实是证明贼老天已经无路可走了。
天输了。
并且,“相信奇迹之人本身就与奇迹一样了不起”。
“唯结果论”,会出现在皇帝的口中,会出现在政治家的口中,但是不会出在刘备的口中,出现在诸葛亮的口中,因为他们至始至终做的都只有自己。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