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赠国霖

作者:李金魁

1971年为辛亥年,故老相传辛亥年当有大事,我从年初就开始盼,就盼着出点什么热闹,结果什么也没盼来,还得老老实实地种地。忘了是元旦还是除夕,我和国霖过年,为恒不在。冻肉、菜、罐头,还有点酒,虽不丰盛也过得兴高采烈,唠起串联的光辉革命事迹,就盼着“过七八年再来一次”。写了一段打油诗以志其乐。

残羹浊酒贺新元

香峰漓水意翩跹

寄语相约悬槐日

再洒彩墨染山川

高二四的唐立强猜测“悬槐”二字的意思,联系到“槐堂”,说我想应试“高中”,非我本意。

大革命时我和国霖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大串联,从东北出发入关,先串了香山天坛颐和园,北大清华陶然亭。然后南下,过黄河,过长江,过湘江,下漓江,驻节广西师院独秀峰。独秀峰上有人题字“一览众山小”,其实“一览数它小”,旁边的山都比独秀峰高。

在武汉游长江大桥,第一次看到长江,很激动,做了五言打油诗赠国霖

莽莽长江水,涛声动九州

志远行万里,胸阔纳百流

峡危浪亦奇,原平波更柔

君心当若此,无负一江秋

知青讲述真实故事(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1)

李金魁(前左)赵为恒(前右)

穆毓薪(左后) 于国霖(后右)

在大串联的年代

从哈尔滨出来的时候一个大部队,浩浩荡荡,到北京开始各奔前程,到武汉就剩我二人了。出去革了两个月的命,元旦之前回到家。

我国有句老话:“乐极生悲”,一点也不错,快乐的革命之后就走入了“悲惨世界” ——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有前途的广阔天地,徐媛(同班同学,后成为于国霖夫人)却把我们带入了虽然广阔却不太有前途的长水河农场。徐媛和国霖是一对似恋似不恋的恋人,国霖心里嘴上都恋,徐媛的心里也恋,嘴上却时恋时不恋,弄得国霖只好“紧跟”。徐媛忽然报名去长水河了,国霖也就只好也长水河了,于是我和赵为恒也就都长水河了。似乎有点冤,因为我没看见他俩谈恋爱,花前月下,河畔林边,都是我们三个散步,也许散步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她吧,就算恋爱了。仿佛记得那个时候似乎不太允许恋爱,或者不允许有实体动作的恋爱吧,只能心恋梦恋单恋,虽然我们都二十多岁了。规矩奇怪吧,但就是那样的规矩。

国霖在农场有过多种职称:大田农工,豆腐坊坊长,食堂司务长。因其为人宽厚,乐于助人,也有能力助人,故无论在哪干活,也无论干什么活,都能交到许多朋友。还曾办过“学校”,组织一帮高年级的同学给低年级的师弟师妹们讲文化课,虽然没什么成果,总是让大家有点上进的喜悦,算是荒野里的一丝春风。除了“正规的学校”,还有“野校”,是我俩合办的,就是给朋友们讲故事。

晚上宿舍里,七八个人聚在一起,听故事的小朋友备好了香烟、茶水、烤黄豆,惊堂木一拍,开书。都讲过什么不记得了,无非是中外文学作品,恍惚记得我讲过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国霖讲过福尔摩斯。有时没有固定的题目,瞎编、现编、合编。他开个头,信口开河地捏造几个人,杜撰几件事,热热闹闹地讲得天花乱坠。一旦讲不下去了,就换人分解,我来接着编,要编得合理,不能露馅。这是个手艺活,我的手艺着实不错,能接上茬,所以都不知道我们在胡编。2018年7月6日国霖过世了,整整4年了,去年2月为恒也走了,长水河群给他们都开了云追悼会。大家让我说点话,都知道我们是铁三角,我却一句也没说,说什么,再也不能和他们说话了,六十年的朋友都舍我而去了,岂是几句话能悼念明白的吗。

知青讲述真实故事(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2)

前左:赵福兴,于国霖,张坦,

后左:王冬,吕为

这是下乡在南北河畔

他们都曾经在豆腐房工作

(黄定天拍摄)

说远了。国霖还有一个职称:牙医。他家是牙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牙医。父亲在道外靖宇头道街开个牙病防治所,1958年公私合营了,也就是自己的买卖变成公家的,自己变成公家买卖的雇员。大概是1972年,国霖利用假期回哈尔滨学了治牙的手艺,带了一台脚踏的牙钻和一些药品回场开张行医治牙。有手艺,没执照,是当时的正当规矩。我当时在八分场诊所当江湖郎中,也是有手艺没执照。

