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坚持写作已有三年了,虽然期间也有断断续续地终止,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三年的写作习惯,让我受益颇深,也感触良多。从以前提起笔不知道从何入手,到现在至少可以清楚文章的主旨,虽然有些文章还是平铺直叙,晦涩难懂,但至少自己对于喜欢的事情坚持了下来,不敢说每天写点文字,至少在工作期间基本都在坚持。

喜欢真是个好东西,一旦你养成了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去执行,对于写作我也是如此。我喜欢每天早早起来,大约凌晨五点左右,不用开灯,躺在床上进行写作。感觉在这样漆黑的环境里,头脑是清净的,没有外界事物的打扰,一切都是那么安详平和,在这一刻我就是自己的王,主宰者我精神世界的一切,让它在脑海中纵横驰骋不受约束。

人到中年,突然就想要为自己培养一个习惯。寻寻觅觅,最终决定让自己的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总是熬夜一样改变不了的习惯。没有什么能一下拯救你,就像没有什么能一下打垮你一样。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刺激就可以改变事实,那样只会是自暴自弃。其实每个人都一样,都有自己的野心又都有脆弱的时候。只是有些人在每个可以选择放弃的节点,都选择了前行。

一旦养成了写作的习惯,那就要求自己进行大量阅读和思考。如果没有大量的输入,又怎么可能有输出呢?写作这东西,不像是科研创新,可以凭空创造一个事物出来,它必须是有历史的延展性的。如果脱离了时代这个大环境,再华丽的辞章都不过是文字的堆砌,言之凿凿,却没有深意。

如何学会真正的自律(保持自律才是最好的天赋)(1)

自律力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那些哲学家、思想家,甚至作家的作品可以千百年流传于世,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影响,可以传世千古。文章的妙处就在于和说话一样,引人深思,启发人的观点,并改变自己的思想而去行动。作为自己而言,可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至少可以修身养性,不断自我精进,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也是一种不错的成长之路。

古人说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在强调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也曾看到那么多的典故传说,比如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等。虽然说在古代科举考试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但这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发展。颜真卿在《劝学》中说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呀,这样的道理前人早都总结出来了,可是现在还有好多人却不以为然。

其实不论是学习也好,还是工作也罢,最终都需要我们要足够的自律。如果一个人不能够自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事的时候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想他这一生可能也就这样了。

不经意间,我们身边的人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一类不再学习,停下来追逐即刻的享受;一类面向未来,在诱惑面前自律节制。后一类人,看似日子过得辛苦,却因为这种“辛苦”获得更多选择的自由。其实人与人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在我看来无非就是自由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高大上的我们姑且不说,最基本的时间自由,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太多的人为了一日三餐,为了那碎银几两,奔波劳碌,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要改变人生,我们就应该学会自律,因为它是让自己变好的第一步。如果觉得一下子改变很难,不妨从小处着手,早起10分钟、每天坚持读书、每周适度运动……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自律所带来的益处,终会让你迎来华丽的蜕变。

生活就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战斗。如果你管住了自己,就能拥有更多的自由;如果你管不好自己,就只能被外界左右。坚持自律,去过认真而精彩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