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23年智能转向系统关键组件研究报告》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包括驱动、换挡、 制动、悬架、转向五大部分。其中,转向系统经历了从机械转向到液压助力转向再到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过程。如今,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作为智能底盘中重要一项的智能转向,即电动助力转向正快速普及,在电动助力转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线控转向也正逐步得到应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转向助力机构等,通过控制电动机产生助力进而实现转向,彻底摆脱了油液加压助力方式。其主要零部件包括扭矩传感器、电机、电控单元(ECU)等,其中:

智能转向系统结构

智能监测平台主要竞争者(智能转向关键组件研究)(1)

来源:知乎ZZ先生

趋势1:线控转向将逐步替代电动助力转向

线控转向系统(SBW)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主要区别在于SBW取消了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用传感器获得方向盘的转角数据,然后ECU将其折算为具体的驱动力数据,用电机推动转向机转动车轮。而EPS则是通过电机来辅助驾驶员的转向操作。

SBW相较EPS的优势在于响应灵敏度更好、智驾功能拓展性更高等方面。SBW不仅具有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所有优点,更可以实现机械系统难以做到的,角传递特性的优化。基于这些优势,线控转向系统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趋势2:有刷电机将逐渐转向无刷电机

相比有刷电机,无刷电机去除了电刷,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没有了有刷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电火花,这样就极大减少了电火花对遥控无线电设备的干扰。其次,无刷电机没有了电刷,运转时摩擦力大大减小,运行顺畅,噪音显著降低,运行稳定性也更高。再次,少了电刷,无刷电机的磨损主要是在轴承上了。从机械角度看,无刷电机几乎是一种免维护的电动机了,必要时,只需做一些除尘维护即可。因此,长远来看,无刷电机将逐渐取代有刷电机。

有刷电机与无刷电机对比表

智能监测平台主要竞争者(智能转向关键组件研究)(2)

来源:佐思汽研《2023年智能转向系统关键组件研究报告》

趋势3:传感器由滑动变阻式向非接触式过渡

滑动变阻式传感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传感器类型,虽然这种传感器的技术非常成熟,但存在由于滑动接触面的磨损及老化,导致传感器性能不稳定和寿命短的问题。相比之下,非接触式传感器则有着以下优势:

因此,在未来的传感器市场中,非接触式传感器有望取代滑动变阻式传感器,成为主流的传感器技术。

滑动传感器与非接触式传感器对比

智能监测平台主要竞争者(智能转向关键组件研究)(3)

来源:佐思汽研《2023年智能转向系统关键组件研究报告》

趋势4:8位/16位MCU正逐渐被32位MCU替代

在汽车MCU市场,主要有8位、16位、32位产品。8位MCU主要用于比较基础的控制功能,如座椅、空调、风扇、车窗、门控模块等控制;16位MCU主要用于下车身,如引擎、电子刹车、悬挂系统等动力和传动系统。32位MCU为汽车智能化定制,主要用于包括汽车动力系统、智能座舱、车身控制。

此外,转向系统控制单元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主要生产商有JTEKT、NSK Ltd、ZF TRW、耐世特汽车和Sono Koyo Steering等,同时这些企业正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例如,爱信、爱德克斯、捷太格特、电装四家企业就将各自具有优势的传感器、转向器、刹车等硬件与集成ECU相结合,建立了集成ECU软件的开发公司。

《2023年智能转向系统关键组件研究报告》目录

报告页数:143页

01、智能转向系统关键组件发展现状

1.1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概述

1.1.1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历程

1.1.2 转向系统产业构成

1.2 EPS电动转向系统构成和基本概念

1.2.1 EPS电动转向系统构成

1.2.2 EPS电动转向系统特点

1.2.3 EPS电动转向系统分类

1.2.4 不同种类EPS电动转向系统对比

1.2.5 EPS电动转向系统产业构成

1.3 SBW线控转向系统构成和基础概念

1.3.1 SBW线控转向系统

1.3.2 SBW线控转向系统特点

1.3.3 相关企业在SBW线控转向领域的布局

1.4 智能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4.1 趋势一

1.4.2 趋势二

1.4.3 趋势三

1.4.4 趋势四

1.4.5 趋势五

02、转向电机供应商

2.1 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2.1.1 转向电机概述

2.1.2 转向电机市场现状

2.2 转向电机供应商:日本电产

2.2.1 公司简介

2.2.2 营业收入

2.2.3 汽车领域应用

2.2.4 转向电机演进路径

2.2.5 转向电机产品(1)

