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与途径这里的知识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相对较重要的考点内容,但是从考试复杂度系数上来讲却并不大,考试题型主要涉及单多判等客观题,也会有主观题的考察可能,因此,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只要牢记一些,会适当对比区分不同方法即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德育原则和方法(德育方法与途径)

德育原则和方法

德育方法与途径

德育方法与途径这里的知识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相对较重要的考点内容,但是从考试复杂度系数上来讲却并不大,考试题型主要涉及单多判等客观题,也会有主观题的考察可能,因此,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只要牢记一些,会适当对比区分不同方法即可。

一、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养方式。这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定义型的单选,需要考生尤其把握定义中的技巧性关键字“活动方式”进而选择德育方法这一选项。很多考生在这个简单的选择题上都会模棱两可进而错失分数。

总结概括一下德育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道德修养法和品德评价法这六个方法。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各个方法的考点有哪些。

(一)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1.语言说服法

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

运用语言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针对性;

(2)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3)引导总结。

这一方法考查概率较高。在这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语言说服法经常出现定义型单选题,需掌握关键字“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而把握正确选项。另外,题干问道:“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时,同样选择说服教育法。同时,还需要清楚语言说服法包括哪些方式,即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在考试中,这里可能会出现反选题,即“下面哪种方式不是语言说服法的内容”,经常会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事实说服法内容混淆,考生需要尤其引起注意。

当然,对于语言说服法的注意事项考生也需要进行主观题备考。

2.事实说服法

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广大考生需要清楚事实说服法具体包括哪些方式,即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在考试中,这里也可能会出现反选题,考查方式同语言说服法。

(二)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

在学校德育中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前进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动力。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这一方法考查概率中等,但通常比较简单。对于榜样示范法,考生需要掌握常考的名人名言,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以上均体现榜样示范法。此外,还要注意榜样示范法的注意事项也有可能出现主观题,即案例分析题,需要考生把握以上三点注意事项去作答案例分析题。尤其第一点注意事项“选好学习的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这里容易出现单选题需注意。

(三)实际锻炼法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包括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

这一方法考查概率较小,考生需要明确“老师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属于此方法运用即可。

(四)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这一方法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察概率较高,考生需要注意定义中的关键字“感染和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准确把握单选题、判断题等。同时需要注意情感陶冶法包括三个小类,其中环境陶冶考查频率最高,需要注意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对你微笑”等均属于环境陶冶。

此外,考生需要注意榜样示范法和陶冶教育法的区别。陶冶法强调情境对人的感化和熏陶,重情。而榜样法突出榜样者和示范者的作用,重行。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很多易混淆的客观题都会迎刃而解。

(五)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这一方法考查频率一般,考查集中在定义和实例型客观题,考生要把握定义中的关键词“自觉主动、自我反省”,主要强调自己通过一些方式进行道德修养。又如:“学生通过写座右铭提高修养”属于此方法的典型运用。

(六)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奖励

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的体验,进而强化学生的健康品德和优良行为的方法。

2.惩罚

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认真反思。

惩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否定,这是对学生不太严重的行为的制止和纠正;二是批评,这是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较为正式的否定评价,分口头批评和书面批评、对集体的批评和对个体的批评等;三是处罚,这是对学生较为严重错误的惩罚。

运用品德评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2)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3)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这一方法考查频率较高。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定义中此方法包括哪些方式,可能在考试中会出现反选题,尤其要注意“评比”“操行评定”这两个。此外,还要注意品德评价法有主观题的考查可能,需要留心注意。

最后,注意道德修养法和品德评价法的区别。道德修养法指自评,而品德评价法指他评。

二、德育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外、校外活动

(四)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六)班主任工作

这一点内容在考试中考查较简单,注意德育的基本途径这一单选即可。整体上德育途径可作为主观题进行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