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壶记忆茶的味道、用沸水冲泡茶的馨香,就这样茶缓缓的、娇羞的在壶中跳舞。水和茶在壶中相遇,泡出一碗茶汤,茶香飘逸。

六大茶系,绿、红。黄、白、黑加乌龙茶,绿茶是开山老祖,世界销量第一、产量第一的茶系。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1)


【绿茶】

十二世纪开始出现。

《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除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直到现在,大多数特级绿茶的炒制也是效法这种工艺。《茶笺》又说:“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炒制方法也不止一种。

绿茶适合电脑族、肥胖三高人群,低血糖、胃寒者不宜饮用。最好的茶当属明前茶。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2)

【黄茶】

由青茶演变而成,大致时间在1570前后。

《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3)

这段话意思是由于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正是由于这个失误,人们发现黄茶的制法。

【黑茶】

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

宋朝时期内地绿茶远销西北牧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蒸制为边销团块茶,便于长期远运。压缩体积后,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

黑茶要经过20多天的湿堆才能变黑。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对黑茶变色过程有了认识,十六世纪时,发明为黑毛茶的制法。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而后烘干。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4)

黑茶主产区在云南、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地。黑茶其貌不扬但是沉稳大气,适合各类人群。

【白茶】

起源于公元1796年。

白牡丹是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在建阳水吉创造,后来传入政和、福鼎。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有白叶茶和白芽茶。

白茶属于茶中珍品,滋味清淡,可回甘,具有护肝解毒、平衡血糖、防暑降温的好处。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5)


【乌龙茶】

1725年前后,在福建安溪创制。

人们认识到先红后绿的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优美,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

产地在福建广东、台湾。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6)

【红茶】

六大茶类的特点与产地有哪些(六大茶系分别何时起源)(7)


起源于16世纪。

开始出现的是小种红茶,不久又简化鲜茶叶加工,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温和暖胃、更适合女性和体质偏寒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