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式点茶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点茶品饮,从王公大臣、文人僧侣,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点茶、饮茶为时尚。宋代的点茶品饮文化,是文人墨客雅致的生活方式,也是黎民百姓乐道的民族骄傲,辉煌的宋代茶文化领先于世界数百年。

宋代点茶法,从点茶形式来看有复杂的步骤,规范的点茶动作,对所用的器具要求极高、文人雅士的推崇等等。可以看出,点茶在宋代属于享受生活雅趣、聚友、交流的一种活动。

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亦有云: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点茶时茶少汤多点不起沫饽,而汤少茶多时则会成粥面,解说了点茶的技巧。点到茶面沫饽颜色鲜白,着盏时无水痕为最好,解说了点茶的评比方法。好茶都是用点来品饮的,而用煎茶法品饮的茶都是普通的茶,说明了对点茶的重视程度。

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里记载宋徽宗为群臣演示点茶技艺:“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宋徽宗在宴请群臣时,亲自进行点茶,而且很娴熟地点好了一盏茶,点的茶沫饽浮在盏面,并对群臣进行分茶,反映了点茶品饮在宋代的鼎盛体现。

宋代点茶技艺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雅玩,还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极富趣味性和挑战性。此种雅玩流传到民间,民间亦跟风流行,点茶之风盛行斗茶。说明宋代饮茶推崇的是点茶品饮,点茶技艺也成了一种全民的斗茶活动。

守住中华茶文化的主场,弘扬中华茶文化,既要传承,还要不断创新。传承点茶品饮,宣传是一种茶品饮方式、推崇一种健康的茶品饮方法。点茶的茶汤沫饽中有现代健康饮食提倡的膳食纤维,可给品饮者带来健康的茶饮品。《大观茶论》的七汤点茶法,描述了点茶需要注七次汤,而且有点茶所注意的技巧。集古人的传承的精髓,学习现今茶学老师的先进经验,综合多年实操经验,结合现代科学实用性的茶饮方式,形成宋式点茶品饮的七汤点茶法。

宋式点茶技能师对七汤点茶法的规范要求,是要点好一盏好喝的茶汤,规范了茶席的基本摆设、茶具的基本配置、用水、茶粉与用水的比例、水温、时间控制、七汤的点茶流程,以可做到点好一盏温热的、色、香、味、沫俱佳的茶汤。

宋式点茶茶席

宋式七汤点茶道茶席的基本要求,根据点茶品饮的实用性去设置,设置三位的茶席,遵循于自然,去繁从简,不失谨密。在点茶时可做到行云流水,不至绊磕,一气呵成。在此基础上,留有足够的个性空间,可增可减,只要做到保证点茶时的顺畅完成。

宋式点茶教程(宋式七汤点茶道)(1)

茶席基本摆设

宋式点茶茶具

1.茶粉瓶;盛装茶粉用的密封瓶。茶粉极易受潮,容量不宜多,20克以下为宜,需有密封瓶盖垫,每次开启使用后即时盖封紧。

2.茶筅、茶筅立;可用茶筅、竺副帅(扁茶筅),以目数看用途。茶筅立,用作支承茶筅的底座,确保茶筅竹穗不直接接触桌面。

3.品饮盏、盏托;品饮盏即饮茶用的杯盏。盏托是承托杯盏的底座、小碟。

4.水冼;承装弃水用的水盆、水冼,桌面放置直径18厘米、高8厘米为宜。

5.汤瓶;汤瓶(执壶),点茶时盛装热水,大小适中,以足够点一盏茶为宜。

6.点茶盏;上大下小茶盏,口径12.5厘米,底径4.5厘米,高7厘米为宜。

7.承盘;承放茶匙、茶勺的小盘,直径12厘米为宜。

8.茶匙;从茶粉瓶挑取茶粉用,挑取量为1.5克左右为宜。

9.茶勺;品饮茶汤时分汤用,容量为50毫升为宜。

10.茶巾;茶巾,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集赞称之为“司职方”,用以擦拭茶器具。

