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1)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林冲前期活得挺憋屈。

本来林冲好好的,虽然官不大,但是工作稳定,妻子贤良,家庭事业都还好。后来,由于林娘子被高衙内看中,两次调戏不成,高衙内还被林冲吓得不轻,眼看着就剩一口气命,他还是念念不忘林娘子。

高俅心疼这个干儿子,决定害死林冲,这样就能让高衙内把林娘子霸占了。

他跟陆谦、富安一合计,定了个歹毒的计策,先是卖刀给林冲,又故意喊林冲看刀,使得林冲持刀误入白虎堂。再以后,林冲被发配,几次差点被害死,实在太惨了。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2)

很多人痛骂林冲窝囊的同时,用武松做了对比。

武松曾醉打蒋门神,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飞云浦上连杀四人,在张都监家复仇时,杀了张都监家十五口人,看起来机智、神勇又无敌。

于是有人就问:如果武松误入白虎堂,他会杀了高俅吗?

我的答案是:武松不会杀了高俅,他也会被陷害,也会被发配,发配的路上他也会被董超和薛霸杀,只是那会儿可能没人救武松,武松要靠自救。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3)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林冲当时的处境,就知道了。

诚然,高衙内调戏林娘子两次,但是这不代表高俅就一定要弄死林冲。读者开了上帝视角,知道高俅要害死林冲,但是林冲不知道。

因为在此之前,林冲和高俅并不是仇人,甚至可以说关系不错。

比如林冲买了宝刀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说要和高俅比刀,还说高俅有一把宝刀,几次借看他都没愿意。如果关系差,林冲会去问高俅借刀吗?当然不会。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4)

这种情况下,林冲买了刀,有人说高太尉叫他带着刀来看,林冲会想到高俅是在害他吗?想不到的。如果林冲能想到,那他也不会去太尉府了,即便去也不会带着刀。

林冲到了白虎节堂,看到四个字后,才猛然醒悟,白虎堂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处。这说明,林冲知道这个地方,但从来没去过。这种情况下,别人把林冲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能知道那就是白虎堂吗?当然不知道。

也即是说,林冲不知道高俅要害他,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是白虎堂。直到林冲闯入白虎堂,被送到开封府,他才反应过来,这是高俅陷害自己。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5)

而且,严格来说,那会儿林冲的确带刀闯入白虎堂,高俅抓他也是合理的。

后来,林冲刺配沧州,在野猪林时,董超薛霸差点打死林冲,幸亏鲁智深出现,这才救了林冲。

面对董超和薛霸的加害,林冲没有让鲁智深杀了二人。很多人不理解,又痛骂林冲窝囊,其实林冲做法是对的。因为杀了公差,死罪难逃,那时候的林冲还没到绝境,他还想着服刑后回去,做个正常的人。

再以后,林冲看守草料场,又差点被害死。那时候,他对高俅才是恨之入骨,可他已经没机会再杀高俅报仇了。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6)

林冲落草梁山后,高俅曾被活捉到梁山,那时候林冲也不能杀高俅报仇。因为宋江有将领,不许杀高俅,毕竟高俅是宋徽宗身边的红人,宋江要完成招安大业,自然不敢杀他。

总之,林冲在白虎堂不杀高俅,是合情合理的。

假如把林冲换成武松,武松会杀了高俅吗?一定不会。

武松虽然神勇,可也不是不讲道理。如果他带着刀闯入了白虎堂,就是犯法,高俅让人抓他也是正常的事情。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7)

人家走正常程序抓你,你能一刀就杀了人家?没有这样的道理,武松也不是这样的人。

不信的话,您看看这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武大郎被西门庆、潘金莲害死,武松找到人证、物证,走正常程序报仇,到县衙去告西门庆。知县没理他,武松一刀杀了知县吗?没有。

醉打蒋门神之后,张都监栽赃嫁祸,陷害武松。武松被人抓住,还搜出了赃物,直接交到知府,武松一刀杀了张都监吗?一刀杀了知府吗?还是没有。

蒋门神夺了施恩的酒店,施恩请武松帮忙。武松打死蒋门神了吗?依然没有,只是制服他而已。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8)

没有被逼到绝境,谁肯杀人?林冲不会,武松也不会。

所以,假如武松误入白虎堂,他一样不会杀高俅。但是,如果武松在野猪林快被打死时,也许他能挣裂身上的绳子和枷,干掉董超和薛霸。

喜欢武松可以,不喜欢林冲也行,只是不要捧一踩一。

林冲更像是现实中的普通人,遇到事情需要一忍再忍;武松则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反应,看不惯的事情或者遇到不公平对待,想直接反抗。

我们都想做武松,但我们可能都是林冲,不敢反抗,或者无法反抗。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9)

其实,武松、鲁智深那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看起来风光,真要是做起来也不容易,也很苦。鲁智深救了金翠莲,打死镇关西,很多人会说他侠义,但鲁智深的结果是弃官逃命,流落江湖,不得不做和尚避罪。鲁智深救了林冲,现实也很残酷,他连和尚都做不得,只能落草做强盗。

所以,智真长老后来看到鲁智深,说了一句“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

武松为哥哥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以暴制暴,看起来很过瘾,但是武松从此没了官,还成了犯人。

武松醉打蒋门神,惩奸除恶,看起来快意恩仇,但随即就被报复,差点被害死在狱中。

武松怒杀张都监全家,为自己报了仇,可是从此以后他只能改头换面,做了头陀,落草二龙山。

梁山好汉武松最终杀高俅(如果误入白虎堂的是武松)(10)

武松后来见到宋江,第一反应就是希望皇上大赦天下,希望以后招安。为什么?因为谁也不想天天做强盗,刀头舔血过日子,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提心吊胆活着。

《水浒传》的现实之处,就在于此。底层好汉,看起来风光,实际上活得也很不容易。能好好生活,谁愿意做强盗呢?如果不是被逼无奈,鬼才愿意做强盗。

真要是读懂了水浒,就会理解林冲的苦,也会理解宋江的苦。

所以,我个人建议,读者不要把水浒当成爽文来看,当成现实文学来读,再设身处地站在好汉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站在上帝视角,轻易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