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它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

借助对方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其实,用中国的一句俗话就可以轻易概括:换位思考。

在阅读《红楼梦》时,如果采用【共情】法,与其中的人物“换位思考”,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今天先来看看贾赦。

红楼梦尤二姐与贾赦(共情法读红楼梦)(1)

贾赦

贾赦,字恩侯,荣国公贾源之孙,贾代善和贾母的长子,贾政、贾敏的长兄,邢夫人的丈夫,贾琏、贾琮、迎春的父亲,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

在《红楼梦》中,贾赦被塑造成了一个无耻之徒,他生性好色,姬妾成群,“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里和小老婆喝酒”;

关于贾赦的劣迹,书中主要有以下三处:

1、第四十六回,想要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做妾,不惜威逼利诱鸳鸯的哥哥,后来遭到贾母的怒斥方才作罢,后用银子买了嫣红来代替鸳鸯。

红楼梦尤二姐与贾赦(共情法读红楼梦)(2)

鸳鸯事件

2、第四十八回,勾结贾雨村,强取石呆子的扇子,最后石呆子家破人亡,古扇悉数归了贾赦。这个情节没有正面描写,是通过平儿叙述的。

3、女儿迎春的婚嫁之事。女儿迎春被他作为抵债的工具嫁到孙家,被孙绍祖折磨而死,“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红楼梦尤二姐与贾赦(共情法读红楼梦)(3)

贾迎春

以上三条,是普通读者、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劣迹”,如果站在一个国公府的大老爷、一位朝廷正一品武官的角度来看,结论或许会截然不同。

首先来看看贾赦的状况:

正一品武官,妥妥的功勋贵胄,不用工作就有工资、有地位;

但是,他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却没能承袭爵产(敕造荣国府),不住在敕造荣国府中,而是住在一墙之隔的荣国公老宅。

另外,他是堂堂国公府的长子,现在是国公府的大老爷,竟然被家族边缘化,被排斥在了家族的管理之外!

真是难以想象,贾母对儿子会有多大的不满才会做出这种安排!

明白了贾赦的状况,我们再来看看贾赦的那三条“劣迹”:

1、强娶鸳鸯事件。

贾赦有权、有钱、有闲,多娶几个小老婆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夫多妻”的腐朽制度正是为了这种人而存在的。

他娶鸳鸯,从律法上、家法上并没有任何不妥,如果鸳鸯同意,说不定会成为贾府中的一段佳话,正是所谓的“一树梨花压海棠”。

贾赦想娶鸳鸯的动机是什么呢?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为了美色。

由国公府的大少爷成长为大老爷,贾赦可谓阅女无数,鸳鸯并不是那种倾国倾城的美人,贾府中比她年轻、漂亮而又喜欢“攀高枝”的丫环多的是,贾赦看上的绝不是鸳鸯的美色。

如果真要纳妾,后来买的嫣红比鸳鸯更为合适。

红楼梦尤二姐与贾赦(共情法读红楼梦)(4)

我认为,贾赦想娶鸳鸯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是儿子对母亲的报复;

贾赦的状况源自母亲的偏心,但做为儿子又能如何?

既然母亲离不开鸳鸯,那自己偏要把她娶到手中,就当做对母亲的报复。

第二是为了争夺家族的权和利。

一旦老祖宗归了西,家族的权和利如何分配?

对于自己的儿子贾链和儿媳妇王熙凤,贾赦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现在他们已经在琢磨老祖宗的东西了,最后能给自己留下多少?

正因为鸳鸯手握大权,贾赦才想将其纳为小妾,这样便可以从内部攻陷贾母,不仅可以打压贾政一方,也可以为今后的事情早做安排。

这一点贾母是清楚的,老人曾说过:

“我通共剩下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弄开了她,好摆弄我!”。

总结来说,“鸳鸯事件”的本质是家族中的老大和老二争夺家族权利的一次斗争,谈不上谁对谁错。

谁又知道,老大之所以落到今天的地步,有没有老二在背后搞鬼?

老大是武官,老二是文人,而文人在背后搞些小动作再正常不过,否则怎么能叫“假正经”呢。

2、石呆子事件。

书中写道:

“贾赦知道后先是吩咐贾琏找到石呆子,出重金购买。扇子是石呆子的传家宝,他执意不卖。”

首先,贾赦是想用重金购买的,最后是贾雨村“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将他拘押,并且抄没家产。石呆子被弄得家破人亡。古扇悉数归了贾赦所有”。

可见,最后是贾雨村那“饿不死的野杂种”为了巴结国公府的大老爷而作出的恶事,贾赦虽不是无辜的,但也不过是个从犯而已。

3、迎春的婚事。

迎春最后的结局令人痛哉!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父亲贾赦为女儿择婿不善,是悲剧的最主要原因。

但如果认为贾赦为了“五千两银子”而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我是万万不敢认同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五千两银子或许是个极大的数目,但对于贾赦来说,也只不过是几把稀奇的纸扇,或者几位娇艳的姬妾。

那,贾郝为什么不顾众人的反对,要将女儿嫁给孙绍祖呢?

先看一下书中对孙绍祖的介绍:

“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 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至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 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第七十九回)

可以看出,孙绍祖不仅长得帅还有能力,更有兵部实权,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贾家本就是军伍之家,将女儿嫁给一名军官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另外,此时距离贾家被抄已经时日不多,贾家不可能没有丝毫觉察,在这个关键时期,贾赦将女儿嫁与一个有实权的武官,是不是有自保或者保住贾家之意?

迎春的悲剧与父亲的择婿有关,但与她太“木”的性格也有极大的关系。

她对内不能操持家政,对外不能迎来送往,只能做一只手捧《太上感应篇》的美丽的“花瓶”,对正处于上升期的孙家起不到任何作用。

可以说,做为武官的贾赦将女儿嫁给了一名年轻英俊、家资饶富而又前途无量的年轻军官,本身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错误。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女儿性格又极为懦弱,这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最后总结一下贾赦其人:

贾赦是贾家除贾母以外,政治地位最高的一位,但他在府中的待遇与他的身份地位极不相称,袭了爵位却没有袭爵产,作为家中长子却不能管理家务。

贾赦自小在以军功起家的国公府长大,是一位典型的纨绔子弟,最被诟病的地方就是喜好女色,但他的小老婆是买来的,不违律法,不违家法。

强娶鸳鸯失败后,就连贾母都说:

“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

在喜好女色方面,贾赦比起后辈的贾珍、贾链、薛蟠、孙绍祖之流,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至于喜好古玩之事,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反倒不是什么毛病,贾母房中,秦可卿房中,以及贾家各房子弟手中,谁没有几件稀奇的珍宝?谁能保证它们都是干干净净得来的?

认识贾赦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前提:

贾赦是一员武官,少时以练习骑射为主,读书甚少,不能用太多儒家文人的标准去衡量他。

如果仅仅把他看做一名武官,或许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