11.煮水器;烧热水用,方便、适用为宜。

12.用水,水质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中国人历来非常讲究泡茶用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古人历来提倡用山上的泉水泡茶,雨水和雪水,江河湖泊中的活水次之,其次为矿泉水、纯净水。

宋式七汤点茶道解释

(宋式七汤点茶道 丘燕伦首创)

茶是中国的国粹,在传承和宣传推广国粹中华茶文化中,有源自于宋代茶品饮法点茶而成为的宋式点茶。宋式点茶的品饮方法称为七汤点茶法,七汤点茶法是一门学问、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茶品饮方式、一个艺术行为、一个包含了人生哲理的饮茶之道。为使七汤点茶法更容易地学习,更好地推广,形成较快地入门而去深度研究。将七汤点茶法的流程从茶席准备开始、点茶的过程到完成的品饮,设为十六式的宋式七汤点茶道。宋式七汤点茶道在浩瀚的中华茶文化中,只是沧海一粟,粗糙的起点,望能得到更多有识之士的指导,更多去参与共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之道。

宋式七汤点茶道,主要是为点好一盏好喝的茶而创立。遵循中国茶道精神,选取了名家茶道之精要,结合儒、道、佛的茶道箴言,参考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中点茶要义,结合科学、实用的原理,茶席茶具自廉简而起,留下有选择和发挥的余地。根据茶粉与水相融的自然规律,用递进加水的方法,用运筅的技艺,叠加每一式的行为艺术,礼法教化、道 德修养,有序地完成。围绕的重心是点好一盏好喝的茶,宋式七汤点茶道全程完成可以作待客分享,是社交礼仪、茶事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宋式七汤点茶道提倡以人为本,崇尚自然,以可以做到的为道。

《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宋式点茶教程(宋式七汤点茶道)(2)

宋式七汤点茶道十六式

1.茶席准备完成、汤瓶盛好热水、足够熁盏、点完一盏茶、温杯用的水量,避免点茶至中间时热水不够用影响了流程。常用的汤瓶至瓶颈处,即是瓶身满,然后就座。

第一式、席起德馨;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茶席自廉简而起、可雅致、可华丽。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茶席出自于唐代文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行礼,点茶行宋式点茶揖手礼,坐在主位上,不便站立行礼,可坐着行揖手礼,礼毕后开始。

第二式、君子知礼;和,和为礼,礼尚往来,君子知礼,礼虽简惟不可少。

3.润筅,右手扶点茶盏,左手提汤瓶注水,环绕盏壁一周注水至盏5分。左手扶茶盏,右手提取茶筅倒立而示,后将筅翻转直立浸于盏中热水转动。充分浸润,提起、翻转倒立放至盏右边。

第三式、涤筅如新;美,茶道之美,让筅每一次的涤浴,体现完美无瑕的新姿挺立。

4.熁盏,润筅后,双手捧盏顺时针慢慢依水侧旋转三圈后,此时手可感受到盏的温度烫手,双手捧盏将水倒到右边的水冼,放回茶盏。

第四式、熁盏以敬;敬,敬自于心,热汤温盏,用心才能点好一盏温暖的茶汤。

5.投茶粉,左手取茶粉瓶,右手旋盖,将盖与放至左手与茶粉瓶同握后。右手持茶匙挑取茶粉,将轻盈的茶粉投进盏中心,点饮三位品饮茶粉1克。放回茶匙,旋紧茶粉瓶盖,放回茶粉瓶。

