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1)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2)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3)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4)

登最高峰作歌

一峰如伞张半空,群峰罗列儿孙同①。

百三十丈拔地起,我提藤杖来争雄。

紫峰阁前盘折上,一气苍茫迷俯仰。

石脚全如水欲行,松梢只觉云生响。

穿云冉冉身透云,下方指我云中君②。

我从云端视来路,是山是云都不分。

大江千里横匹练,两点金焦中隐现③。

估帆杂沓向瓜州,到眼微吹雪一片④。

此时那不怀抱开,凭栏忽动江南哀。

铜驼石马尔何物,西风萧瑟埋蒿莱⑤。

起呼三茅君,与子同一杯⑥。

青天不可语,白日还相催。

英雄事往战骨堆,六朝宫阙几劫灰。

人生不饮胡为哉?

醉骑茅龙欲归去,长江浩浩天风来⑦。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5)

【作者】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6)

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征,号谷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十四年(177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曾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能诗,工骈文,尤工曲子词,诗笔清淡秀丽,古体藻采丰赡。有《有正味斋诗集》、《有正味斋骈体文》、《有正味斋词集》等。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7)

【注释】

①一峰如伞:栖霞山形状如伞,故又名伞山。

②云中君:传说中的云神。

③匹练:白绢。常以形容奔驰的白马、光气、瀑布、水面、云雾等。金焦:镇江的金山和焦山。

④估帆:商船。杂杳:纷杂繁多。

⑤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也用于借指宫殿或京城。石马: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

⑥三茅君: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凤翔峰顶曾建有三茅宫,祭祀三茅君。“起呼”句原注:“上有三茅君殿。”

⑦茅龙: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汉刘向《列仙传》记载,呼子先乃汉中关下的卜师,高龄百多岁,临终时,对酒店老妇说:“赶紧打点一下,我与你一起去拜见中陵王。”夜晚有仙人带着两条茅狗来到,呼子先令老妇骑一条,竟然是龙,二人朝着华阴山飞去。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8)

【赏析】

摄山因形状如伞,故又名伞山。此诗正由此破题,并将凤翔峰外的其他诸峰比作儿孙罗列,以显示主峰的高峻。作者手持藤杖由紫峰阁前蜿蜓而上,很快便到达山顶。将登顶称为与山峰“争雄”,气势豪迈。回望山下,眼前苍茫一片,如流水般动荡,松树梢上只听闻云朵的响声。作者在云间穿梭,下面的人都戏称其为云中君,这是典型的夸张,也带有丝许幽默。接下来,诗歌描写作者登顶后看到的景色。作者站在山顶,就如同站在云端,回首来时路,究竟是山还是云层,已经很难辨认了。长达千里的长江如同一条白绢环绕在山边,远处金山与焦山也若隐若现。众多帆船纷杂地驶向瓜洲,到达眼前时仿佛吹过一片白雪一样。作者对眼前的诸多景色详加描述,生动形象,宛在目前。站在如此高的山顶,心胸自然开阔了许多,诸多历史往事涌到眼前,故而作者说是“凭栏忽动江南哀”。所谓“江南哀”,主要是感叹六朝、南唐、明代等以南京为都城的王朝的兴亡:“铜驼石马尔何物,西风萧瑟埋蒿莱。”铜驼、石马之类的古迹,如今都已随着秋风埋没在蒿莱里了。生命有限,应当及时行乐。千年以前,大诗人李白就已在诗歌中多次表达了这个道理。而今作者亦有这种想法,他站起来邀请三茅君,面对滚滚长江和浩浩天风,狂歌痛饮,表现出一种乐观狂放的心态。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9)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10)

附注:《诗栖名山》一书是由程章灿教授主编,选录了自南朝至民国95位诗人的126首题咏栖霞山的诗书。

摘录:《诗栖名山》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11)

登山诗一首(诗栖名山登最高峰作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