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品论社

要说近几年中国最火的儿童动画,非《小猪佩奇》莫属。

童话故事的现实隐喻(童话故事的现实隐喻)(1)

这只来自英伦、外表平平无奇甚至带着几分魔性的小猪,在进入中国之后短短几年时间,迅速红遍全国,成为近年来继喜羊羊、熊出没之后又一个风靡全国的儿童动漫角色。

豆瓣评分高达9.2分,足以说明这部动画片的火爆。

童话故事的现实隐喻(童话故事的现实隐喻)(2)

其热度甚至突破童话世界,进入了现实社会和成人世界,实现了儿童动漫文化领域中为数不多的“破圈”壮举。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已然成为中文网络世界现象级网红,在短视频风行的年代,这只小猪从线下红到线上,从儿童世界红到成人社会,也许那些成年人们从来没有正经看过这部动画片,但不妨碍她们成为佩奇的“忠实”粉丝。

只有那些跟随自家宝宝或主动或被动看过《小猪佩奇》的宝爸宝妈们,才会若有若无地感觉到,这部主打低幼益智的儿童动画片,似乎夹带着一些“私货”。

和大多数的儿童动画一样,《小猪佩奇》虽是一部学前动画片,其剧情却是“现实主义题材”,其故事情节并不仅仅局限于异想天开的儿童世界,而是把成人社会与现实生活融入到故事结构中。

在共七季将近两百集的《小猪佩奇》里,人物(动物)角色多达数十个,除了小猪佩奇一家,还有佩奇的朋友们和他们的家人们,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实很简单,而所有的爸爸们(成年男性角色)的工作也很接地气,有普通白领,有海员,有邮递员,有验光师,有兽医……充分体现了职业不分高低贵贱。

而相较于爸爸们(男性角色)那些中规中矩的工作,妈妈们(女性角色)的工作和社会身份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妈妈们的工作既有家庭主妇、收银员、护士、售货员这样偏女性的岗位,也有公交司机、救援直升机驾驶员甚至消防员这样理论上更适合男性的工作岗位,她们甚至还组建了一个由纯女性成员组成的“妈妈消防联盟”

作为一部以女童视角切入的儿童动画作品,对于一些男性观众来说,《小猪佩奇》在突出女性优点、宣扬正确的性别观念、强调男女平等方面,可能显得有些刻意了。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佩奇的父母,猪爸爸和猪妈妈的对比。

相较于粗心大意、屡屡闯祸的猪爸爸,猪家女主人猪妈妈的形象明显要英明睿智得多。她虽只是个家庭主妇,却比那个总是冒冒失失却又爱逞强的猪爸爸要靠谱得多,她曾不止一次“预言”猪爸爸因小心而犯下的错误,更曾在一次游乐园活动中以惊人的实力挑战了所有不可能实现的运动项目。

童话故事的现实隐喻(童话故事的现实隐喻)(3)

而另一位并不是那么重要的角色,兔小姐的故事,则让观众感到有些困惑不解。

在《兔小姐的休息日》这一集中,观众们会看到,兔小姐这个角色,居然同时是超市收银员、冰淇淋店售货员、公交车司机、救援直升机驾驶员,除此之外,在其他故事线里,兔小姐还曾经担任过图书馆管理员、吊车司机、博物馆工作人员等工作。

让兔小姐一人身兼数职,显然不是剧情里的bug,而是体现出了编剧和创作者的某种特殊用意。

对于这一点,有人解读说,兔小姐身兼多职的背后,隐藏着某种生物学上的寓意,因为兔子繁殖能力极强,出生后三四个月即可繁殖,且多胎多产、孕期短,因此《小猪佩奇》里的兔小姐并不是一只兔子,而是很多只兔子的统称。

这一略显脑洞大开的说法,虽然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却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

毕竟,兔灾一直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来源,兔灾自然不会发生在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欠发达国家),而将环保意识尽可能地植入到文艺作品中,向来是欧美文艺界的一种政治正确。

对于兔小姐身兼多职,另外一种解读认为,这是一种强烈的女权主义,主创刻意塑造一个“文能接待收银、武能救援灭火”的女性角色,其用意可想而知。

女权主义,也是政治正确。

然而,即使在许多人看来,《小猪佩奇》已经做得足够“正确”了,但在一些角度更刁钻、要求更严格的人看来,还远不够。

《小猪佩奇》原版即英文版就曾在英国本土引起过性别歧视争议,在其中一集《消防车》中,提到“消防员”时使用的是fireman,而不是已经更加“准确”的firefighter,这一“纰漏”也因此被伦敦消防局和英国女权主义者公开批评和抗议。

但实际上,这一集其实讲的是爸爸们烧烤失火、妈妈们充当消防队出动救火这样的反常规故事(毕竟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消防员都是男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而应该被归为是偏向于女权主义的,事实上确实曾有澳大利亚政客因此抨击其为“狭隘的女权主义”。

这只当红炸子猪万万没想到,在女性平权话题上,自己居然会遭受如此两极化的批判。

作为一部少儿动画片,《小猪佩奇》在致力于提倡男女平等、宣扬正确性别观、打破刻板印象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从猪爸爸和猪妈妈鲜明的性格对比,到工作能力逆天的兔小姐,再到由妈妈们组成的女性消防队……《佩奇》的主创者们已经尽可能的符合“政治正确”了,可还是不可避免地裹入争议。

这些年来,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但对于许多深陷其中的人们来说,她们往往无意识地陷入许多误区,其实真正的平权,并不在于谁更适合做消防员和公交车司机,而是在于,即使只是最普通平凡的家庭主妇也应该受到毫无偏差的尊重和理解,而非歧视或同情。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