第五式、惜粉如精;精,精于行,行于通达,专于事,点茶从茶粉投放开始。

6.一汤,调膏,提汤瓶环绕茶盏注水(避免水将茶粉冲到盏边上),水量要少注入10毫升热水,用茶筅轻轻搅动,将茶水与茶粉充分调融在一起,将茶粉调得像融化的胶汁。

第六式、溶胶化汁;融,水入茶、茶吸水、茶水相融,妙手轻调,茶水合一为胶汁。

7.二汤 拂匀,水量少注入10毫升热水,从茶面中间一线水柱注入,将调好的茶膏集到盏中,一边轻轻转拂,茶的色泽渐渐舒展开,茶汤与茶粉已完全相融,拂起沫饽似的汤花,然后击拂将汤花拂匀。

第七式、拂捻花开;理,妙手生花,循道而行,轻拂,意、捻膏起沫、花由心开。

8.三汤 望月,注水要多到40毫升,在盏中的高度看来有三分一的水量。绕盏边注入细线一样的一圈,绕到盏中,接着一边急速止水提瓶,开头像先前那样轻拂,然后轻重有序地击拂,围绕着盏心,顺着同一个圆环回旋反复击拂,直到盏里的茶汤里外象是透明的、有蟹眼似的汤花泛起凝结,错落地生起,这时点茶的要求已六七成了。三汤非常重要,要击拂出完全融合的沫饽。拂筅手轻筅重,击筅手重筅轻,茶汤错落有致象是星月。

第八式、拂星望月;信,自信可以追星、可以弄月,自信源于传承深谙点茶奥妙。

9.四汤 生华,第四次注水到30毫升,筅搅动的幅度要宽,速度要慢,这时茶的清真华彩已焕发出来,云雾渐渐从茶面生起,茶汤的面上看象是粟纹一样,也即象是皮纹(或者说是粥面)一样。在拂筅时,筅将沫饽的星月一生为二、二生为四、四生为八、生生至无数的细沫,生成珍珠华彩的茶沫饽。

第九式、拂彩华生;真,大道至简,始于拂成,清真华彩来自于不尽的拂行。

10.五汤 看成,第五次注水15毫升,搅动筅要轻松、均匀、透达,如果茶沫饽还没有完全形成,就用力击拂使它生发出来;如果已经形成,就用筅轻轻拂动使茶面沫饽收敛凝聚。

第十式、胸有成拂;诚,诚者,天之道,认识本真的状态,需判沫饽成或未成。

11.六汤 保立,第六次注水15毫升,此时的水量是到120毫升,是要看茶的立作状态。茶面上乳点突出凝结,只要用缓慢地环绕茶面拂动,轻轻地来回拂动,收聚茶面的沫饽,以保持汤面上的沫饽细致就可以了。

十一式、拂立止凝;俭,取意立即可,俭德之共,茶圣陆羽提倡精行俭德。

12.七汤 满盈,第七次注水80毫升,到200毫升,左手执汤瓶边注水、右手边拂动茶筅,水随筅注,筅随水动,茶筅在沫饽中轻拂,将茶盏面上的沫饽拂成更白的沫饽,注水完成,放下汤瓶。观察茶汤沫饽稀稠是否合适,合适就可以完成了。这时茶面上细乳如云雾汹涌,好像要溢出茶盏腾起,在盏的周围回旋不动的,就是咬盏效果最好的茶汤。右手将茶筅提起倒立传至左手,左手将茶筅放回原位置茶筅立边上倒置,将点茶盏前移,七汤点茶完成,即可品饮。

十二式、拂道盈满;智,智慧理解点茶客观事物运用之道,点茶茶汤沫饽合适。

13.温杯 品饮点茶,分茶前先用热水温热杯盏,以使点出的茶汤温热好喝。右手依序将外面的品饮杯盏移到后面,左手执汤瓶自右至左注热水温热杯盏,到最后一个,右手执茶勺在杯盏上热水涤烫后,右手放回茶勺,左手放回汤瓶。双手握杯盏将水倒至水冼中,伸手过程中转半圈杯盏,放回杯盏托,右手将杯盏称至前面茶席位置。

