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辽北铁岭市昌图县前双井镇(宇宙的尽头、昌图的大海上)
上篇文章叙述了农村饮用水源的演变过程,这回配套叨咕一下农村饮水器具的变化,回忆以来也挺有意思的。
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至1821年)以前,前双井地区是内蒙古科左后旗的牧场,居民为单一的蒙古族,他们在河岸搭蒙古包居住,饮用水直接取自河水,现用现取,用皮囊或者木桶运回蒙古包中。
嘉庆末年前双井地区解禁放垦后,涌入了大量闯关东的汉族人口,他们在这里定居后凿井取水,用扁担和木桶把井水挑回家中,屋里一般购置陶罐或者陶缸来储水,俗称“水缸”。水缸上面配有木头做的盖子,防止屋顶的灰土掉进缸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水缸也是临时避险(躲仇家、躲土匪)的场所。因为当时的房屋很低矮,门和窗户又没有玻璃,门是实心板门、窗户是糊窗户纸的,所以屋内光线很暗,人藏在水缸里头憋气猫在水下面从外面是看不到的。做饭或者洗脸用水时,用葫芦瓢从缸中把水舀出来。喝水时,也是直接用葫芦瓢喝生水。
水缸和葫芦瓢水舀子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在辽北投放细菌武器,昌图随即启动了爱国卫生运动,提倡居民不喝生水,以免传染疾病。
提倡不喝生水喝开水的宣传画
从此,前双井居民在生活中开始改喝热水或凉开水,就是用大锅把水烧开,然后盛入热水瓶中储存。热水瓶也由此成为居民家中必备之物,群众称为“暖壶”。当生产队去大田里干活时,就用热水瓶装上开水,放在地头,社员口渴时就到地头来喝水。
初期的热水瓶就是一个镀银的玻璃壶胆,外面罩上一个带把的竹壳,胆口塞上一个木头塞来保温。壶胆很脆不禁磕碰,一旦打碎,就直接去供销社再买一个新壶胆,装进竹壳里继续使用。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坐马车跟着大人去地里秋收,干完活回家时,我姥爷赶车,走到屯子南头某某家的门口,姥爷停了车,让我把车上的热水瓶给某某家还回去。那时候小啊,脑袋不转个,我自己就抱着热水瓶(铁皮壳的)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结果落地时没站住趴在了地上,只听砰的一声,壶胆就磕碎了,害得姥爷给人家赔了一个壶胆。
热水瓶(暖壶)的进化过程,从左向右依次为竹壳、铁壳、塑料、不锈钢暖壶
20世纪60年代,随着轻工业的发展进步,金属器具广泛走入前双井大众居民家庭:挑水用铁皮水桶,舀水用铝水舀子,烧水用大锅或座在煤炉上的铝茶壶,装热水用薄铁皮或铝壳的热水瓶(顶部有一个圆柱形的铝盖,取下来可以当杯子用),在家里喝水用搪瓷杯,在户外喝水用铝军用水壶。到20世纪80年代末,葫芦瓢、竹壳热水瓶基本消失。
20世纪60至90年代的主要饮水工具——煤炉茶壶和搪瓷缸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塑料水舀子、塑料外壳热水瓶、塑料桶,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不锈钢水舀子、不锈钢外壳热水瓶。
水舀子进化过程,从左到右依次为铝水舀子、白铁水舀子、塑料水舀子、不锈钢水舀子
20世纪90年代后期,使用聚合材料、带软把手的太空杯面世(最初的太空杯是半透明褐绿色的杯子),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迅速淘汰了学生手中的搪瓷水杯和军用铝水壶。
早期的太空杯
世纪之交,电“热得快”迅速普及开来,可以直接在热水瓶里烧开水,三四分钟就能烧开,基本上取代了大锅烧水和煤炉茶壶烧水。使用聚合材料的塑料桶得到居民青睐,取代了铁皮水桶。
2000年左右大出风头的热得快
2005年左右,玻璃真空杯、金属真空杯盛行,分别成为室内、室外的主要饮水工具,至此搪瓷水杯被彻底淘汰。
2005年左右开始流行的真空水杯
2010年后,前双井居民广泛使用各种小家电,电热水壶、带加热功能的室内饮水机、电磁炉水壶都成为寻常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烧水迅速,基本上实现开水即用即取,开始逐渐淘汰使用了半个世纪的热水瓶。
2010年后进入农家的饮水电器:电热壶、饮水机、电磁炉水壶
作者简介:80后,历史、文学、地图爱好者。生于吉林,长于辽宁,求学于黑龙江,读点书,写点字,画画图,走走路。年逾不惑,平凡生活,争取高质量地再活三十年,亲眼看看中国梦是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