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南京盐水鸭、盐城藕粉圆、如皋肉渣、蒋坝鱼圆、扬州盐水鹅、泗阳膘鸡……4月10日,2023年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美食展销活动在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开幕,全省13个设区市140多家食品小作坊及数百种特色食品参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集聚亮相。该活动也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为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打造地方特色食品品牌的年度“重头戏”之一。
一个个特色小作坊,带来了哪些美食?江苏的食品小作坊有哪些新变化,作坊主们还有哪些期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小作坊登上“大舞台”
在展销会现场,记者看到美食琳琅满目,极具各地特色。从南京桂花鸭到镇江大京果,从连云港醉蟹到宿迁刘大烧鹅,从无锡包子到扬州盐水鸭,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市民驻足选购。
“展销会一开幕,就来了不少消费者。”来自兴化的上池酒坊老板胡可天笑盈盈地告诉记者,这次他今年第一次走出泰州参加展销会,真是收获满满。“我们酒坊的酒都是小窖酿造的,比较原生态,不少人喜欢原汁原味的传统方法酿造的酒。他们不仅现场买了‘千垛人家’酒,还纷纷添加了微信,希望以后能再买。”
藕粉圆、藕粉、黑芝麻粉……盐城亭湖区钱青兰食品店老板钱青兰带来了不少特色美食,她现场煮起了藕粉圆,市民纷纷驻足品尝。“我们很看重展销会,昨天晚上就来了。”她告诉记者,她在当地已经和酒店、超市等有不少合作。为了让大家品尝到正宗的盐城藕粉圆,特地带了冰箱过来,希望能够销路更宽。
现场一位南京市民一边“买买买”,一边告诉记者:“印象中以前小作坊比较‘脏乱差’,产品品质一般,没想到现在的小作坊产品这么好,而且有的形式丰富、创意十足。”
食品小作坊,关系大民生。小作坊大多散落于大街小巷,入行门槛低,此前作坊主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薄弱,生产条件简陋,风险隐患较多,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
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宋传荣介绍,2020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为期三年的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工程,全面优化食品小作坊监管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产业水平。2021年,“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三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投入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超2亿元,因地制宜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48个,共培育名特优食品小作坊1006家。
时光沉淀,“江苏味道”历久弥新。全省现有“非遗”食品小作坊83家,国家级1家、省级15家;“老字号”食品小作坊31家,国家级6家、省级5家;一批省级名特优食品小作坊绽放出新的光芒,“黄天源”“仁昌”“老万和”等众多小作坊文化名片熠熠生辉。
小作坊蕴含“新变化”
活动现场,记者观察到,小作坊除了传统地方美食,也出现了一些设计“新潮”的花茶、果酒,“辅助”类食品如绿豆汤、烧烤蘸料……
“我曾在一家500强餐饮公司干了15年,主要负责技术和管理。2021年我们开始创业,主营烤肉蘸料,目前在江浙地区有3家直营门店,从食品加工厂到直营门店,用工约60人。”炉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娟今年近40岁,她直言自己创业也算是“专业对口”,小作坊可谓是小微个体经营户创业起步的“首选”。虽然前两年比较艰难,但从今年春节起,无论是门店的营业额还是加盟商的反馈,都有比较快速的增长,前景非常好。
除了线下展销,在现场,记者看到了正在热火朝天搞直播的“江苏省名特优直播间”,打头阵的直播产品是徐州的“樊响”扦子。直播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展销会一共3天,每天安排19家作坊直播,直播时主办方还配备了专业的主持人。通过直播进行食品小作坊美食线上推广,让未能到场的观众也能够实时感受到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食品的诱人美味,并能在线上下单购买。直播刚开始,观众已经超过1万人。”
“扦子,又名卷煎,是徐州传统菜肴,其制作技艺入选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曾祖父就开始做扦子了,手艺一直传承至今,后来我自己注册商标,成立品牌。”“樊响”品牌创始人樊继向告诉记者,目前自家生产的主要在徐州线下销售,通过此次展销活动,他进行了直播带货“初尝试”,未来打算寻找“靠谱”的合作对象,增设线上渠道,通过网络将扦子卖向全省甚至全国。
“小作坊”关乎“大民生”,“小食品”孕育“大产业”。活动现场,记者遇到了两年前曾采访过的小作坊“八珍米家”。“我们去年下半年升级了,成为企业啦!”南京八珍米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刘跃说,仅仅三年左右的时间,“八珍米家”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升级后,产品销售渠道更加广阔,不再局限于门店和“朋友圈”,目前已入驻南京、泰州、滁州等地的连锁超市,订单量大概是以前的10倍,共吸纳了近30名35至50岁的工人就业,公司日产能从几千元提高至近3万元。
小作坊也有“大梦想”
泰州的久卤卤菜加工店的摊位上,麻辣鹅、盐水鹅、蜜汁带鱼等一字排开,香气四溢。“快来尝尝,今天带来的都是‘招牌菜’!”老板陈苏琴热情地招呼。50岁的陈苏琴目前在泰州地区有十几家店,包括三四家加盟店。
“小卤菜也有大梦想。”陈苏琴爽朗地笑了,“现在快递可发全国,外地人只要喜欢,直接加我微信,快递发货。我们这次来就是来打开市场,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我们的卤菜。”
在陈苏琴看来,做小作坊也很有奔头。“我从小喜欢做吃的,经过多年打拼,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琴良久香麻辣鹅’,还带动了30多个人就业。”陈苏琴说,“展销会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可以看看同行有哪些做得好的,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更大力度帮我们多多推广,把品牌推出去。”
胡可天的上池酒坊位于兴化两大旅游景区之间,去年受疫情影响,销售额约50万元。虽然是小作坊,但是胡可天的品牌意识很强。他告诉记者,除了已经注册的“千垛人家”商标,最近又注册了“老板桥”商标,“现在消费复苏了,到处都是机遇,我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
目前,江苏有7000余家食品小作坊,主要生产卤肉制品、糕点、豆制品等,这些作坊主大多数是个体工商户。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用18条具体措施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
目前,全省共培育省级名特优食品小作坊1006家,构建起“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金陵名食坊”“锡食名坊”等品牌矩阵,推动了江苏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宋传荣表示:“我们对食品小作坊的支持、帮扶将一直在路上。今年计划对食品小作坊进行全省巡展,同时也将通过持续的帮扶指导,让更多的名特优食品小作坊成为江苏美食的‘金字招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洪叶
编辑: 沈佳暄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