国霖的牙钻就支在我们的诊所里,谁也想不清做豆腐的为啥还连带治牙,是贫下中农教育的好吧。我清楚地记得国霖的第一个患者是李小师妹,牙髓发炎了,疼得厉害,可以送到场部卫生院,不过那儿的大夫也都是二百五,还是相信自己的三中师兄吧。治疗的过程是钻开,放入砷杀神经,假封。关键是砷的量,放少了杀不彻底,放多了损害牙。从放进去之后二、三天,国霖就没消停过,战战兢兢地等,唯恐弄不好伤了那位女孩,最后、终于、没事,治好了。

知青讲述真实故事(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3)

左起: 赵为恒 李金魁 于国霖

真的靠治牙吃饭是在离开长水河之后。忘了是哪年,国霖扛着他的牙钻投亲靠友去宾县塘坊插队了,在那正式开了牙诊所。随后徐媛也去了,名目是投奔丈夫,夫妻团圆。我眼睁睁地瞅着,到底也没看明白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接头恋爱。其实不用接头,他们已经恋了十年了,还用再说嘛,平时远远的躲着,就是恋爱,不恋爱用得着躲吗,只有我傻乎乎地看不出来。徐媛是投奔丈夫,自然已婚,国霖却未婚,两口子,一个已,一个未,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才能出现这类合情合理的特定的怪事。当时国霖要是已婚了,就不能走;徐媛要是未婚就不能去,这就是逻辑。

至于以后如何又摆平了,我忘了,按理说应该是托人吧。“托人”是当年的行话,凡事都得托人,估计这话现在也许还时兴。按理说牙医应该是挺挣钱的,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却不然,因为人们没钱。大家都没钱,你怎么能挣到钱呢。拔个牙的收入可能是两个鸡蛋,或者是三斤米,还可能是一把小葱,运气好了一毛钱。国霖徐媛都宽厚,不管有没有钱,牙都一定认认真真地治好。自己家也有园子,饭还是能吃上的。在塘坊的伟大收获是生了两位千金,两个小丫头现在在美国也都儿女双全了,光阴流得太快了。

知青讲述真实故事(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4)

真正当牙医是从佳木斯医学院七七级开始的,在那念了三年书。徐媛和孩子在哈尔滨,正式的两地分居。分居是国人的现实和习惯,西洋人通常坚决不分居,因为他们可以不分,没有户口,不用购粮证,可以任意流窜。分居吗,难免会有分居的故事,年轻人有点故事才是年轻人。还没毕业就去了美国,亲戚担保去念书,又分居了几年。那时候我要是想念国霖了,就去看看徐媛,后来徐媛也走了,只留下两个孩子,当然最后孩子也走了。

国霖的目标是当牙医,有两道关必须得过:英语和学费。学英语真是难为他了,中学六年学俄语,佳木斯三年学日语,现在35岁了开始学英语,唉。都说美国的生活很幸福,挣学费的日子一点也不幸福,一年8万美元,怎么挣。在三十年后的“长爱歌”里他说了怎么挣:“收盘洗碗又除草, 别人房屋常打扫”。其实比这还艰难得多。1992年我到美国时,他刚刚获得了牙医博士学位,用了10年的时间,45岁了。还有一段有趣的的笑话。考牙医执照时考官听出他的英语不地道,就以和患者交流困难,质疑能否作牙医。他反问:哑巴能当牙医吗,考官当然不敢说不能,他加上一句:我比哑巴强点吧,获得执照。现在,不是现在,好了,两个女儿也都获得了牙医博士学位,开诊所挂牌治牙,脚踏的牙钻也早就鸟枪换炮了。

可惜,幸福的生活不过十五六年,2008年10月,徐媛病重,行将不治,我作打油诗赠二人,嘉其一生以慰之。

风雨同舟四十年

如山巨浪等闲看

沧海既济笑回首

似锦云霞满海天

知青讲述真实故事(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5)

1977年于国霖与徐媛结婚照

她临终时我飞去美国送别,神智已不请,连最后的几句话都没能说上,只能以挽联相送:

相夫成功,教女成才,懿德垂范千古

待人以诚,事业以敬,仁惠遗爱万家

次年为安慰国霖孤寂的心,我和夫人由加拿大飞到洛杉矶,陪他乘海轮游览墨西哥,也有小诗记其事:

飞天万里访洛城

浮海千顷问墨邦

不为南国风光好

只缘心系一线香

2013年我们三人又同遊欧洲,自驾车逛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无诗,留下了几张照片。2017年我和夫人与同学西遊落基山,东泛千岛湖,晚上酒酣耳热时忽然想起国霖为恒都不在身边,顿觉兴味索然,记下几句小诗:

