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也反映了女子的悲惨,话说女孩真的不能读书吗?

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女地位的差距非常之大,同时也衍生出了“男尊女卑”这一恶习,在古代,百姓和贵族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封建传统更多的只是约束百姓,富贵的家庭的女孩一般是要读书的,只不过不能去私塾读书,只能在家请教书先生读书。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牡丹亭》就充分证明了这点,只不过祝英台是女扮男装,若是她不去学堂,家里人也会给她安排教书先生的。

在《牡丹亭》里,小姐不仅有专门的书房还有专业水平极高的教书先生,还有一个在旁边随时伺候的伴读丫鬟——春香。

乡村趣事小品(陪读丫头在学堂直播小品)(1)

昆曲《春香闹学》源于明代汤显祖《还魂记》传奇中的《闺塾》,因脱离原本作为散出独立演出,明清时期称作摘锦、散剧或集戏,即今之折子戏。

《春香闹学》是由开场、背书、写字和询景四部分情节构成的。

其中最令人捧腹的就是“背书”了。

陈最良要检查昨日上的书,丽娘言道已经背熟,春香就股勤地跑到先生跟前说:“先生,小姐说温习熟了,只待先生讲解讲解。”陈最良一听,问道:“春香你呢?”春香心里一惊,然后面朝观众,右手指自己,拖长声音念:“我么——”用眼角一扫先生,遂两眼左右转动,急中生智——她仰着头晃动着身子,以十分得意的神情说:“我是烂熟的了。”

陈最良根据多年的受骗经验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她,偏要春香背来。随着小锣一击,春香心里一惊,然后着急地转动眼珠,想出了主意—央求先生。

陈最良异常果断:“烂熟的了,自然要背呀。”内心无着的春香无意中看到小姐,眼睛一亮,轻轻地跑到小姐跟前,用眼神示意,悄悄地说:“啊,小姐。先生叫你背书。”小姐却道:“先生叫你背。”两人一番争执,被先生识破。春香无奈至极。

接着陈最良让她面朝前背《关雎》,春香满面愁容,右手扶鬓,无目的地向右上方翻瞪两眼苦思冥想,之后又左手扶鬓向左上方想,可是一句也想不起来。

先生有些不耐烦,拍着醒堂木说:“背呀!”却把春香吓了一跳,她埋怨道:“哟!人家刚想起一个字来,被你这一‘背呀’又碰回去了。”边说边学先生拍醒堂木的样子,很是逼真。她实在想不起来,暗求小姐提醒。

小姐刚说一个“关”字,春香便豁然开朗,面部愁容顿消,但只重复地念“关、关、关……”,又想不起来了。每提下,她就恍然大悟地接上,刚背到“雎鸠在……雎鸠在……”,又是一片空白……

您是否被我的一番介绍说动心了呢?

不知道哪里能看到?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听戏APP,好戏连台,高清放送

乡村趣事小品(陪读丫头在学堂直播小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