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筹建于1981年,现有学生3000人、教职工267人,少数民族师生占90%,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教学实践中,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项教育”,引领各族师生心怀大格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化民族团结的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迪庆)(1)

抓思政教育 确保与党的教育方针同向同行

建立“党建引领、德育为首、安全为先、教学为重、树好形象、做好总结”和“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果”的“6 3”的工作机制,以家长参加“入学第一课”、专题讲座等方式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将改革发展成就、先进典型、感人故事案例纳入思政课堂,强化思政优质教师团队建设,每学年开展1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课说课比赛,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抓励志教育 引导学生胸怀远大目标

2016年以来,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和读、思、行“三大步”励志教育,组织思政课教师团编写励志信,鼓励学生经常性学习励志信。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抓感恩教育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深入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感恩主题教育。通过宣讲百年党史成就、脱贫攻坚成就、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讲好高原农牧民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享受优惠政策的感恩故事,增强“五个认同”,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抓文化育人 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根脉

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以举办播音主持、辩论、演讲等方式巩固提升,普及率达100%。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书法比赛、话剧表演、“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聘请党史学者为学生讲授“红军长征过迪庆”等红色故事,聘请藏医药、尼西土陶、唐卡、民族歌舞等民族文化传承人进校园言传身教,让各族学生在学、思、践中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抓载体感化 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感召力

学校建设了展现中华民族奋斗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民族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厅,使之成为每届新生入学第一站,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化、常态化发展。并创新开展民族团结“十个一”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年计划、月推进、周落实,让学生在实践中答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问卷。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