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杨 飒 陆 健 严红枫 曾 毅

在去安吉余村的途中,平坦的道路、满眼的绿色,让人恍惚以为不是去农村,而是去另一个城市。缓缓行至余村的地标性物体——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字的大石头前,联想起余村这十多年的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

过去的余村,靠山吃山,开山采矿、烧石灰、做水泥,整个村子都是“灰头土脸”。2002年起,余村下决心关停矿山、水泥厂。缺少了收入来源,村民怎么办?村民潘春林过去就在村里的矿山采矿,矿山关停后失业。好在他没有放弃,借钱改造家里的房子,开始办餐饮。没想到,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生意越做越大。在采访的过程中,潘春林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那是真正地发自内心的满意和富足。

这片土地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片大地充满生机)(1)

杭州市拱墅区西湖文化广场旧照。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光明图片

这片土地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片大地充满生机)(2)

现在的杭州市拱墅区西湖文化广场。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光明图片

从安吉天荒坪镇文化站站长岗位上退休的李俊贤,用30多年的剪报习惯见证了余村30年的发展,内容包括绿色发展的重要报道、余村变迁的点点滴滴……剪报笔记本仿佛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沉甸甸的,那是历史的重量,也是发展的重量。

田园鲁家村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受益者。在确立了发展家庭农场的想法后,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带着PPT四处招商引资,吸引有意向的人来投资。朱仁斌甚至被称为“PPT书记”。当时的他没想到,现在的鲁家村早已不需要四处吆喝吸引投资,而是可以筛选想要来投资的项目。坐着小火车穿行在各个家庭农场,路边咖啡厅、多肉养殖棚、风格各异的民宿酒店……交相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美不胜收。

在浙江,“住城市不如去农村”名副其实。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今天的浙江,不仅完美呈现全域大花园格局,而且各处生机盎然,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这片土地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片大地充满生机)(3)

20世纪90年代湖州市南太湖小梅口旧貌。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光明图片

这片土地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片大地充满生机)(4)

今日的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小梅口渔人码头。项飞摄/光明图片

作家徐迟曾用“六十六个水晶晶”来赞美自己的故乡南浔,到了南浔就会发现,水晶晶南浔恰到好处。中国丝绸文化、蚕桑文化、渔文化和湖笔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作为湖州“开放东大门、创业新高地”,水晶晶南浔正在被重塑,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是南浔的新目标。

在宁波市镇海中学和北仑区霞浦党章学堂,红色的力量鼓舞人心。镇海中学里的红色历史遗址随处可见,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直观的党史教育,赓续红色传统。北仑党章学堂重点展示张人亚同志的革命历程、张人亚家庭共同守护珍贵文献的红色事迹、北仑区委传承张人亚精神的当代作为等内容。这两地十分巧合的联结之处在于,保存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张人亚就是镇海中学的第一届校友。这样的红色精神不仅激励着年轻的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激励着北仑霞浦街道的人民把红色力量注入日常生活的建设之中,让环境更美,让生活更多彩。

一路走来,浙江的生机和活力令人瞩目,这是一片发展的大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大地!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