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按照规定,没有生育子女的宫女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这个时候,在感业寺里,武则天想方设法和李世民的儿子、新皇帝唐高宗李治取得联系,让李治在李世民死去的忌日去感业寺。李治正好也按耐不住对武则天的思念,正好借口去感业寺烧香的机会,多次和武则天幽会。

公元651年,唐高宗的皇后——王皇后为了对付情敌萧淑妃,就鼓动丈夫李治把武则天接进宫中,并劝李治纳武则天为妃子。

在回宫后的第二年,武则天为李治生下长子李弘,被封为二品的昭仪。有了儿子的保障,武则天的胃口开始变大了。她先是帮助王皇后扳倒萧淑妃后,又开始和王皇后为敌。她为了当上皇后,不惜杀死刚生下不久的女儿安定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

在扳倒情敌王皇后之后,武则天又对政敌举起了屠刀。她使用计策,让唐高宗李治对朝廷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等人或免或贬。此后,武则天正式成为李治的皇后(妻子),逐步掌握了朝中大权。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1)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共生了4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分别是:

1、第一个儿子,代王李弘,追谥为“孝敬皇帝”

李弘(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母亲是武则天,是武则天的长子。公元655年,他被封为代王;公元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 

公元675年,太子李弘与唐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当时很多人认为是武后毒杀了他,但也有说法是,他因本来就病弱而早夭。唐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2)

第二个儿子潞王李贤 谥为“章怀太子”

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的第六子,武则天的次子。据两唐书记载,李贤年少时容止端雅,读书往往看一遍就过目不忘,聪慧非常,因此深得唐高宗喜爱。

上元二年,皇太子李弘(武后长子)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李贤文史造诣深厚,成为太子不久就诏集众多学者如张大安等为《后汉书》作注释,史称“章怀注”,具有很高历史文献价值。

公元680年,武后的宠臣明崇俨被人所杀,有人怀疑是太子李贤所为。随后武则天派人搜查了太子府第,得皂甲三百余副,太子李贤遂以谋逆罪被捕下狱。唐高宗下令三司会审太子谋逆案,太子最终未能洗脱罪名,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公元684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的另一个儿子、三儿子唐中宗李显继位不久,就被武后废黜,而另立幼子唐睿宗,唐睿宗柔弱,形同傀儡,武后自此完全把持皇唐朝政。

唐睿宗即位之初,武则天派人前去搜查废太子李贤的宅第,不久李贤就在流放地自尽。根据两唐书记载,李贤之死很可能出于武后的懿旨。

李贤死后,武则天下旨,把他以亲王礼仪在流放地下葬。公元705年,武则天驾崩,唐中宗李显继位。唐中宗念及兄弟之情,将李贤的遗体迁回长安,并下旨追赠李贤为“章怀太子”。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3)

第三个儿子唐中宗李显,两次当政,后被老婆毒死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他被老婆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4)

第四个儿子李旦,也是最小的儿子,也两度登基,后禅位给儿子李隆基。

唐睿宗李旦 (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662-716年),唐高宗的第八子,武则天的幼子。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为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儿子李隆基(唐玄宗),自己称太上皇,五年后老死,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5)

第一个女儿安定思公主,早夭,谥曰思。

安定思公主(654年—654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长女,早殇,死因成迷。她的死亡,使得唐高宗李治对结发妻子王皇后恨之入骨,并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废后事件。因而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成为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人。

历史文献中,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小公主的暴卒,而宋朝的文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却提出武则天自己才是杀害小公主嫁祸王皇后的凶手。

公元664年,唐高宗与武则天下诏追封小公主为安定公主,谥号为思,于德业寺以亲王葬仪,隆重迁葬于崇敬寺。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6)

第二个女儿太平公主,因野心太大与堂哥李隆基发生矛盾被杀。

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太平公主(约670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为武则天。她先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她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后被堂哥唐玄宗李隆基赐死。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由于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于670年去世,太平公主在670年入道为杨夫人祈福,所以太平公主出生年份要早于670年,而太平公主最小的哥哥李旦出生于662年,所以太平公主最可能出生在665年。 

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以及作为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胞妹,太平公主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她的母亲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唐睿宗李旦传位于儿子、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与郭元振、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但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

武则天和李治的后半生(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几个子女)(7)

根据史书记载,为了当上女皇,单是至亲,武则天前后共杀死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亲甥女。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武则天为了争宠争权、实现她的皇帝梦的代价。

不过平心而论,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确实也采取了一些进步的改革措施,包括广开科举,知人善任,抑制豪门垄断,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使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她的所作所为,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