十三式、温杯尚义;义,义以尊贤为核心,温热杯盏保证茶汤温热是尊重之举。

14.分茶 左手扶点茶盏,右手执茶勺,勺茶汤沫饽从左至右分到茶席杯盏中,分给客人每一杯盏的茶汤沫饽要均匀,分茶时茶勺不要贴近点茶盏盏底,以免将没融化的茶颗粒分给了客人影响品感,分完茶后,右手执礼示意请茶。

十四式、执分仁爱;仁,儒家的仁爱是对他人的关爱,分出最好的沫饽仁爱。

15.品饮 左起第一盏茶奉客人,最后一盏茶由自己品饮。品饮时左手持杯盏托,右手持杯盏。先轻抿一口,慢慢品尝那轻灵的沫饽,茶汤中的沫饽象无数水珠在口中迸炸开。沫饽带给口中的舒适感是很好的、很美妙的感受。再啜一口茶汤,香气优雅、滋味甘甜、口感醇厚的茶汤。最后一口喝完,品饮过后口中的生津感特别好,此时喝什么茶都会带来更好的感觉。

十五式、饮啜甘香;清,致清导和,品味至若茶之为物,钟山川之秀气灵禀。

16.分享 与人分享品饮的感受是分享福祉,这一杯盏茶就象当天喝茶的茶引子,让每一道茶的口感都更完美,汤感更舒适。茶汤含有最好的膳食纤维。《桐君录》中说:“茶的上面有一层浓厚浮沫,喝了它对人的身体特别有益,即使喝得很多也不为过量。品饮时,与人分享品饮的感受,分享山川灵气赋于的福祉,分享点茶妙手善拂的技艺。

十六式、分享愉悦;悦,悦而诚服,分享茶的愉悦,分享共享的愉悦,分享完美的愉悦。

2022年10月15日

丘燕伦(昵称 齐秋客)

宋式点茶教程(宋式七汤点茶道)(3)

掌握宋式点茶技巧

1.茶筅 茶筅以竹的穗数(本立)或目数称,百二目数点的茶沫饽为最细。 八十目数的反之。

2.茶粉与水的比例 茶水的比例用1克茶粉:200毫升水为宜,在实际点茶时根据茶粉的多少注入沸水,茶粉多水少容易起沫饽、但茶滋味较酽,对喝淡茶的人不合适。

3.注水 一汤不让沸水直冲茶粉,以免茶粉飞扬。调膏让水与茶粉充分浸润, 不起粉粒。二汤注水不要过多,用筅先搅动茶膏,再渐渐轻轻拂动,拂融茶汤沫饽。

4.用筅 三汤手的动作轻,筅的力度重,手指绕着手腕旋转,将茶汤上下搅 拌得透彻,就像发酵的酵母在面上慢慢发起一样。三汤汤花有的像稀疏的星星,有的像皓洁的圆月。四汤光彩灿烂地从茶面上生发出来,这时点茶初步完成。如果茶面上结成云雾,结成雪花,这时花色已全部呈现出来。茶汤的 颜色逐步变浅,最终形成覆满盏面,甚至吸附在盏壁上(即“咬盏”)的白色沫饽。如果手重筅轻,茶汤中没有出现粟纹、蟹眼形状的汤花,因为击拂 不用力,茶不能立即生发,沸水和茶膏还没有融合,又再增添沸水,茶的沫饽还没有完全焕发出来,茶末的英华层层散开,就点不出生华的效果。

5.水温 点好一盏好喝的茶,水温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点茶时的汤温,备 水要准时,要用前即时备水到汤瓶。候汤时间过长水温会低。前四汤用水的 总量不宜多,前四汤水量过多较早降低茶汤的水温,到完成茶汤会凉。

6.用时 点茶的全程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茶汤会冷影响品饮效果。不宜 过短,时间过短,茶粉尚未溶融,品饮茶汤有欠醇厚、茶汤沫饽显较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