万古冰川初登临

千岛湖风畅胸襟

小园对月频呼酒

醉眼遍认不是君

知青讲述真实故事(我的长水河知青经历)(6)

2013年作者和夫人关瑞珠陪同国霖自驾车游欧洲

这里的“君”就是国霖、为恒。现在他们二人都不在了,斯人也渺矣,梦中还偶尔可见。

20171124 原稿 — 20220706 今稿

徐媛去世后一个月,在巨大的悲痛中,国霖仿白居易的《长恨歌》写了《长爱歌》,记录他们甜蜜得心酸的爱情,和极其艰难的人生之旅。原诗不分节段,为便于理解,我把它分为八节,每节写了一句说明。今录全诗于此,作为对友人的祭奠。

长爱歌

于国霖

一 有女初长成

二 初恋结同心

三 长水生死恋

四 佳医恋双花

五 番邦求学苦

六 娇妻爱女聚番邦

七 欢乐颂

八 此爱绵绵无绝期

布衣岂敢思倾国, 知己多年寻不得。

徐家有女初长成, 媛叡明慧皆未识.

不因女流自放弃, 持才挤于群雄侧.

试考三甲压众生, 才高八斗显本色.

松花江水非湖池, 浪高亦能洗凝脂.

教汝习泳当尽力, 正是博得芳心时.

咏诗颂赋把头摇, 同观豫剧过元宵.

酷爱歌舞尽兴起, 精研文史数历朝.

应付考试忙无暇, 汲取实学忘昼夜.

校内名媛三千人, 三千不爱爱一身.

松花江畔日和夜, 帽儿山头秋与春.

高官显要成粪土, 平民百姓分门户.

远赴讷河结同心, 此生不负痴情女.

河水长流似青云, 想家之声处处闻.

难书之词未謦竹, 与汝同行亦知足.

为恒金魁伴我来, 四人低吟思乡曲.

前程无望憾此生, 幸有你我结伴行.

情欲浓浓岂能止, 爱意绵绵长万里.

万苦千辛奈我何, 深情挚爱不惧死.

山盟海誓心头收, 从此相许共白头.

荣华富贵求不得, 呵护妻女随波流.

人生机遇难求索, 大比之年登龙阁.

为求专学赴远行, 非是恩爱日日薄.

佳木斯市柳芽青, 无忘朝朝暮暮情.

滨城思君花无色, 携女佳医寻夫声.

心猿意马难驾驭, 俗子凡心不能去.

四丰山上蓬草中, 依稀可见留情处.

别时相拥泪沾衣, 依门西望等君归.

只为故国皆依旧, 远去他乡插新柳.

前程未卜紧锁眉, 别妻舍女泪自垂.

异国若有出头日, 当为阖家团圆时.

收盘洗碗又除草, 别人房屋常打扫.

海外求学事事新, 重做学生不嫌老.

夜卧冷寝不以然, 生吞洋文难成眠.

思妻想女茫茫夜, 梦中团圆怕亮天.

斯人待我情意重, 未知单衾与谁共.

夫妻分别整四年, 忽来聚首不是梦.

同在异乡为异客, 相爱以濡不落魄.

挂念二女日夜思, 团聚之路勤寻觅.

为解思念常通电, 一封家书读千遍.

闻女之言泪如泉, 远隔重洋难相见.

每日辛劳如登山, 酸甜苦辣在心间.

时事变化风云起, 认同学历变学子.

祖传专业梦成真, 运气机遇终将是.

今日抱得金玉扃, 明朝事业终有成.

志坚能把神鬼使, 千难万险心不惊

胸怀大志莫徘徊, 滴水穿石门自开.

闔家团圆梦已觉, 二女翩翩过洋来.

事事如意杯高举, 豪宅阔厅歌又舞.

娇女不娇皆肯干, 双双穿过风和雨.

不让老爸独称王, 书中名利不渺茫.

博士三个真叫绝, 祖业有继岁岁长.

女杰岂能居下处, 眼中博士如烟雾.

独自创业抒豪情, 风情款款挥不去.

双手推开门一扇, 财源滚滚金玉钿.

金玉不屑情弥坚, 四分八舍终相见.

萦怀往事咏成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何时再登蓬莱殿,重温少年轻狂时.

不愿化作比翼鸟,不愿变为连理枝.

今日今时今刻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作者:李金魁,祖籍河北抚宁,1946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省北安长水河农场八分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十年。1977年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习,为七七级,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198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完成博士后研究。1991年出国。2011年退休。

编辑:兴耀

来源:知青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