2.2.6 转向电机产品(2)

2.3 转向电机供应商:德国Bosch

2.3.1 公司简介

2.3.2 合资公司简介——博世华域

2.3.3 汽车领域应用

2.3.4 转向电机及智能转向系统发展历程

2.3.5 转向电机产品(1)

2.3.6 转向电机产品(2)

2.3.7 线控转向系统产品

2.4 转向电机供应商:德昌控股

2.4.1 公司简介

2.4.2 营业收入

2.4.3 产品布局

2.4.4 公司客户

2.4.5 转向电机产品

2.4.6 方向盘管柱调节电机平台:基本信息

2.4.7 方向盘管柱调节电机平台:尺寸结构

2.4.8 多冗余助力转向电机平台

2.5 转向电机供应商:宁波德昌

2.5.1 公司简介

2.5.2 定点合作与企业客户

2.5.3 生产研发

2.5.4 产品布局

2.5.5 EPS电机业务发展历程

2.5.6 转向电机产品

2.6 转向电机供应商:捷太格特

2.6.1 公司简介

2.6.2 营业收入

2.6.3 公司客户

2.6.4 汽车领域应用

2.6.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产品布局

2.6.6 线控转向系统

2.6.7 转向电机产品

2.7 转向电机供应商:耐世特

2.7.1 公司简介

2.7.2 营业收入

2.7.3 公司客户

2.7.4 汽车领域应用

2.7.5 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7.6 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7.7 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7.8 模块化动力单元

2.7.9 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 MODULAREPS

2.7.10 高输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7.11 线控转向技术

2.7.12 转向电机产品

2.8 转向电机供应商:东兴昌电机

2.8.1 公司简介

2.8.2 营业收入

2.8.3 汽车领域应用

2.8.4 转向电机产品

2.9 转向电机供应商:易力达

2.9.1 公司简介

2.9.2 公司客户

2.9.3 汽车领域应用

2.9.4 电动助力转向及转向电机(1)

2.9.5 电动助力转向及转向电机(2)

2.9.6 电动助力转向及转向电机(3)

2.9.7 电动助力转向及转向电机(4)

2.10 转向电机供应商:浙江世宝

2.10.1 公司简介

2.10.2 营业收入

2.10.3 公司客户

2.10.4 公司主营产品

2.10.5 转向器

2.10.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10.7 智能转向系统

2.11 转向电机供应商:豫北转向

2.11.1 公司简介

2.11.2 汽车领域应用

2.11.3 转向器

2.1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12 转向电机供应商:德尔股份

2.12.1 公司简介

2.12.2 营业收入

2.12.3 公司客户

2.12.4 转向电机产品

2.13 其他转向电机供应商

2.13.1 联创汽车电子

2.13.2 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13.3 湖北恒隆集团

03、扭矩传感器供应商

3.1 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3.1.1 扭矩传感器概述

3.1.2 扭矩传感器主要类型及发展趋势

3.2 扭矩传感器供应商:海拉集团

3.2.1 公司简介

3.2.2 营业收入及业务布局

3.2.3 扭矩传感器(1)

3.2.4 扭矩传感器(2)

