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艾滋病权威指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艾滋病权威指南(艾滋病诊断与治疗)

艾滋病权威指南

艾滋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 潜伏期:一般为6个月~5年,儿童平均29个月。

2. 易感人群:主要是男性同性恋及双性恋,妓女和静脉药瘾者。其次为艾滋病患者的子女及常应用血制品者。

3. HIV感染:约9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仅血液检查AIDS病毒抗体阳性。

4. 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和一定程度的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所表现的临床特征。如全身淋巴结肿大、纳差、体重减轻10%,持续不明原因发热>1月),持续慢性腹泻(4-5次/﹥1月)、夜间盗汗、辅助T淋巴细胞< 400/mm3。

5. 艾滋病:临床以机会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为特征。如卡氏肺囊虫病、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呼吸道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带状疱疹、严重泛发的毛囊炎、脓疱疮、口腔毛状粘膜白斑、脂溢性皮炎、卡波肉瘤(kaposi sarcoma),非何杰金淋巴瘤等。

具有上述任何一种症状,但HIV抗体测定阴性,T4细胞数或T4/T8比值正常者可排除AIDS的可能。

【诊断标准】

1. 有感染本病途径和病史。

2. 经组织、血或病原体证实为条件致病性感染或恶性肿瘤。

3. 有细胞免疫缺陷的证据,白细胞减少。CD4/CD8<1.0。

4. 血中抗HIV抗体阳性。

美国CDC1993年修订艾滋病诊断标准:

下列两条之一者,皆为艾滋病。

1. 临床C型,即 患>5种AIDS指征的疾病之一的HIV抗体阳性者。

2. 凡CD4 淋巴细胞 < 200/ul或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 < 14%的HIV感染者(即A3.B3)。

我国艾滋病诊断标准(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991年):

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 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0C1个月以上。

2. 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3. 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4. 卡波肉瘤(Kaposi’s sarcoma)。

5. 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若抗体阳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第1项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 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下降。

2. 全身淋巴结肿大。

3.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应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性疾病,淋巴结肿大性疾病等鉴别。

艾滋病治疗

治疗药物分类: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3.蛋白酶抑制剂(PIs);4.融合酶抑制剂T-20。

大都数主张尽早开始HAART,原因是近照开始治疗能更有效地一直病毒复制,能更明显低提高CD4*细胞数目,能最大限度地回复T辅助细胞活性,进而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T8),达到即使暂时停药也能使HIV复制被控制和维持HIV核算拷贝数目在低水平。然而,也有主张晚用药者,过早使用化疗药物会早产生耐药毒株及付出高昂的费用,有实验治疗表明,即使病人体内CD4*细胞低于350/ul,才开始有效的化疗,也能恢复免疫功能。

在HAART开始治疗后由于药物失败药物毒性及药物配伍不合适等,而需要更换药物失败的定义是指布充分的病毒抑制,如长期用药后病毒载量仍高于500~1000拷贝/ml以上;CD4*细胞数目增加不满意,如用药后1年内CD4*细胞数目增加不足150/ul;临床改善不显著。造成药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耐药毒株的产生,目前使用的所有抗HIV化疗药物无一例外地都能英气病毒遗传变异,造成耐药毒株。临床实践表明,当需要改变不理想的用药组合时,不必全部换成新的药物,如IDV/AZT/3CT的药物失败只是3TC造成的病毒氨基酸残基M184突变,IDV/E-favirenz的药物失败是由于Efavirenz造成的病毒氨基酸残基K103突变,二这两组合中的IDV很少引起突变,因此只需要换掉其中相关的那种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