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组织结构(上汽大通生于忧患)(1)

2019上海国际车展进行时。经历了28年来首现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2019年上海国际车展的到来承载着全球汽车行业更多希望。

毕竟年产销近3000万辆、领跑全球10年的中国市场坐稳全球车市“压舱石”,汽车“新四化”的勃勃生机也在展现着澎湃的主场力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

国家会展中心1号馆本称之为本届车展的“上汽馆”,上汽集团携旗下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品牌、上汽大通、上汽通用等企业以集群之势,展现着上汽人对汽车“新四化”的思考,和存量竞争时代对用户的认知。

上汽大通组织结构(上汽大通生于忧患)(2)

汽车头条APP注意到,1A-01展位的上汽大通特色鲜明。不仅展台上车身色彩亮丽吸睛,车展开幕当天,上汽大通所开启的“全民定制”也将此前上汽大通力推的C2B私人订制汽车推向成熟。

按照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秋华透露的数据,从最早的D90到此次大通展台上的D60,其位于南京的全球首家全新C2B智能定制工厂,目前能达到每天80辆到100辆的生产节奏,其交车周期从最早的两个月,现在交付周期可达到28天左右,保持在30天之内。

上汽大通组织结构(上汽大通生于忧患)(3)

按照上汽大通描绘的未来C2B私人订制汽车场景,未来服饰只需点击就能“穿”上身,并能随心情一键切换;外卖由无人机定时定点投放,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定制;住腻了极简风,按一下控制器,室内就切换为美式风格;每一辆车都可以完全依照个人喜好定制,彰显自我个性,只为想要的配置买单。

徐秋华介绍到,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28年以来首次下滑的背景下,上汽大通MAXUS在海外市场增长率达到60%,成功把上汽大通MAXUS全系列产品销售到了46个国家与地区。

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市场同比下降15%的情况下,上汽大通MAXUS同比增长4.1%,是国内很少几家保持同比增长的企业之一。其在海外一季度同比增长55%,V80、G10以及皮卡T60在南美、澳新持续热销。

上汽大通组织结构(上汽大通生于忧患)(4)

汽车头条APP了解到,上汽大通MAXUS在目前产品层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年是上汽大通MAXUS新产品的大年,有更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上汽大通当天发布的V90、G20等产品,包括燃料电池车、纯电动车等新能源产品在将来都能够出口,专为城市快递物流打造的纯电智能物流专家EV30,也将在欧洲推出。

“上汽大通MAXUS生于忧患,如果没有很强的差异化的竞争能力,是走不出一条很好的道路的。”在媒体日紧张的节奏中,徐秋华与媒体沟通时间罕见到了近1个半小时,他强调“目前客户跟大部分主机厂的关系,看上去很近,其实还是很远。”

上汽大通行业内率先推出的C2B私人订制汽车模式会是解决之道吗?

上汽大通组织结构(上汽大通生于忧患)(5)

以下为采访实录(略有删减):

媒体提问:上汽大通MAXUS如何看待市场普遍认知的“商转乘”定位,上汽大通在这一过程中有何经验?

徐秋华:定义一家企业,我认为不应该用“商”或者是“乘”去定义,而是用消费者的选择去定义。消费者希望我们上汽大通MAXUS成为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的产品如何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那我们就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上汽大通MAXUS在2011年成立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已呈白热化的竞争形势,并且是趋于国际化的竞争。可以说,上汽大通MAXUS生于忧患,如果没有很强的差异化的竞争能力,是走不出一条很好的道路的。

我们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最明显的标志就是C2B智能定制模式,凭借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在汽车市场相对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才有胜出的机会。

媒体提问:当下中国车市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中,上汽大通如何寻找增长点?压力在哪里?

徐秋华:每天的压力都很大,目前汽车市场抢的就是存量,上汽大通MAXUS生于忧患,必然要跟其它品牌竞争,真正是狭路相逢。上汽大通MAXUS不会局限做“商”还是做“乘”,我们做客户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以及能够挖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引导消费者消费期待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当中,上汽大通MAXUS也从最早在10万多辆的市场容量里竞争,一直做到现在在近400万辆的市场容量里竞争。在我们看来,企业竞争有许多维度,包括网络的维度、产品的能力、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售后服务,以及客户关系,我们都在不断提升当中。

媒体提问:随着新车型上市,上汽大通MAXUS的产品规模越来越大,如何保证C2B私人订制的品控?D90交付时间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水平?

徐秋华:上汽大通南京工厂是全球首家全新C2B智能定制工厂,目前能达到每天80辆到100辆的生产节奏,并且处于稳步提升中。随着未来D60产品上市,这条生产线会走得越来越顺畅,南京工厂会用更高的标准来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品质的需求。

这种模式下我们有许多方面的突破,包括生产制造的突破、产品开发的突破以及销售营销的突破,也改变了客户跟我们主机厂之间的关系。通过C2B智能定制模式,我们认识到目前客户跟大部分主机厂的关系,看上去很近,其实还是很远。

上汽大通MAXUS C2B智能定制模式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一直在进步,比如说像交车周期,D90最早的时候确实要两个月,但是现在能够控制在一个月稍微多一点的时间。G50在南京工厂生产,现在交付周期可达到28天左右,保持在30天之内。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创新过程中的每个难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媒体提问:上汽大通MAXUS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未来海外市场的增长核心在哪里?

徐秋华:上汽大通MAXUS相信自己有能力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我们把南美、澳新、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的海外主战场。我们的T60皮卡在智利销售业绩很不错,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很快,搭载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的T70也会进入智利市场。

媒体提问:我们注意到上汽大通进入海外市场并没有采用合资模式,这是出于什么考量?

徐秋华:目前我们已经在澳大利亚有这样的销售商,帮助我们去分销,他们有自己的销售系统,我们实际上已经把汽车卖给销售商,他们再把汽车卖给当地人,这是目前的商务模式。将来我们可能会考虑在某些国家设置分支公司,也有可能会考虑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与当地的公司进行合资。

-(完)-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