3.3 扭矩传感器供应商:Methode Electronics

3.3.1 公司简介

3.3.2 营业收入及业务布局

3.3.3 扭矩传感器

3.4 扭矩传感器供应商:FUTEK

3.4.1 公司简介

3.4.2 扭矩传感器

3.5 扭矩传感器供应商:TE Connectivity

3.5.1 公司简介

3.5.2 营业收入

3.5.3 扭矩传感器

04、转向系统MCU供应商

4.1 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4.1.1 转向系统ECU概述

4.1.2 转向系统ECU市场发展现状

4.1.3 转向系统MCU概述

4.1.4 MCU国内企业方阵

4.2 MCU供应商:JTEKT

4.2.1 公司简介

4.2.2 转向系统MCU

4.3 MCU供应商:恩智浦

4.3.1 转向系统MCU

4.3.2 转向系统MCU产品(1)

4.3.3 转向系统MCU产品(2)

4.3.4 转向系统MCU产品(3)

4.3.5 转向系统MCU产品(4)

4.4 MCU供应商:英飞凌

4.4.1 转向系统MCU

4.4.2 转向系统MCU产品(1)

4.4.3 转向系统MCU产品(2)

4.5 MCU供应商:瑞萨电子

4.5.1 转向系统MCU

4.5.2 转向系统MCU产品(1)

4.5.3 转向系统MCU产品(2)

4.6 MCU供应商:意法半导体

4.6.1 转向系统MCU

4.6.2 转向系统MCU产品(1)

4.6.3 转向系统MCU产品(2)

4.6.4 转向系统MCU产品(3)

4.7 其他MCU供应商

4.7.1 云途半导体

4.7.2 上海芯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7.3 德州仪器

更多佐思报告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请私信小编。

佐思2023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3年3月版)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国内)

高精度地图

合资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国外)

高精度定位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

汽车视觉算法

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

车载摄像头Tier2

数据闭环研究

ADAS域控制器关键组件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

汽车信息安全硬件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

汽车信息安全软件

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

红外夜视

OEM信息安全

乘用车底盘域控

自动驾驶仿真(国外)

无线通讯模组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

自动驾驶仿真(国内)

汽车5G融合

E/E架构

激光雷达-国内篇

800V高压平台

L4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国外篇

燃料电池

L2/L2 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核心部件

一体化电池

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

毫米波雷达

一体化压铸

自主品牌主机厂车联网

车用超声波雷达

汽车操作系统

自动驾驶重卡

Radar拆解

线控底盘

商用车ADAS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

滑板底盘

商用车智能座舱

矿山自动驾驶

电控悬架

商用车车联网

无人接驳车

转向系统

商用车智能底盘

无人配送车

线控制动研究

智能座舱平台

无人零售车研究

充换电基础设施

智能座舱Tier1

农机自动驾驶

汽车电机控制器

座舱多屏与联屏

模块化报告

混合动力报告

智能座舱设计

V2X和车路协同

汽车PCB研究

舱驾融合

路侧智能感知

IGBT及SiC研究

仪表和中控显示

路侧边缘计算

EV热管理系统

智能后视镜

汽车eCall系统

汽车功率电子

行车记录仪

汽车EDR研究

电驱动与动力域

汽车数字钥匙

智能汽车个性化

汽车线束

汽车UWB研究

汽车多模态交互

汽车音响

HUD行业研究

车载语音

汽车座椅

手势交互

车载天线

汽车照明

车载DMS

TSP厂商及产品

汽车镁合金压铸

OTA研究

自动驾驶法规

自动驾驶芯片

汽车云服务研究

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

座舱SOC

汽车功能安全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

汽车VCU研究

AUTOSAR研究

PBV及汽车机器人

汽车MCU研究

软件定义汽车

飞行汽车

传感器芯片

软件供应商

行泊一体研究

车载存储芯片

乘用车T-Box

智慧停车研究

电源管理芯片

商用车T-Box

车企数字化转型

汽车CIS研究

T-Box排名分析

自动驾驶融合算法

智能表面

车型供应商调研

小鹏G9功能拆解

AI大模型及自动驾驶智算中心

理想L8/L9功能拆解

蔚来丰田长城车机和座舱域控拆解

大疆前视双目与图达通激光雷达拆解

蔚来ET5/ET7智能化功能拆解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